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83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某厚钢板制车底零件面积很大,形面复杂,有五条扭力轴凹槽,五条加强筋,两边呈弯曲状,采用厚度为20毫米的特种钢板制造,以保证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满足实战需要。由于这种钢板系合金结构钢。硬度较高,板材又较厚,所以必须加热冲压制造。考虑到生产设备条件和车底板的形状特点,传统上不采用车底板整体冲压。而采用分三块冲压,再组合焊接的制造工艺。这样利用2000吨水压机就可以完成冲  相似文献   
502.
基于工程性能的防排烟设计,最佳机械排烟量的确定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在分析火灾中烟流性状的基础上,给出了火灾安全疏散判别依据,从烟控系统性能化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最佳机械排烟量的基本思想,并利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综合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最佳排烟量定义是正确的,该建筑物的最佳机械排烟量为72m3/(h.m2)。研究成果对建筑物防排烟系统的性能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3.
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的关键节点,2018年实施低水位运行后水质逐步改善.本研究于2020年10月对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合历史报道数据与本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低水位运行前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演变状况,并开展了低水位运行后库区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62属1...  相似文献   
504.
预氧化与水处理工艺协同去除剑水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崔福义  刘冬梅  何文杰  韩宏大 《环境科学》2009,30(12):3568-3572
利用不同水处理工艺中试系统,研究在液氯、氯胺、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和O_3这4种预氧化剂不同投量下,去除剑水蚤的方法以及4种预氧化药剂对原水中剑水蚤的实际灭活效果,并分析各工艺单元的除蚤机制.结果表明,预氧化阶段,液氯灭活率(25%)比氯胺(21%)、O_3(9%)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8%)都高;但滤后去除率发生变化,由高至低为氯胺(90%)>液氯(88%)>O_3(83%)>高锰酸盐复合药剂(80%),采用氯胺与水处理工艺协同可达到100%去除效果.最高的预氧化灭活率并没有取得100%的去除效果,剑水蚤的去除取决于预氧化剂与澄清水处理工艺的合理配合,剑水蚤个体尺寸和预氧化后的生命活性也对去除效果有影响.其中过滤单元除蚤效率最高,单独去除率不低于50%;气浮池的除蚤性能受水蚤个体大小和活性影响.  相似文献   
505.
文章以鲁北平原山东省广饶县为例,阐述了成、淡水形成的地质背景、成淡水变化带形成与演化;分析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起的咸水入侵的历史与现状;采用非确定性模型方法对咸水入侵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缓解咸水入侵的对策与建议.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为:(1)鲁北平原自山前冲洪积扇向莱州湾滨海平原,地下水水质具有水平和垂直分带特征;(2)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量开采南部地下淡水后.地下淡水水位持续下降,破坏了咸淡水之间的水动力平衡,北部咸水向南入侵,引起淡水咸水、机井报废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3)预测结果表明,在不采取调控措施情况下,咸淡水界面以每年平均240m速度向南部推进;(4)人工回灌、营造淡水帷幕并减少淡水区开采量是防止咸水人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06.
高温菌的生理生化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菌耐热嗜热的特性和有机物好氧分解的基本原理,从厨余垃圾处理系统中分离筛选到6株在65℃能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质酶及纤维素酶的高温高效菌种,并对其生理生化和16S rD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6株高温菌,经鉴定都有芽孢,并具有兼氧性;对其进行16S rDNA区段序列测定显示,6株高温菌属于Geobacillus thermog lucosidasius菌种中的不同亚种;分离筛选出的高温菌经过2h的迟缓期后很快进入对数生长期,且持续时间较长,生长速度尤以HB6最快;6株高温菌株全部具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降解活性,5株有脂肪降解活性。可见高温菌具有更高的有机物降解活性和更快的代谢速率,可提高有机物质的降解速率,缩短工艺运行时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在厨余资源化利用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7.
通过对2007年中国近海表层海水调查数据剔除异常值,进行态性检验后,确定了近海表层海水主要参数的环境基线,初步探讨了环境基线值的区域差异、时间变化趋势及近海海水中各参数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近海表层海水基线值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呈现渤海最高,黄东海次之、南海最低的分布特征;与1997年调查结果相比,黄海、东海、南海表层海水基线普遍升高,近海海水污染加重;海水严重污染海区出现在渤海近岸、山东半岛两侧近岸、连云港-福州近岸、长江口杭州湾、雷州半岛及广西沿岸海域,由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排污是我国近岸海水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最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验证表明,陆源工业排污是海水环境基线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农业排污、生活污水及大气沉降也是海水环境污染基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08.
崇明岛作为上海市的未来生态岛屿,至今尚未开展过系统的空气负离子研究。依据该县相关规划,结合区域植被、地貌、人为影响等因素,在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明珠湖和西沙湿地5个监测区域共选定了1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进行研究。按崇明风景旅游区的具体情况,对国内外7种空气负离子监测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选用安培空气质量评价系数、森林空气离子评价系数、空气负离子系数评价法、轻重离子比评价法来对该岛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最后还对相关负离子监测仪器进行了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509.
长江口外低氧区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变化机制初步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长江口外低氧区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耗氧物质来源和水文动力条件对低氧区形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海水的入侵虽然能够对水体的缺氧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由长江冲淡水造成的水体垂向的层化作用在一定时期是低氧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二者此消彼长作用可能是长江口外北侧海域低氧区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存在时间较短的原因。此外,根据2007年和2009年嵊泗4号站短时间尺度的溶解氧浓度变化,发现了赤潮暴发时的生物产氧对底层缺氧有缓解作用,同时也证实了赤潮暴发后产生的大量有机物分解耗氧是长江口南侧底层水体在相对较长时间内持续低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10.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某煤矿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高锰酸钾氧化、粉状活性炭吸附对混凝沉淀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单独投加高锰酸钾或粉状活性炭均能起到强化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最佳加药量分别为4 mg/L和15 mg/L时,两者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4%和8.0%,对SS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0.6%和13.5%。高锰酸钾氧化与粉状活性炭吸附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处理效果优于单独投加高锰酸钾或粉状活性炭,其对CODcr的去除率提高了19.0%、对SS的去除率提高了2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