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固态硬盘性能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自身防护意识大大提高.利用越来越多的个体防护装备有效保护人身安全.计算机技术便是个体防护装备领域中的重要一员.它是人体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信息处理中心,其发挥的作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2.
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是微气泡曝气技术与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新型处理工艺.本研究采用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在低气水比下处理低C/N比废水,考察了生物脱氮过程和性能,并分析了脱氮功能菌群变化.结果表明,通过低气水比(小于1∶2)控制DO浓度并降低进水C/N比,可以实现生物脱氮过程从同步硝化-反硝化向同步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过程转变,并可获得较高的低C/N比废水生物脱氮性能. DO浓度低于1. 0 mg·L-1、进水C/N比为1∶2. 8时,SNAD过程成为生物脱氮的主要途径,TN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6. 3%,TN平均去除负荷为1. 42 kg·(m3·d)-1,厌氧氨氧化过程对TN去除的贡献率为86. 0%.随着进水C/N比降低,生物膜中亚硝化菌群和厌氧氨氧化菌群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而硝化菌群和反硝化菌群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生物脱氮功能菌群变化与脱氮过程转变为SNAD过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3.
采用生物膜反应器耦合包埋型单宁酸铁处理低C/N比废水,考察其脱氮性能,分析了生物脱氮过程功能菌群的变化,以及单宁酸铁强化脱氮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膜反应器耦合包埋型单宁酸铁,具有低C/N比废水高效脱氮性能.进水C/N比为1:2.7时,TN平均去除率可达80.0%,TN平均去除负荷为1.38kg/(m3·d).生物膜反应器内随着进水C/N比降低,优势脱氮过程从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向同步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过程转变,厌氧氨氧化过程对TN去除的贡献率逐渐升高至76.2%,亚硝化菌群和厌氧氨氧化菌群成为优势生物脱氮功能菌群.包埋型单宁酸铁在生化处理后,通过吸附-催化氨氧化作用同步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氮,进一步提高TN去除性能.因此,耦合单宁酸铁强化生物膜反应器SNAD脱氮过程,是实现低C/N比废水高效脱氮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4.
用两相UASB再辅以其它方法处理酒糟废液的实践证明,该工艺合理,耐冲击负荷高,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GB8978-88)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5.
利用自制的鼓泡反应器,进行了含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酸性铁溶液脱除烟气中SO2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直接脱硫的效果较差;Fe3 在脱硫实验过程中既有催化作用,又有氧化作用;细菌主要起氧化Fe2 为Fe3 的作用,再通过Fe3 脱硫.Fe3 存在一个最佳质量浓度,在7~8 g/L左右.当初始Fe3 质量浓度为7.37 g/L时,脱硫10 h,其效率仍高达80%.  相似文献   
136.
一种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从某自来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33,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体系有较好的絮凝作用.通过培养基优化,对高岭土的絮凝率从81.3%提高到95%.实验结果表明:(1)适宜的单一碳源为25 g·L-1葡萄糖;(2)复合碳源效果优于单一碳源,适宜的复合碳源为蔗糖5 g·L-1,葡萄糖20 g·L-1;(3)无机氮不利于该菌生长,适宜的氮源为单一有机氮,为1.5 g·L-1蛋白胨;(4)0.2 g·L-1的MgSO4有利于菌生长,但不利于絮凝剂产生.  相似文献   
137.
陈晓 《安全与健康》2006,(12):47-47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但在道路变通安全上,此意切不可取,属安全大忌。  相似文献   
138.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但在道路交通安全上,此意切不可取,属安全大忌。首先,这是一种侥幸心理,驾驶员心存侥幸实埋大祸。侥幸让人产生惰性,侥幸让人对存在的隐患漠然处之。实际生活中,侥幸心理会不时充斥大脑,影响着驾驶员的言行,特别是一些年青人,本来阅历就浅,车技生疏、偏要对什么都不在乎,总认为有车还怕没有路,此时,危险就离你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9.
编辑同志:随着农村村道硬化改造,乡村交通明显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村道的交通事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摩托车肇事居多。交警部门把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列为“五进”宣传重点,但由于农村地域广,村落分散,宣传教育难免留有不少死角。笔者建议要强  相似文献   
140.
世界各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由于没有及时保护好自身安全而死亡,分析其原因,很多人都是死于各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自身防护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对人体健康有害或者即将出现有害环境下的人员,必须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得人们的生命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