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7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垃圾堆肥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通过模拟土培试验,研究垃圾堆肥对铬污染土壤中有效铬含量的影响、铬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垃圾堆肥可显著减少铬污染土壤中有效铬含量,垃圾堆肥主要是促进水溶态铬向结晶形沉淀态铬转化;垃圾堆肥用于修复铬污染土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2.
石灰性土壤中砷形态分级方法的比较及其最佳方案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通过对修改自Chang和Jackson及Manful的5种SEPs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确定适合于石灰性土壤砷分级的SEPs方法,即:1 mol·L-1 NH4Cl、0.5 mol·L-1 NH4F、0.1 mol·L-1 NaOH、0.5 mol·L-1 H2SO4分别提取松散结合态、Al-结合态、Fe-结合态和Ca-结合态的As,以HNO3-H2O2消煮法测定残渣态As含量.同时发现,前人常采用的"可还原态"提取步骤不适合用于石灰性土壤的砷分级.该分级方法的确立对于石灰性土壤砷污染的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H2S的释放动态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城市污泥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堆肥原料配比对H2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尽管从释放H2S浓度的动态变化来看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势是:降温期〉高温期〉升温期.采用堆肥物料上、下分层的处理,堆肥所需时问较短,堆体腐熟时H2S的总释放量也最少;同时,采用大功率风机进行鼓风,堆体释放H2S浓度的最大值降低.因此,在城市污泥的堆肥中,采用堆肥物料上下分层与大功率风机相结合的措施,既可以减少H2S的释放量,又可以缩短堆肥时间,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堆肥技术.  相似文献   
94.
新型调理剂CTB-2污泥堆肥的氧气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CTB-2调理剂与城市污泥进行堆肥,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氧气、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CTB-2调理剂):m(污泥)=1:2能够有效降低污泥容重,改善堆体结构;堆体能够快速升温至高温期并持续7d以上,最终完成无害化;采用该比例的调理剂能够保证堆体的通风供氧,使堆体各层通风后的氧气体积分数都恢复至19%以上,最低氧气体积分数维持在数17%以上;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氧气体积分数、耗氧速率和温度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效应,堆体耗氧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堆体通风后的氧气和最低氧气体积分数均随着堆肥的进行而增加。  相似文献   
95.
生活垃圾堆肥设施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设施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了生活垃圾堆肥设施各工段VOCs的组分及含量,并用等效丙烯浓度法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计算了其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在垃圾卸料分选车间、一次发酵车间、二次发酵车间、堆肥产品存放车间以及厂界中VOCs的总浓度分别为10 302.1、15 484.1、929.9、4 693.6与370.4μg·m~(-3).乙醇、柠檬烯和丙酮是生活垃圾堆肥设施释放VOCs的主要组成物质.采用等效丙烯浓度法计算出的垃圾卸料分选车间、一次发酵车间、二次发酵车间、堆肥产品存放车间以及厂界中的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25 875.7、4 087.9、378.0、747.7与296.8μg·m~(-3);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时的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26 979.3、21 168.3、14 69.3、6 439.6与455.8μg·m~(-3).控制垃圾卸料分选车间和一次发酵车间的VOCs排放对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设施臭氧生成潜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更适合于计算生活垃圾堆肥设施中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  相似文献   
96.
