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纳米氧化锌(Zn O NPs)对呼吸道的毒性损伤作用备受关注,但有关其对呼吸道上皮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将大鼠气管上皮细胞(RTE)暴露于不同浓度(1和10 mg·L~(-1))和不同粒径(50和200 nm)的Zn O NPs中,利用细胞电阻抗检测技术(ECIS)检测细胞动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效应,并通过胞内ROS和MDA含量变化探讨其影响机制.ECIS检测结果显示,Zn O NPs暴露下,RTE细胞生长和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当暴露浓度为1 mg·L~(-1)时,与对照组相比,50 nm暴露组细胞电阻抗值的下调幅度为18%,为200 nm暴露组的1.2倍.Zn O NPs诱导的RTE细胞增殖抑制率具有浓度依赖效应,当暴露浓度为10 mg·L~(-1)时,50和200 nm暴露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暴露浓度为1 mg·L~(-1)时的2.9和1.4倍.Zn O NPs诱导的RTE细胞氧化应激结果显示,胞内ROS和MDA含量随着纳米颗粒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具有显著的浓度-和剂量-依赖效应.当Zn O NPs浓度分别为1和10 mg·L~(-1)时,ROS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8和3.7倍;当暴露浓度为10 mg·L~(-1)时,50 nm暴露组细胞内ROS含量是200 nm暴露组的1.7倍;暴露浓度为1和10 mg·L~(-1)时,50 nm氧化锌处理组诱导的细胞内MDA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5.4和7.9倍.Zn O NPs能够影响呼吸道上皮细胞动态变化,从而破环RTE细胞屏障并进入细胞,诱导胞内ROS和MDA水平升高,进而抑制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研究表明,影响Zn O NPs诱导的RTE细胞动态变化和氧化应激的关键因素是颗粒粒径与暴露浓度.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西沙群岛珊瑚礁鱼类多样性、营养级特征及其分布格局,本研究于2019年5月在西沙群岛6座主要岛礁(北礁、赵述岛、西沙洲、玉琢礁、华光礁、晋卿岛)采用水下录像方式进行了原位监测,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群落格局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记录珊瑚礁鱼类116种,隶属3目21科;主要优势种为栉齿刺尾鱼(C...  相似文献   
5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梦都没想到,出去时完完好好,回来时就变得满身伤痕,尤其腿上,还缝合了5针,现在想起来仍是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八月中旬的一个早晨,在送孩子去课后班的路上,一不留神,一脚踩在一松动的马葫芦盖子上,井盖立时翻转,  相似文献   
54.
利用2011-2012年厦门市PM2.5监测资料和气象要素资料,分析PM2.5分布规律,及与海陆风、低能见度天气的关系;尝试分不同季节,在不同主导气象要素场背景下,建立PM2.5与能见度的关系式,试图用能见度推算PM2.5浓度,探索AQI预报中PM2.5浓度预报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厦门市低能见度天气与PM2.5浓度关系密切,通过相对湿度、降水概率、风向风速以及对应典型的天气形势等差异可清晰表现出来;区分季节性气象要素,计算PM2.5浓度与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并建立7个关系式,发现夏季PM2.5浓度与能见度显著负相关,夏季是用能见度推算PM2.5浓度相对最容易、最准确的季节;秋冬春三季PM2.5与能见度关系分别可建立两种关系式,主要为负相关关系,且春季预报PM2.5的难度最大。  相似文献   
55.
油田压裂废液成分复杂、粘度高、COD高且难降解,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提出了化学混凝/催化氧化/微电解三元组合技术处理压裂废液的新方法,确定了各步骤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压裂废液经化学混凝/催化氧化/微电解三元组合技术处理后,粘度降至1.5 m Pa·s,COD去除率98%,COD150 mg/L,达到国家污水排放2级标准。各单元过程形成的泥饼浸出液分析结果符合GB 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第一类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6.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采用逐级提取法研究了不同温度(-30℃、10℃、30℃)对土壤中不同剂量外源重金属镉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和10℃条件下外源加入土壤中的镉以交换态为主,且在30℃条件下镉的活性要强于10℃。在-30℃条件下,当土壤中镉总量较高时,冷冻导致镉在短期内存在形态以残渣态为主,而在培养后期交换态镉的分配系数较大;当土壤中镉总量较低时冷冻过程使镉活性增强,交换态镉的分配系数较大。冷冻过程中有机质结合态镉的含量未检测出来,说明有机质与镉的螯合作用减弱。土壤中镉含量越多,非残渣态镉的相对含量也随之增高,镉的毒性相对也增强。  相似文献   
57.
开展膨胀指数和渗透系数测定试验,研究干湿循环与垃圾渗滤液渗透耦合作用下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和土工合成黏土衬垫(GCL)防渗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与垃圾渗滤液渗透耦合作用对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和GCL的防渗性能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在7次干湿循环后,垃圾渗滤液饱和的膨润土的膨胀指数从20mL/2g降低至7.5mL/2g,GCL的渗透系数从1.65×10-11m/s增加到1.89×10-7m/s.膨胀指数下降和渗透系数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膨润土渗透膨胀性能的丧失.单纯的垃圾渗滤液渗透不会改变GCL的渗透系数.将有效应力从20kPa升高至150kPa,可以促使GCL的渗透系数降低4个数量级,满足填埋场防渗要求(< 5.0x10-11m/s).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优缺点,得出了传统永久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5个缺点,给出了可搬迁式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设计的9个优点,提出了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可搬迁式设计的概念,并进行了可行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59.
从驻波场强迫振动下乳化液中水滴的受力分析出发,建立了驻波场下液滴运动速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分析了水滴在驻波场中的运动规律,同时,分析了水滴位置、水滴粒径与驻波频率对水滴速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水滴具有向波节运动的趋势,其初始位置与波节距离越远,到达波节的时间就越长;半波长范围内,水滴运动速度呈正弦分布;水滴粒径越大,波动越明显,波动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60.
加工制造业机械设备折旧过程CO2排放计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折旧法中的楼梯法,再结合设备的主要组成物质的排放因子,初步分析了机械设备在折旧过程中排放的CO2量。研究表明,机械设备在折旧过程中排放的CO2量是碳排放计量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