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62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宣教与文化     
全国环境宣教队伍是环保战线的先锋队、是一支奇兵,该队伍中卧虎藏龙不乏各类人才.长年来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屡立奇功.从本期始我刊将特辟专栏.陆续展示其风采,选登其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以2000年和2004年的QuickBird卫星影像解译的徐径镇土地利用类型图为基础,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的空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该区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絮凝剂在活性污泥调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自制的壳聚糖絮凝剂在活性污泥调理中的应用,通过污泥比阻、上清液剩余浊度、泥饼含水率及沉降性能等的测定,重点分析了活性污泥脱水的pH范围、絮凝剂投量和壳聚糖分子量及其脱乙酰度对调理效果的影响,并与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双絮凝剂两段法处理污泥的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壳聚糖作为活性污泥调理剂,投量(干污泥质量百分比)在0.8%~1.2%,pH值在5~8时即有较好的调理效果,与PAM效果基本相当,接近于8%~16%的PAC;壳聚糖相对分子量在30×10~4左右,脱乙酰度在70%左右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双絮凝剂两段法处理污泥,在同等用量时效果好于单絮凝剂一段法。  相似文献   
14.
赖某等3人均为福建省上杭县农民,他们于上世纪80年代被某县烟草公司招收为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龄都已经达20多年。2003年9月,赖某等3人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根据《福建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之规定,他们向烟草公司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烟草公司认为,他们3人是农民工,属临时工性质,不能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讨论了实验室使用国产氨气敏电极测定圩区农田地表水氨氮的详细操作程序和关键要领,并与3种氨氮速测预制试剂盒的测定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氨气敏电极法的73组标准曲线R2均值达到0.999 6,其中氮浓度0.1、1、10、50、100 mg/L标准溶液的电极电位均值分别为-57、-112、-170、-210、-228 mV;对0.1、1、5、10、50 mg/L标准溶液的多次测定误差在3.1%~17.5%之间,不同浓度农田水样测得的加标回收率平均110%。氨气敏电极、低和高量程水杨酸预制试剂,以及纳氏比色预制试剂法测定标准溶液误差在±10%以内的氮浓度范围分别为0~200、0.7~3.5、2.0~70和2.0~35 mg/L。低量程水杨酸预制试剂直接测定农田水氨氮误差大,另3种方法测定高氨氮浓度农田水样结果相近。对于浓度范围宽、成分复杂的水样,非考核认证性的实验室氨氮测试可优选采用氨气敏电极法,对浓度较高的样品可搭配纳氏比色和水杨酸预制试剂进行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不同湿地模型中根系微生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  李冰  余家辉  朱加宾  朱健 《环境科学》2017,38(8):3312-3318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和滤料组合的小型湿地模型在处理养殖池塘水体过程中根系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并分析植物对根系微生物富集的影响,本研究对两种植物(茭白和慈菇)和两种滤料(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组合构建了6种不同的湿地模型,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湿地植物根系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模型根系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所有收集的微生物总体上属于52个门,118个纲,455科,905个属和1 426个种;根据Shannon指数,茭白(平均为5.77)比慈菇(平均为5.29)在微生物富集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但是,慈菇和茭白根系微生物中变形菌门的比例分别平均为61.97%和51.78%,说明慈菇能够更好地富集变形菌.β-变形菌纲为实验期间不同植物根际富集的主要细菌类群.本研究结果为人工湿地植物优化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湿地组合最佳构建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高东辉  李昌伟  吴霓  江天久 《海洋环境科学》2017,36(6):801-805, 819
近年来,我国沿海鱼毒性藻类赤潮频发,给我国沿海水产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鱼毒性赤潮藻产生的活性氧(ROS)和溶血毒素是导致鱼类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为受试物,分别以过氧化氢和洋地黄皂苷代替活性氧和溶血毒素进行单一毒性实验和联合毒性实验,揭示鱼毒性藻类对鱼类的致毒机理和作用方式。实验表明,60日龄海洋青鳉鱼暴露于洋地黄皂苷溶液0.5 h和1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3.44 μg/mL和1.25 μg/mL。过氧化氢对海洋青鳉鱼1 h的LC50是144.5 mmol/L。分别以相加指数法、毒性单位法、相似性参数法及混合毒性指数法对联合致毒实验评价,结果显示,过氧化氢与洋地黄皂苷对青鳉鱼的联合致毒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为方便鱼毒性藻类毒性评价,通过洋地黄皂苷对海洋青鳉鱼毒性实验引入鱼单位(Fish Unit,FU),定义使一条日龄60 d,体重20 mg的海洋青鳉鱼暴露于洋地黄皂苷溶液中0.5 h死亡所需的浓度为1FU,1FU相当于洋地黄皂苷浓度3.44 μg/mL。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电解等技术对油田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悬浮膜进行分离,使其中的油、微生物和固体物与水相分离,使其达到回注用水要求。重点对CFM分离设备的结构及原理加以介绍,以期推进过滤技术的进步,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A2O工艺不同污泥龄(Sludge retention time,SRT)条件下中佳乐麝香(Galaxolide,HHCB)与吐纳麝香(Tonalide,AHTN)的去除和迁移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萃取与气相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各池中水相与泥相中HHCB和AHTN的浓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A2O工艺对HHCB的去除效果好于AHTN。高SRT条件(15,20 d)下HHCB、AHTN的总去除率明显小于低SRT条件(5,10 d)下的总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东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抗生素作为新兴环境污染物在区域农业土壤污染特征研究中鲜见报道.本文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调查了东莞市18个区镇24个代表性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QNs)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以环丙沙星(平均含量24.93μg·kg-1)和恩诺沙星(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