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铀矿区附近牛对放射性核素环境转移的指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武夷火山岩铀成矿带的570和6722矿附近生长的牛的肝、肺、肌肉和骨骼等组织中的放射性核素以及牛生长区的土壤、饮用水、牧草等样品的放射性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矿区土壤的放射性平均强度相当,具有近似放射性地质本底条件,而570矿区的饮用水以及生长在该区的牛的组织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比6722矿区的高.226Ra和210Pb在肝、肺等组织中明显富集.在铀矿床的勘探开采过程中,核素主要通过氡气和核素含量高的粉尘,通过风介质在空气中扩散迁移而导致周围形成辐射污染;放射性核素溶解在矿坑废水或被雨水冲刷淋滤,通过径流扩散而形成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22.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胡萝卜、生菜、马铃薯、豌豆4种蔬菜在人工铀污染土壤中的种植情况。结果表明蔬菜吸收铀的能力不同,相同条件下的4种蔬菜可食用部位中铀含量大小顺序为:土豆>生菜叶>胡萝卜>豌豆;平均铀含量分别为:0.26,0.25,0.11,0.09 mg/kg,且均为低铀富集作物。加入铀溶液的土壤所种植的蔬菜样品中铀含量相比对照组土壤均有所升高,但其铀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3.
彭燕  陈迪云  陈南  曾林威 《环境工程》2021,39(4):13-19,24
利用Ca3(PO4)2对模拟铀污染土壤进行钝化处理,分析了Ca3(PO4)2投加量对其中有效态铀的钝化效果,基于此,采集粤北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利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开展了Ca3(PO4)2固定前后铀赋存形态研究.结果 表明:沉积物中铀主要赋存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添加Ca3(PO4)2可降低沉积物中有效态铀的含量.溪流...  相似文献   
24.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氨氧化活性稳定后,反应器对氨氮、亚硝氮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氨氮和亚硝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42%和99.01%,相应的平均容积去除负荷分别为93.64 mg·l-1·d-1和127.57 mg·l-1·d-1,COD的平均去除率为23.51%,平均容积去除负荷为84.53 mg·l-1·d-1.通过GC-MS总共检测出48种主要有机污染物,其中14种有机物的去除率为100%,2种有机物的去除率介于90%和100%之间,7种有机物的去除率介于50%和90%之间,此外还有13种有机物去除率低于50%,反应中亚硝氮和氨氮的去除率比值为1.37,反应器中存在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5.
采用同时硝化反硝化对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并对有机物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对渗滤液中COD、氨氮、总氮和部分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2.34%、99.82%和65.31%。GC-MS分析总共检测出53种主要有机污染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29种有机物的去除率达100%,乙基苯等5种有机物的去除率高于90%,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等8种有机物的去除率介于60%和90%之间,此外还有4-苯基戊醇等5种有机物去除率低于60%。反应器内存在亚硝氮途径的脱氮反应形式。  相似文献   
26.
为寻找Cd~(2+)经济、高效、环保的微生物吸附剂,探讨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和机理,从采自韶关大宝山矿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耐镉功能菌株,以BP-2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方法对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通过批式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变量对菌株吸附Cd~(2+)的影响;利用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模拟了吸附过程;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手段,探讨了菌株吸附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6S r DNA序列相似性表明该菌株隶属芽孢杆菌属,将其命名为Bacillus coagulans BP-2。当Cd~(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1),吸附时间为80min,菌株生物量为2.5 g·L~(-1)时,菌株对Cd~(2+)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可达73.26 mg·g~(-1);菌株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r~2=0.991 1),最大吸附量为86.19 mg·g~(-1),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81 4)能够更准确地描绘菌株对Cd~(2+)的吸附过程。XRD分析显示,吸附后在13.3°、39.1°处出现Cd~(2+)的特征峰,说明Cd~(2+)成功被吸附到菌株的表面。FTIR和XPS结果表明Bacillus coagulans BP-2细胞壁上的-OH、-NH和-C=O基团参与了Cd~(2+)的吸附。利用Bacillus coagulans BP-2非活性菌株作为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物材料能够有效吸附溶液中Cd~(2+)。该研究可为含镉重金属废水的去除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7.
采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等为包埋剂,用包埋法对SRB细菌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小球处理含铊废水的能力和失重率为主要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最佳比例,并通过研究溶胀度和处理能力来评估该材料的性能。研究发现固定化SRB的最佳包埋比例为:聚乙烯醇为6%,二氧化硅为3%,海藻酸钠为0.5%,活性炭为2%,菌液含量为35%,饱和硼酸中氯化钙为2%。固定化SRB对KCl和Fe Cl3溶液有较强的敏感度,和未包埋细菌空白小球相比,固定化SRB对含铊废水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最大处理量能达到207.35 mg/g。通过电镜扫描发现,固定化SRB表面和内部布满密集的微孔,对含铊废水处理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广州市北部土壤天然放射性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纯锗g能谱分析仪测量了广州市北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含量,分别为167.5(43.0~605.0)Bq/kg, 171.7(47.8~603.6)Bq/kg,183.2(45.4~447.1)Bq/kg和871.7(70.5~1967.2)Bq/kg,与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值相比明显偏高.测量了采样点1m高空气γ辐射吸收剂量率,并与利用Beck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计算值普遍高于实际测量值.还计算了等效镭浓度、外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量率,平均值分别为502.0Bq/kg,1.4,284.7μSv/a,表明广州市的γ辐射外照射水平远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值.  相似文献   
29.
在广州火车站及其周边不同功能区设8个监测点,利用AWA6291+A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测量了春运期间和非春运期间不同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水平.结果表明,春运对广州火车站及周边环境噪声影响较大;远离主要交通干道及火车站的小区和公园噪声比较低;测点的噪声值与其所处位置的交通流量和人为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0.
福建沿海水稻Cd、Pb、Hg等重金属含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福建沿海重金属高含量的水稻样品的区域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品种的水稻对重金属吸收的差异.以该区10个流域两侧的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福建沿海水稻样品185件,采用干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籽粒中的Cd、Hg、Pb、As、Cu、Zn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其平均值分别为0.005、0.08、0.33、0.17、2.94和14.62 mg·kg-1,显著高于台湾地区稻米的平均含量.对比大米国家食品限制值,有16.8%的样品的Pb超标;有11.4%的样品Cd超标.Hg、As的超标率相对较低,均只为0.5%.Cd、Pb含量高的样品主要集中分布在漳州、福州、福清等工业发达的城市周边地区.不同的水稻品种对重金属的吸收率完全不同,昌优964对Cd、Cu、Zn和Pb表现出高的吸收率,而糯米、803A1527等则表现出对Cd、As、Pb等低的吸收率.这些结果的获得为水稻安全标准评价和品种的优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