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震勘探是查明油(气)藏量的勘测手段,是一种运用人工方法让雷管引爆炸药,使爆炸能量对介质作功激发地震波,从而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来查明地下的地质情况,寻找油气田的物探方法。因其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勘探深度大等优点,已成为石油勘探中一种最有效的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氟化钠分别为碳源和氟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F-TiO2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SEM、XRD、N2吸附、XPS、UV-visDRS和PL表征。研究了CF-TiO2在模拟太阳光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活性,并讨论了氟掺杂量以及CTAB加入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TiO2为锐钛矿型,孔结构丰富、比表面积大,氟碳共掺后使TiO2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变窄为2.40 eV,在可见光区吸收增强,有效提高TiO2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当n(F/Ti)(氟钛摩尔比)为0.1,加入碳源CTAB量为2 g时,其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埋地储油罐作为加油站的一个重要危化品容器,其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未纳入国家法定监察范围。本文根据埋地油罐特点,结合检验实践,对其检验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随着自动扶梯的广泛使用,其发生的事故越来越多。自动扶梯是运载人员的连续运输机械.一般都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场所使用,如车站、机场或大型商场。由于其连续运行时间长、输送人流量大,所以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引起严重事故,且社会影响极大。因此,自动扶梯的使用单位应加强对扶梯的管理和  相似文献   
16.
开展了氯氧化锆生产排放废硅渣中锆资源的回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废硅渣在50℃条件下溶解废碱液时,硅渣中夹带的未熔锆英砂可以沉积,回收率可达到98.5%以上。继续加热溶硅碱液,可溶锆可与硅产生凝聚,形成锆富集物沉淀,锆富集物中湿基的ZrO2含量最高可达6.5%,可溶锆的回收率在97%以上。回收得到的未熔砂和锆富集物可直接返回氯氧化锆主流程中再利用,从而实现硅渣中锆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典型页岩气油基钻屑的组成分析及危害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从重庆某两个页岩气井场选取水平井油基钻屑(A)和直井油基钻屑(B)样品,详细分析其基本性质及组成。结果表明:油基钻屑由72.78%~81.34%的灰分、14.14%~26.21%的有机物和1.01%~4.52%的水分组成。灰分来源于钻井液中的无机添加剂和钻头破碎的岩石碎屑,主要成分为CaCO_3、BaSO_4、SiO_2和Fe_2O_3。有机物来源于调制钻井液的基础油和各类有机添加剂,主要成分为烷烃、多环芳烃、苯系物和烯烃。碱性盐、重金属和有机物是油基钻屑中的三类有害物质,且其危害依次增加,若不加以有效处置,将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持久性破坏。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市开展“钢花杯”安全知识竞赛在第六次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周活动期间,山西省太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紧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的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钢花杯”全市安全知识习题竞赛。这次安全知识竞赛旨在加强安全法制,普及安全科学,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19.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是发展较快的学科之一,七十年代起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本文综述了碳稳定同位素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这些应用主要包括确定源油的形成环境与形成时代;进行油/油、油/源对比;判别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并进行对比;判断天然气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腐蚀性能。方法采用气相渗铝方法在K417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制备铝化物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分析渗铝层厚度、显微组织形貌和各元素在渗层中的分布,分析温度和时间对镍基高温合金渗铝层的形成影响规律。结果气相渗铝方法制备的渗铝层组织为典型的外扩散型组织即外层是单一的β-NiAl相,内层是含富Cr析出相的扩散层,扩散层的细小析出相对Al元素的扩散起到阻碍作用。结论随着渗铝温度的提高和渗铝时间的延长,渗层厚度逐渐增加,且渗铝温度对渗层厚度的影响远高于渗铝时间对渗层深度的影响。渗铝温度临界值为980℃,低于该温度时厚度增长不显著,高于该温度时厚度对渗铝温度和时间的敏感性增加。此外,渗铝温度越高,渗铝层组织中形成孔洞的倾向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