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是当今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物资源是有限度的。实践表明,为保护物种栖息地而划定和管理的各种区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自然保护区被视为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着国家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拯救了濒危物种,保护了典型的生态环境,建设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2.
103.
紫露草微核法与化学分析法监测河流污水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河、板桥坊河、娄山河、湾头河)入海口断面水质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与化学分析法作了对比.监测结果:五条河的污水对紫露草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都有损伤作用,引起染色体断裂,在四分体时期产生微核,污水高度有毒时,使部分四分体细胞死亡.从四分体时期产生的微核率作为污染程度指标.得出娄山河污染最重,其次是李村河、海泊河,较轻的是板桥坊河、湾头河.与化学法测定多种污染物再进行统计处理.来评价各河口水质污染状况,取得了基本一致结果.此法是监测污水行之有效的一种生物法,其方法简单、经济、方便,能在短时间内测出水质污染程度,可作为理化方法评价环境污染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4.
中国稻米垩白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国13个点、19个品种、多播期试验基础上,本文对稻米垩白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15d内的温度状况是影响稻米垩白形成的主导因子。为了明确不同气象垩白大小(即气象条件引起稻米垩白面积的变化量)形成所要求的齐穗后 15d内的均温值,通过线性规划模型对3种稻米垩白大小情况给予了确定。并对我国稻区不同稻作制度下水稻气象垩白的分异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从北向南,稻米气象垩白随水稻齐穗后15d内均温的变化由小到大,≤5%的稻区为四川盆地以北、淮河以北及云贵高原地区,5-10%的稻区为四川盆地、滇南以及淮南至沿江江南地区,10-20%(只为双季稻的早稻)的稻区为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京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表征及来源鉴别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及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测定了160个样品中的45种元素含量,研究了不同粒径颗粒物中元素浓度的分布规律,得知对人体有害的元素主要富集在粒径小于2μm的细颗粒中。根据测定的元素浓度特征,可分成七个主要污染来源,即煤、土壤、石油、汽车尾气、建筑材料、海盐及冶金工业。化学元素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地区七个污染源中,尘土和燃煤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09.
霍县,宁波市城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特性及污染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霍县、宁波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粒径及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并用目标识别因子分析方法判别了污染源对其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等。这些结果对大气污染状况的评价和各种污染来源的探讨以及采取治理措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整套分析方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某焦化厂生化尾水,分别采用O3(臭氧)氧化及GAC(颗粒活性炭)/O_3、UV(紫外光)/O_3、GAC/UV/O_3协同催化氧化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显示,GAC/UV/O_3协同催化氧化工艺具有高效性、稳定性、经济合理性的优势。通过改变O3的投加量、UV强度来寻求最佳工况,由中试实验的数据结果得出,三者联用协同催化氧化工艺最佳运行参数为:焦化厂生化尾水温度在25~30℃之间、pH在7~8.5之间、SS小于70 mg/L、O_3投加量为30 mg/L、UV强度值为630 mJ/cm~2、GAC投加量饱和时,实验废水中COD由100~130 mg/L降至60~78 mg/L,有效去除率可以达到40.7%,可满足预期行业标准,甚至达到工业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