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暖冬、海水温度和盐度对菲律宾蛤仔体内寄生帕金虫数量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冬季高于自然海水温度的各实验组中菲律宾蛤仔体内的帕金虫含量要高于自然海水温度实验组,并且显示出菲律宾蛤仔体内过冬的帕金虫于春末和夏初当海水温度达到20℃左右时又出现明显增高趋势,导致菲律宾蛤仔的死亡率显著提高;盐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相同情况下,20~24的盐度是菲律宾蛤仔体内帕金虫的最适繁殖盐度.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预防菲律宾蛤仔的帕金虫病害的一些生态养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实验室20℃恒温培养条件下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f1代个体的生活周期、繁殖周期进行了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存活率、性比、孵化幼体数量、繁殖后代总数等.结果表明:日本大螯蜚在生活史早期阶段存活率较高,中期阶段显著下降;雌性寿命最长为119 d,雄性为68 d,最长存活时间仅为雌性的一半左右;生活周期平均为42 d;幼体出生时性比接近1∶ 1;雌性孵化幼体数量为13~71只幼体/雌体;雌性可连续4次孵化幼体;雌性共产后代平均为92.3只幼体/雌体.  相似文献   
13.
海洋沉积物中Zn对底栖端足类生物的毒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分析Zn加标沉积物中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与同步提取金属的摩尔浓度差值解释Zn对底栖生物的毒性作用,受试生物种选择端足类底栖生物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使用实验室沉积物10-day急性毒性生物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当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与同步提取金属的差值<0μmol/g干重时,Zn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浓度非常低,而且在生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也很少发现生物致死的现象相反,当二者的差值>0μmol/g时,Zn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浓度则明显升高,而且在生物急性毒性试验中受试生物致死率迅速增加.本研究通过将化学数据与生物短期暴露的观察结果相比较,支持了使用酸溶挥发性硫化物作为归一化因子预测金属沾污沉积物毒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硒是动物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水体沉积物中无机硒主要以Se(Ⅳ)和Se(Ⅵ)形态存在,而目前有关无机硒对底栖动物的生物效应研究较为匮乏.本实验以典型底栖动物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抗氧化、神经和消化系统中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了暴露浓度(2~40μg·g-1)、暴露时间(2周和2个月)和硒价态(Se(Ⅳ)和Se(Ⅵ))对其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质过氧化水平(以TBARS含量表示)在暴露2周和2个月后,均未受到硒价态的影响,但是暴露2周后,在5μg·g-1组有一升高峰值,而暴露2个月后,在5μg·g-1组有一降低峰值.抗氧化酶活性在暴露2周后,受到硒价态显著影响,Se(Ⅳ)导致3种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升高并在20μg·g-1达到平衡,而Se(Ⅵ)在5μg·g-1即造成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并随浓度的升高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暴露2个月后,抗氧化酶未受到硒价态影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5μg·g-1浓度附近有一降低峰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5μg·g-1浓度附近有一升高峰值,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没有变化.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受到硒价态影响较小,暴露2周后只有5μg·g-1 Se(Ⅳ)导致AChE酶活性升高,而暴露2个月后,随着浓度升高Se(Ⅳ)和Se(Ⅵ)均导致AChE酶活性降低.α-葡糖苷酶(α-Glu)活性仅在5μg·g-1暴露组升高,且受到暴露时间和价态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硒的暴露浓度、时间和硒价态显著影响硒的生物效应,这为阐明沉积物中无机硒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效应及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