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4篇
安全科学   15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311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玉兰汞矿及其周边地区土壤和植物(霸王草)汞含量分布及污染的调查和研究,旨在了解土壤和霸王草中的汞污染状况以及汞在土壤-霸王草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而为汞污染防治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共采集土壤样315件和植物样(霸王草)150件。全部土壤和植物样品采用MDS-2003F型压力自控密闭微波溶样系统消解,并用原子荧光测汞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坑口片区土壤汞含量为1.362 1±1.227 6μg/g,拉莫片区土壤汞含量为0.742 8±0.717μg/g,周边地区土壤汞含量为0.346 4±0.031 3μg/g,分别为我国一些地区土壤汞自然含量(0.071μg/g)的19.18、10.46、4.88倍。土壤汞含量随远离矿区中部向东西两侧依次降低。植物汞含量分布与土壤汞含量分布基本相似。植物根汞、叶汞与土壤汞相关性为r=0.547和r=0.179,均大于临界值r=0.159(取信度α=5%),植物不同部分汞含量表现为根叶茎。上述特点表明土壤汞是植物汞的主要来源。本次采集工作中55%的土壤样汞含量超过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第二级标准的对应限值(汞≤0.35μg/g),坑口片区以及北部拉莫片区土壤汞污染较严重,污染范围为2km2。植物根汞对土壤汞的富集系数为3%,土壤汞形态分析显示土壤中的可吸收态汞含量低。植物茎/根和叶/根转运系数较高,为36.62%、65.91%,表明植物根部吸收的有效态汞较多地被转运到茎叶上。  相似文献   
92.
木质素混凝作用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质素能发生混凝作用的前提是克服其溶液状态下自身胶体结构中溶剂化外壳的束缚作用,即要求水样pH≤4;随后,由于其网状结构具有的强大吸附作用和网捕作用,木质素分子间以及木质素分子与悬浮或胶体粒子间相互搭结、形成坚实絮体沉出,对高岭土悬浊液浊度起到有效的澄清作用。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网孔结构的木质素的混凝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93.
为探究高效同步脱硫脱硝的生物工艺,以生物转鼓反应器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好氧条件下SO2质量浓度、NOx质量浓度、营养液体积和气体停留时间(EBRT)的变化对生物转鼓同步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并用动力学模型拟合值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转鼓同步脱硫脱硝最适条件为SO2质量浓度1200 mg·m-3,NOx质量...  相似文献   
94.
加气站压缩机间气体爆炸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气站压缩机间安全设计时,需要评估内部气体爆炸危害,确定爆炸能量和影响因素。采用CFD技术,建立加气站压缩机间三维模型,模拟不同点火源位置、泄压板不同泄压压力和重量下,压缩机间气体爆炸时的爆炸压力及火焰传播行为。结果表明点火源位置以及泄压参数是影响加气站压缩机间气体爆炸的重要因素;点火源位置距离压缩机间放空位置越近,爆炸压力越小;对于泄压参数,爆炸压力与泄压板开启压力和重量之间均为正比关系。为减缓压缩机间内的气体爆炸危害,需要合理布置点火源位置,选择容重轻、泄压压力小的泄压材料,并同时需要考虑爆炸导致的物体破碎危害以及火焰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95.
一端封闭隧道施工中火灾烟气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火灾条件下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包括隧道中烟气流动性及其温度随时空的分布.针对一端封闭的隧道火灾情形,采用临界温度与临界视距判据,对一端封闭的长300 m掘进中的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温度与烟气浓度分布随时空的变化规律,发现其温升速率沿隧道纵向按指数规律衰减,而且临界温度与临界视距交错出现.  相似文献   
96.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宏观愿景下,提升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碳减排工作,发挥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评价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碳减排效应及其异质性,并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碳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采用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测度方式、消除股市周期性波动、排除其他政策干扰以及工具变量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碳减排效应会因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区域位置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性。其中,碳信息披露的碳减排效应在低融资约束水平下不显著,而在高融资约束水平下显著为负;在东部区域之外企业中不显著,而在东部区域企业中显著为负。(3)机制分析发现,企业碳信息披露主要通过企业间资本流动和生产调整机制推动企业碳减排。提升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不仅有助于投资者甄别企业碳排放水平,进而减少对高碳企业的投资,还可以向企业管理者反馈有效的生产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活动,最终推动企业实现碳减排。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强化企...  相似文献   
97.
稠油热采注汽锅炉节能减排措施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注汽锅炉系统热率是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主要挖潜方向。为此开展了一系列节能技术的研究,先后开展了热管空气换热器、高温辐射涂料的节能、硬度在线检测、对流段翅片管硬垢清洗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实施应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的主要生态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稻鸭萍共作体系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稻鸭萍共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水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对照增加7.95%、7.05%、6.47%和4.46%;稻鸭萍共作对杂草的控制效果达到98.94%,明显削弱了稻田优势杂草的发生与危害,稻田残存杂草为数甚少,P 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萍共作对稻田飞虱有显著的控制效应,从而明显抑制主要由灰飞虱传毒危害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稻鸭萍共作虽然对水稻纹枯病也有明显防治效果,但不能阻止纹枯病的发生;由于绿萍吸附了稻田水体中部分有机物、腐殖质等,稻鸭萍共作区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比稻鸭共作区降低8.70%。  相似文献   
99.
贾炳    魏建平      温志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4):5-9
掌握峰值前后多次加载下煤样声发射变化规律,对研究煤矿开采中不同变形部位煤岩裂缝演化至关重要。利用RMT-150B型岩石力学实验系统以及CDAE-1全数字化声发射检测及分析系统,采取焦作矿区煤样进行了峰值前后多次加载下的应力-应变-声发射测试实验。测试结果显示:首次加载时声发射参数呈现“渐变性”的变化特征,随后加载时声发射变化呈现“分段性”特征。并且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煤岩的Felicity效应逐渐增强,体现了煤岩记忆的超前性。同时,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煤样时间-声发射曲线较时间-应力曲线的滞后性逐渐增强。这些特征的研究可以为煤矿井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0.
张宏图      魏建平      王云刚      李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186-192
基于文献调研及前期研究,分析了目前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时所采用定点取样方法及其弊端,阐述了学者们提出的改进型定点取样方法,并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定点取样方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①取样过程瓦斯损失量小、取样时升温低、机械复杂度低是基于煤芯管法定点取样方法的发展方向;②开展煤储层条件下的瓦斯运移规律研究,建立并完善各种基于煤芯管法的定点取样方法的瓦斯损失量模型;③适用于松软煤层的定点取样方法的研发亟待开展;④基于负压气力输送理论的定点取样方法是定点取样方法研究的趋势,动态颗粒煤变负压瓦斯解吸规律是建立对应瓦斯损失量模型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