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煤炭科学研究院组织国内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专家刘世杰、孟昭阁、张国忱、邢国长等编写了《矿山矽肺与结核防治》。全书共分十章,包括矽肺与结核的病因、流行病学、病理及发病机理、X线诊断、临床检查、治疗、防尘、测尘及病人管理等内容,井附有,100余幅典型病理彩色与黑白图谱。书后附有ILO国标尘肺X线影象分类法使用指南和我国新修订的尘肺诊断标准。该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来在防尘、测尘和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经验,是矿山企业防治矽肺结核及粉尘综合治理的专著,也是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最新最全的参考书,可供从亭…  相似文献   
212.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和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9年5月、7月、10月和2010年1月4个航次对烟台四十里湾养殖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营养盐分布、季节变化、主要控制过程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结果表明,四十里湾海域营养盐的分布整体趋势是近岸高,由近岸向外部海域递减;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高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域东部。DIN的季节变化表现出冬高、秋低、春夏居中的趋势,整体上变化不大;SiO3-Si和PO4-P浓度均为春季最低。在春秋季P为四十里湾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在夏季,N/P>30,P也是一个潜在的限制因素。四个季度培养结果表明DIN总体上由上覆水交换到沉积物中;近岸区沉积物是PO4-P的汇;调查区域SiO3-Si的扩散方向均是从沉积物到上覆水中。四十里湾沉积物释放的SiO3-Si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较小;与其他浅海环境相比,四十里湾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通量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13.
从污染土样中分离出一株多氯联苯(PCBs)降解菌,利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降解菌的16S rDNA,得到~1 500 bp的片段。经纯化,测序后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初步鉴定该菌株为Pseudomonas sp,并用其对PCB77进行降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培养2 d后达到对数生长期,当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pH值为7.0、微生物接种量为109cfu/mL、PCB77初始浓度为1.0 mg/L时,微生物对PCB77的降解率为58.63%。微生物对PCB77降解的最适条件为:培养基pH值为7.0、微生物接种量为2×109cfu/mL、外加蔗糖浓度为2.0 g/L、PCB77初始浓度为0.5 mg/L。  相似文献   
214.
“十四五”期间加强对PM2.5和臭氧(O3)共同前体物VOCs的有效管控,对于我国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非常关键,但目前人为源VOCs管控仍然是我国大气环境管理中的短板,我国亟待构建有效的人为源VOCs管控机制. 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人为源VOCs管控,历经70多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学习借鉴美国人为源VOCs管控经验将有利于推动我国人为源VOCs的管控. 本文全面梳理了美国人为源VOCs的管控历程,总结其成效与经验,结合对我国自2000年以来人为源VOCs的管控状况与所存在不足的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人为源VOCs管控建议. 研究发现,美国在人为源VOCs管控中,通过逐渐厘清VOCs的定义、认清VOCs与O3、PM2.5污染间的联系,逐步推进VOCs管控工作,逐渐形成了集科学认识、技术支撑、政策支持与公众参与为一体的有效的VOCs管控体系,因而在人为源VOCs排放量降低及有毒有害污染物、O3、PM2.5浓度降低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目前我国人为源VOCs管控在管控框架、基础支撑、制度保障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为有效推进我国“十四五”期间人为源VOCs的管控,建议加强以下工作:①优化管控体系;②提升基础能力;③完善制度保障;④促进创新发展;⑤调动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15.
高效氟吡甲禾灵(haloxyfop-P-methyl, HPME)是我国农业上大量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因对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有明显的杀害作用,被推荐用于互花米草的化学防治. 为了预防HPME在施用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风险,本文在开展HPME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测试与搜集现有毒性数据的基础上,推导了HPME的生态安全阈值. 首先,选取8门13科本地海洋生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通过查找现有毒性数据库与文献获得HPME对3门5科7种淡水生物的毒性数据. 随后,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模型与物种敏感性排序法(species sensitivity rank, SSR)分别推导HPME的水质基准. 结果表明:①HPME对安氏伪镖水蚤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值最小,为0.107 mg/L;对牡蛎的96 h-LC50值最大,为47.111 mg/L. ②采用SSD模型,基于13种海水生物以及7种淡水生物+13种海水生物两组急性毒性数据推导出HPME的水质基准分别为37.05和44.75 μg/L. ③利用SSR法基于两组数据推导出HPME的水质基准分别为39.43和41.65 μg/L. 该文构建了HPME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库,推导了HPME的水质基准值,可为我国互花米草治理过程中HPME的安全使用限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6.
217.
采用5种粉末活性炭,在固定床实验台上研究SO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通过N2吸附、元素分析、Boehm滴定、热重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研究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对吸附SO2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活性炭的原料和活化方法不同,活性炭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呈现不同的吸附SO2的过程。关联了SO2饱和吸附量和活性炭性质之间的关系,发现SO2吸附量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隙容积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SO2吸附量随着微孔孔径的降低而增加、随着表面碱性官能团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粉末活性炭的微孔孔径和表面化学性质共同影响着SO2的吸附。  相似文献   
218.
在长三角地区,利用紫根水葫芦对水体进行净化工程示范研究。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紫根水葫芦对溶解氧最高改善率达到了51.5%,对总氮、总磷、CODMn、蓝藻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了71.5%、63.2%、60.4%、97.6%。结果表明,紫根水葫芦在南方地区,工程应用情况下,水质净化效果明显,对水环境生态系统起到良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19.
大九湖泥炭藓湿地对磷、铜污染物净化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采用野外实地模拟方法,就泥炭藓湿地对铜、磷两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0,100,1 000 mg/L时,两小时后泥炭藓湿地对该污染物的净化率分别为939%,695%,663%;同样的浓度梯度下,对铜污染物的净化率分别为1000%,976%,880%。泥炭藓湿地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其泥炭层部分在湿地净化污染物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修改上限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双常数速率模型、抛物线扩散模型等6个模型对泥炭藓湿地的净化进行动态研究,其中后4个模型均可模拟湿地净化的动态过程。长期预测以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为最佳。  相似文献   
220.
为明确垃圾渗滤液中四环素在矿化垃圾上的吸附规律,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孔径测试及N2吸附解吸测试表征了矿化垃圾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探讨了矿化垃圾对四环素的静态吸附规律及初始浓度、pH和不同阳离子类型等环境因素对其吸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动态吸附实验模拟了实际动态条件下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矿化垃圾表面含有大量的官能团及良好的孔隙结构;矿化垃圾对四环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初始浓度和pH升高会降低吸附效率,K+对吸附性能的抑制高于Ca2+离子;动态吸附实验表明矿化垃圾对四环素的承载量为3.9 mg·g-1,动态吸附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