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活性炭三维电极电促吸附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硕  梁文艳  黎亮  张嘉  陈莉 《环境工程学报》2010,4(7):1448-1452
主要研究颗粒活性炭作为第三维电极电促吸附水中氟离子。通过在颗粒活性炭上施加不同电压,测定吸附容量和考察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将电压控制在3~5 V范围内可有效增强三维电极的吸附容量,5 V电压下的电促吸附容量比开路电位下提高30%,同时此电促吸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动态开放式实验中,所施加电压、含氟水样pH、电解质浓度、初始氟离子浓度和进水流量均对电促吸附容量产生影响。采用电子扫描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的方法比较吸附前后活性炭颗粒表面性质的变化,发现其表面并未发生氧化反应,孔容孔径也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孔径大小与电促吸附有一定的关联。综合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电促吸附可有效提高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这是由于活性炭电极表面产生双电层作用的结果,并非活性炭表面或者水溶液中产生氧化反应所至。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白菜叶渣对锌离子的吸附作用,采用静态吸附的方法,以酸碱处理后的废弃白菜渣为原材料,获得加人量(X1)、浓度(X2)、时间(X3)、pH(X4)和温度(X5)各单因素对Zn2+的最佳吸附点,再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白菜渣吸附Zn2+的条件进行优化,并讨论了吸附过程中吸附等温线与动力曲线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当加入量0.2g、浓度2mg/L、吸附时间5h、pH为4以及温度20%时,吸附达到最大95.08%,验证所测最大吸附率93.89%,与预测值基本相符。对比实验说明白菜渣对Zn2吸附效果要优于活性炭。25℃和35℃时的等温线的拟合结果表明,白菜渣对Zn2+是物理化学共同吸附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93.
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活性及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培养基为基础,向无铁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FeCl3,对对数生长期的铜绿微囊藻进行接种培养,比较不同Fe3+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活性及产毒状况.结果表明,无Fe3+时,藻的生长、细胞活性和产毒受到抑制;Fe3+浓度增大时,有利于藻的生长,且当Fe3+质量浓度为0.42 mg/L时,培养42 d后细胞密度达到最大(4.5×1010个/L).过高或过低浓度的Fe3+均会抑制藻细胞活性和毒素的产生.Fe3+质量浓度为0.04 mg/L时,脱氢酶活性较好;质量浓度为0.10 mg/L时,适宜藻毒素MCLR的生成,且单位生物量藻细胞的MCLR产量可达0.32 mg.研究表明,Fe3+浓度对藻细胞完整性的影响不大,而且藻细胞的最佳生长条件并不是其最佳产毒条件.  相似文献   
94.
德国垃圾焚烧处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德国垃圾焚烧处理概况,并以比勒菲尔德垃圾焚烧厂为例,对垃圾的处理从运输,储存,焚烧到废气净化处理等工艺流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