污泥堆肥处理过程中氧气消耗的动态变化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城市污水污泥、粪渣污泥和造纸污泥进行好氧堆肥试验,以研究不同物料堆肥过程中氧气消耗的动态变化、分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堆肥时,耗氧速率和温度具有相似的动态变化阶段.在堆体刚进入高温阶段时,耗氧速率不断升高并达到峰值,之后则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堆肥结束时的耗氧速率只相当于最大值的1/3~1/15.物料组成影响升温速率,耗氧速率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有机物含量高时,堆体温度上升快、维持持续高温的时间长.堆体各部位耗氧速率存在差异;中间部位的耗氧速率始终较高,在升温期,上层的耗氧速率略高于下层,此后下层的耗氧速率高于上层.堆体上层和下层的氧气含量在堆肥过程中波动较小(>18%),而中间部位的氧气含量波动较大,在高温阶段其含量较低(约12%).使用无机调理剂(CTB调理剂)时,耗氧速率明显小于使用有机调理剂的处理,供氧所需的通风量减少35.9%;堆体升温较慢,温度变化较平缓.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通风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铬粉还原法(SCr)常用于酸性硫酸盐土和河流底泥中还原态硫的测定,其能否应用于矿业污染土壤中还原态硫的测定还有待检验.选取矿渣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添加不同浓度的黄铁矿培养15 d后采用SCr法测定其消化时间和土壤预处理方法的回收率.研究表明:SCr法可应用于矿业酸化土壤中还原态硫的测定,消化时间达到20 min时,不同含硫浓度的处理中还原态硫回收率在95%-105%之间.说明消化20 min即可满足SCr法测定还原态硫的要求.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表明:采用80℃快速风干处理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土壤样品的还原态硫回收率均能达到满意的要求,而采用传统的自然风干处理会使土壤还原态硫的测定结果偏低.因此,测定矿山污染土壤的还原态硫时,可以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或80℃快速风干处理.消化时间为20 min即可.  相似文献   
98.
采用Cd含量为2.22 mg·kg-1的潮褐土开展盆栽试验,通过外源添加NaCl研究不同生态型八宝景天对Cd和盐分复合胁迫的生长响应以及Cd吸收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在Cd单一或与盐分复合胁迫下,八宝景天各生态型间地上部生物量和Cd含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盐分胁迫进一步加剧了八宝景天的生长抑制,高盐胁迫下八宝景天各生态型地上部Cd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盐分引起土壤pH显著升高导致Cd生物有效性降低有关.此外,不同生态型对盐分胁迫表现出的生长和Cd吸收响应有显著差异,LN生态型地上部生物量在各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其他生态型,且在1% NaCl处理下生物量仍没有显著下降,耐性指数可达0.91.同时,其地上部Cd含量在不同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其他生态型,其原因为LN生态型在Cd富集和解毒的生理机制方面更具优势,而这些同样是其耐盐性的重要生理机制.综上可知,尽管盐分胁迫减少了八宝景天地上部Cd富集量,但其不同生态型间差异显著,LN生态型在2% NaCl处理下地上部Cd富集量仍可达84.4 μg·plant-1,且较其他生态型显著提高48.4%~89.3%,因此,LN生态型八宝景天具有应用于修复盐渍化土壤Cd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
广西土壤镉含量状况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阐述广西土壤镉含量现状及其潜在风险,论文通过搜集和分析近20 a来公开发表的关于广西区土壤镉含量的文献,共筛选出目标文献60篇,涉及广西30多个地区,样品7 090个,总结了广西区土壤镉含量分布状况与超标情况,以期为相关研究、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广西区土壤镉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几何均值分别为0.040~244.1、12.23、1.884 mg·kg-1,不同功能区的土壤镉含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调查区域中背景土壤镉含量平均值为0.153 mg·kg-1;非矿区农用土壤和城市土壤镉含量的几何均值分别为0.467、0.320 mg·kg-1;工矿区土壤与矿区农用土壤镉含量的几何均值为7.147、6.643 mg·kg-1,分别是背景土壤镉含量平均值的46.71、43.42倍,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7.15、6.64;农田土壤大部分维持在中等污染水平,南丹、环江、金城江、大新等县区土壤受矿区污染影响较大。基于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及未调查的区域,建议对南丹、金城江、刁江、大环江、阳朔等区域采取治理措施,对百色德保县、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等铝矿主产区进行重点调查,以及矿区周边的农用土壤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00.
静态垛好氧堆肥堆体中氧气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堆体不同深度的氧气浓度和耗氧速率特征,对于改进堆体结构、改善堆肥工艺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堆体不同深度氧气补充和消耗的特点及原因.在不同堆肥时期,通风充氧后,堆体各部位氧气浓度都可以恢复到17%~20.6%.停止通风后,堆体上部氧气浓度的减小速度比中、下部快,减小后氧气浓度较下部低,最低可至3%.随着堆肥的进行,停止通风后经过相同的时间,各部位通风前的氧气浓度逐渐升高,高温阶段中期以后,中、下部通风前的氧气浓度可以达到10%以上,氧气浓度的减小趋势也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