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事故树的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蓄水后对长江水体自净能力的极大削弱,沿江聚集的各类生产、生活活动对长江水质的多渠道污染极易引发库区各类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结合对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多维度诱发因素的调研结果,运用事故树的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逐级诱发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存在13条诱发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路径以及3条防治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路径;在不考虑诱因发生概率的情况下,排污因素是诱发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促成库区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回水区变长,水流紊动减弱和水位抬升三方面因素是次重要的诱发因素。只有对不同的诱因施行不同的监测和控制策略,才能对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开展有效预警、预控.  相似文献   
62.
基于DEM的山区旱灾风险评价模型——以西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灾研究中,地形导致的水热再分配容易造成地域间旱灾灾情的明显差异,因此地形因子对于旱灾风险的准确评价及灾情的客观评估至关重要。采用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和DEM数据,通过模拟复杂地形影响下的下垫面真实水分情况,加入地形因子的影响,建立了以干旱致灾因子(水分条件)、孕灾环境(地形)、承灾体(农作物脆弱性曲线)综合的旱灾风险评价三度模型;并以地形复杂、旱灾多发的西南地区为例,编制了旱灾风险等级图,以期为客观评估旱灾灾情,有效开展区域旱灾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出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清洁资源与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天然气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国家近几年规划建设了“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榆济输气管道”等长输天然气管道,逐步建立起能力充分、覆盖面广、运行高效、安全环保的管输体系,提高了我国未来对清洁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4.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简述了汽车尾气产生与危害,汽车尾气净化管理以及机内净化的方法。而催化剂是当前控制汽车尾气机外净化的主要手段,主要讨论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5.
乡村空间重构不仅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还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其村庄基础设施差,而且由于人口迅速发展,其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对和田地区进行乡村空间重构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依据2015年对和田地区入户调查的1 162份问卷,选取了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职业特征和居住环境特征四个方面的19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选取农户是否愿意整治作为因变量,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迁居至中心村的影响因素和迁居意愿进行了回归分析。对问卷的统计可知,有64%的被调查者表示接受整治。通过与其他区域的调查对比可知,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其中心村整治的进展越快,农民接受整治的意愿也越强烈。相反,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其中心村整治的进展越缓慢,农民接受搬迁的意愿越低。农户是否愿意接受乡村重构,是农户家庭特征、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和农户的职业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农户的家庭特征来看,家庭劳动力数量偏少、家庭年收入越高、耕地面积适中的农户,其搬迁意愿是最强烈的。在农户的职业特征中,愿意参与土地流转、有外出务工经验的农户,其搬迁意愿是最强烈的。在环境特征中,若农户对居住环境和现居住村的建设越不满意、居住环境中需要改善的项目越多,农户的搬迁意愿越强烈。因此,对于和田地区来说,在引导居民集中居住的同时,要引导农户流转土地,促进更多人就业,积极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此外,农户对于整治的一个很重要的期望就是改善居住环境,因此在未来的村庄总体建设和规划中,应积极改善村庄内基础设施,并与居住建设同步进行。一直以来,对少数民族聚集区的乡村空间重构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对和田地区中心村的研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空间重构研究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6.
林木种质是良种选育的基础,了解不同种源的生理和生长差异可确定所保存种源的适生地理范围,进一步筛选适宜发展的优良种源和品种,避免盲目扩大引种.对9个地理种源小桐子种质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叶绿素(Chl)含量、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指数(LAI)以及果实、种子单株产量等光合生理和生长性状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7.
以具有干热河谷生态交错带典型环境特征的云南省元谋县大哨林场为例,以当量因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法为基本评价方法,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确定各林种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以GIS技术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在海拔、坡度和坡向方面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栎类的单位面积森林ESV最高,为21 017.23元/...  相似文献   
68.
用生物滴滤床处理H2S和挥发性有机物混合废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沙昊雷  陈建孟 《化工环保》2007,27(2):152-155
用生物滴滤床(BTF)处理某化工厂污水站的H2S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混合废气,当废气中H2S质量浓度为120~400mg/m^3、VOCs质量浓度为115~340mg/m^时,运行稳定后H2S和VOCs的去除率为95%和85%。考察了影响BTF运行的循环水水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加入Na2CO3可使循环水pH控制在3~6;循环水中含盐量、Cl^-质量浓度和SO4^2-质量浓度分别为2200~3300,600~800,1200~1400mg/L,均未达到抑制微生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氯胺在铜管模拟输配系统中的衰减过程,并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氯胺衰减规律进行了模拟;考察了pH、初始氯胺浓度等水质条件与流速等水力条件对氯胺衰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氯胺衰减速率与金属铜溶出的重要因素,pH越低氯胺衰减越快;提高氯胺初始浓度可加快氯胺衰减速度,也可增加金属铜的溶出量;流速对氯胺衰减速率的影响不大.此外,衰减动力学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不同条件下的氯胺衰减规律.从而对于工程中不同条件下消毒剂浓度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在城市污泥模拟堆肥过程的高温期通过平板培养法筛选出一组强化菌群.该组菌群不但可以分解污泥有机质,还可以分解淀粉、蛋白质、油脂、纤维素等大分子有机物.经鉴定,筛选出的菌种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将菌株两两接种到平板,发现各菌株间可以共存.将上述菌种混合后添加到堆肥样品中,其有机质去除率、脱氢酶增加率、比耗氧速率SOUR增加率均高出不加菌样品40%以上,表明该组菌群具有使堆肥腐熟进程加快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