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利用2016~2019年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中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实测水质数据资料,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金属元素浓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用统计法、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评价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水质金属元素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初评价.结果表明,源区地表和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中Be、Cr6+、Se、As、Hg、Tl...  相似文献   
82.
考察了进水中Na HCO3投加量对废铁屑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 HCO3投加量由250mg/L逐渐减少至125mg/L,常规厌氧氨氧化系统(R1)TN去除率下降至65%以下,污泥比活性下降约16%,而废铁屑(10g)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R2和R3)TN去除率提升至76.9%~82.2%,并且污泥比活性比R1高39.5%~51.4%;NaHCO3投加量的减少同时造成R1中ΔNO3--N/ΔNH4+-N比逐渐升高至0.34,而R2和R3中ΔNO3--N/ΔNH4+-N比低至0.2~0.21.进水中无机碳源(IC)不足(而非pH值或碱度)是导致R1脱氮效能恶化的主要原因,废铁屑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可以有效应对无机碳源不足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升系统的脱氮效能.此外,在无机碳源不足(IC/TN=0.04)的条件下,废铁屑与厌氧氨氧化直接耦合系统(R2)比间接耦合系统(R3)具有更高的脱氮效能、污泥比活性以及NO3...  相似文献   
83.
以箱模型为基本模型,利用陕西省气象台1961—2008年的气象资料,推导出了大气环境容量宏观总量控制修正A值法,并基于修正A值法估算了西安市各区县大气环境容量,新的国家剩余容量。结果表明:西安市除临潼区A值大于国标A值外,其余各区县A值小于国标A值;在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下,西安市SO2、NOx、PM10的环境容量值分别为9.552×104 t/a、6.652×104 t/a、9.546×104 t/a;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2010年数据库,计算了西安市各区县SO2和NOx理想容量与中低架源排放量的差值及西安市大气中SO2和NOx的剩余容量,碑林区和莲湖区应注意改善中、低架源SO2的排放;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阎良区和高陵县应注意改善中、低架源NOx的排放;西安市SO2和NOx没有剩余容量,总体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值分别为2.279×104 t/a和2.336×104 t/a,因此应对SO2和NOx的排放进行总量控制。该研究可为西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供应链环节划分下的电煤物流风险评估和管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政策、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型煤炭企业的电煤物流系统存着诸多的风险,如何识别和管控风险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重点。从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识别和确定电煤物流系统存在的33项风险因素,构建了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G1法模型对风险危害度进行评估,制定包括安全运行防控机制和"三级库存"风险预警应急机制2部分的风险管控方案。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反映了电煤物流系统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三级库存"风险预警应急机制的提出,为企业经营决策者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在底盘测功机上,对6辆不同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燃用不同比例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柴油混合燃料时,排放的非甲烷总烃(NMHC)、醛酮类化合物和苯系物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掺混一定比例PODE的混合燃料能显著降低柴油车的NMHC排放浓度,这种效果在排放浓度较高的国3车上更为显著,国5车在70 km/h工况下使用PODE混合燃料反而会造成NMHC排放浓度的增加;柴油车燃用不同燃料时排放醛酮类物质均以C_4以下小分子物质为主,约占总量的93%以上,燃用PODE混合燃料会造成柴油车尾气中醛酮类物质尤其是甲醛浓度的增加;燃用PODE混合燃料会造成苯系物种类和浓度的增加,但其浓度绝对值并不高。  相似文献   
86.
不同雨强对太湖河网区河道入湖营养盐负荷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陈洁  朱广伟  许海  詹旭  朱梦圆  笪文怡  黄亚文 《环境科学》2019,40(11):4924-4931
为揭示太湖河网区不同雨强下入湖河道面源污染规律,以太湖入湖负荷最大的河道大浦河为例,通过一周年逐日高频监测水体各形态氮、磷及溶解性有机碳等营养盐情况,结合河道流量及降雨量的自动监测资料,分析了大雨、中雨、小雨及无雨等4种降雨强度下太湖河网区典型河道的流量和营养盐负荷特征.结果表明,作为太湖河网区的典型入湖河道,大浦河时常发生往复流现象,观测的365 d内,有60 d日均流量为负值,占16%;河道流量对雨强的响应较为迟缓,仅强降雨事件( 25 mm·d~(-1))下,降雨当日河道流量才显著增加;中雨期平均流量仅比无雨期高了29%,在统计上不显著.河道水体营养盐浓度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差异不显著,大雨、中雨、小雨及无雨事件下河道总氮浓度分别为(3. 00±0. 58)、(3. 34±0. 93)、(3. 55±1. 05)和(3. 37±1. 14) mg·L~(-1),小雨事件当天水体总氮浓度均值最高,而4种类型降雨事件下河道总磷含量分别为(0. 228±0. 068)、(0. 258±0. 121)、(0. 219±0. 083)和(0. 225±0. 121) mg·L~(-1),差异性也不显著,就平均值而言,中雨时河道总磷浓度最高.夏季典型降雨过程分析表明,不同雨强发生之后河道溶解性有机碳和各形态氮的浓度变化不大,但大雨之后次日河道各形态磷浓度有明显增高,持续时间为2 d,中雨后次日河道总磷和颗粒态磷有明显增高,持续时间仅为1 d,小雨后磷浓度基本无变化.大雨、中雨、小雨和无雨时总氮日负荷分别为7. 64、3. 19、3. 21和2. 62 t·d~(-1),总磷日负荷分别为0. 59、0. 26、0. 22和0. 20 t·d~(-1),受入湖流量影响,大雨期营养盐日负荷显著高于中雨及以下强度的降雨;然而,由于一年内大雨出现频次较少,大雨期氮和磷总入湖负荷占年负荷的比重不大,大雨期总氮和总磷分别入湖61. 11 t和4. 72 t,占观测周年的5. 6%和5. 8%,这与山区河道降雨负荷间的关系有着显著区别.本高频观测表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河道面源污染汇集过程复杂,入湖负荷受降雨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入湖水量是营养盐负荷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对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湖泊的面源污染的估算及控制对策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
陈洁  钱会 《环境工程》2017,35(8):130-134
根据湖泊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随机模拟和三角模糊数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耦合模型,采用三角模糊数表征各营养因子监测值,运用随机模拟方法模拟三角模糊数,得到各变量的随机模拟序列,由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确定湖泊的营养等级概率水平。以宁夏沙湖为例,运用此耦合模型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将水体富营养评价中水环境状态的不确定性以确定性方法融入评价模型,直观表征了水体在各营养状态隶属度的复杂性,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88.
陈洁 《环境技术》2000,18(2):17-20
1 IECTC104简介 IEC TC104是由原来的IEC TC50(环境试验技术委员会)和IEC TC75(环境条件的分类分级委员会)两个技术委员会于1997年6月合并组成的一个技术委员会,其全称为“环境条件、分类和试验方法技术委员会”。 IEC TC104的工作范围是:  相似文献   
89.
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绩效评估有助于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管理。该文在用户视角下选取绩效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绩效评估模型,将其应用于2个政府网站和2个非政府组织网站中,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网站的绩效评估。4个网站的共享绩效评估得分均偏低,说明两类网站在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方面均存在不足,需要根据各自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高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水平。同时,两类网站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90.
客观地反映并较完美地评价毒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需要发展能够伴随个体的毒物采样装置,以获得准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这类装置应小巧、方便、灵敏。国外已研制成功氮氧化物、硫化氢等被动式个人剂量器。国内也有研制成功苯个人剂量器的报导。关于汞的个人剂量器,有的采用经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