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混凝-IBAC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哈尔滨某气化厂焦化废水为目标,探讨混凝-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工艺对哈尔滨气化厂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净化效能及其可行性.采用筛选、驯化的脱酚菌,对活性炭(GAC)进行固定,使之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当该工艺进水COD<800 mg/L时,出水COD在10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在80%左右;当进水总酚在200 mg/L以下时,出水的总酚含量基本在20 mg/L以下;当进水氨氮浓度在75 mg/L以下时,出水氨氮浓度在25 mg/L以下.焦化废水中各污染物指标经混凝-IBAC工艺深度处理后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郑丽娜  马放  迟熠 《环境科学》2008,29(6):1544-1549
利用高岭土悬浊液和松花江原水作为研究对象,以混凝试验为基础考察了生物絮凝剂(BFs)对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生物絮凝剂进行混凝处理在投药量5~19mg/L的范围内能够使高岭土溶液浊度去除84%,低于Al2(SO4)3(93%)和Fe2(SO4)3(94%). Zeta电位和混凝pH变化结果表明,生物絮凝剂的混凝效果主要受吸附架桥机理支配.向生物絮凝剂中投加少量的Al盐和Fe盐能够明显强化混凝效果,且在相同的混凝效果时Fe盐投加量小于Al盐投加量.这种强化作用主要是因为无机盐和生物絮凝剂的复合加强了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作用. Fe盐和生物絮凝剂复合使用可以在低投药量和中性pH条件下有效去除原水的浊度(94.6%).生物絮凝剂能够在较大的投药量范围内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颗粒物,形成的剩余污泥能够被自然降解;同时,由于不使用金属盐,大大降低了由于铝的积累而导致的致病风险,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电气石强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侃  马放  孙铁珩  冯治宇 《环境科学》2009,30(6):1669-1673
针对石化废水污染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电气石对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效能的影响对处理前后的石化废水进行了GC-MS分析,并对反应器内的载体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在石化废水进水COD和NH4+-N负荷率为0.64~0.72 kg/(m3·d)和0.058~0.072 kg/(m3·d)的条件下,负载电气石系统的启动速度提高,出水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 增加8.7%和6.4%进水中共检出100种有机物污染物,主要包含芳香烃、酸、酯、酚、醇和烷烃类等化合物.负载电气石的1号反应器对石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未负载电气石的2号反应器,在1号和2号反应器的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分别是14种和28种反应器内负载电气石的载体上有明显的菌胶团形成,细菌的生物量大电气石能够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的效能  相似文献   
14.
何延青  吴永强  刘俊良  马放 《环境工程》2004,22(4):60-61,65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筛选、驯化出能够去除水中微污染有机物的工程菌 ,并以颗粒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将其人工固定化 ,然后用于微污染水的处理。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的连续测定 ,试验结果表明 :工程菌人工固定化形成的生物活性炭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去除率较高 ,并且稳定 ,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平均 4 0 % ;出水高锰酸盐指数 <2 5mg L ,浊度 <1 0NTU ,细菌总数 <10 0cfu mL ,总大肠菌群未检出。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量多环芳烃(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HMW-PAHs)属于持久性污染物,与低分子量多环芳烃(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LMW-PAHs)相比更难被降解.微生物修复是解决HMW-PAHs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该文以2种典型HMW-PAHs——芘和苯并[a]芘为例,对影响其微生物降解效率的因素、提高降解率的强化手段和主要降解途径进行阐释,深入剖析微生物的降解调控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微生物降解HMW-PAHs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大多数微生物在中温、中性条件下对HMW-PAHs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不同多环芳烃在降解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②就HMW-PAHs的微生物强化降解手段而言,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降解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生物炭是较为优良的固定化材料,在受体菌株中表达降解基因以构建基因工程菌是促进HMW-PAHs微生物降解的有效方式;③芘和苯并[a]芘主要通过K区氧化和LMW-PAHs途径降解;④由双加氧酶催化的羟基化是HMW-PAHs降解过程中的重要步骤;⑤多环芳烃的初始氧化过程也涉及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目前,基因工程菌的长效稳定性是限制相关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未来需要综合多组学数据从基因、转录、蛋白和代谢水平对HMW-PAHs的微生物降解机制进行全面、深入地解析,为构建高效稳定的重组菌株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SWAT模型的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阿什河流域为研究区,建立了SWAT模型,并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分别模拟了退耕还林.等高种植、化肥减量与植被过滤带等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综合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坡耕地退耕还林,可减少1.03%~5.35%的非点源TN负荷与0.94%~8.09%的非点源TP负荷;通过等高耕作,可减少0.51%~2.77%的非点源TN负荷与0.49%~4.54%的非点源TP负荷;通过20%的化肥减量可减少0.65%~6.52%的非点源TN负荷与0.01%~2.95%的非点源TP负荷;20m的植被过滤带可减少42.62%~69.51%的非点源TN负荷与80.09%~86.27%的非点源TP负荷.通过综合管理措施,可减少34.90%~54.36%的TN负荷与35.32%~60.89%的TP负荷.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体TN与TP的浓度标准,2006~2010年尚需削减45.87%~82.53%的点源TN负荷与35.58%~66.85%的点源TP负荷.  相似文献   
17.
邱珊  赵龙彬  马放  孙颖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8):2402-2408
以牛粪发酵残余物沼渣为原料,设置不同的通风速率进行堆肥,堆体的通风速率分别是0.2,0.5,0.8L/(min·kg OM),分析堆肥20d过程中物理、化学和腐熟变化的特征,探讨不同通风速率对堆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速率为0.2,0.5L/(min·kg OM)的堆体维持高温阶段的时间为5d,而通风速率为0.8L/(min·kg OM)堆体维持高温阶段时间为4d;各堆体OM分解率分别是28.2%,32.9%,30.5%;通风速率对终产品pH值、电导率(EC)影响不大,pH值均能满足堆肥最优pH值,EC均未超过4mS/cm;通风速率为0.2L/(min·kg OM)的堆体终产品的NH4+-N含量超过400mg/kg,各堆体终产品NO3--N的含量分别是2545,3146,2735mg/kg;各堆体终产品C/N分别是16.5,14.1,15.6;各堆体终产品GI值分别是92.2%,96.6%,82.7%.通风速率为0.5L/(min·kg OM)堆体E465/E665(E4/E6)最小,其腐殖化程度最高.综合分析,0.5L/(min·kg OM)是沼渣堆肥最为合适的通风速率.  相似文献   
18.
生物强化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石化废水在低温下生化处理效果差的难题,通过石化废水厂二沉池出水的 GC-MS 分析.确定了石化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物强化工程菌的筛选、驯化与构建.同时,为验证投加工程菌的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石化废水的效果,开展了二级 A/O 工艺处理低温石化废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工艺稳定运行期间,在进水水质波动较大(COD=370~910mg·L-1.NH 4-N=10~70mg·L-1)、水温低于13℃的情况下,出水COD和NH 4-N 平均浓度分别在 80mg·L-1和8mg·L-1左右,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2 一级标准.经对中试装置出水的 GC-MS 分析可知,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为由未经生物强化的68种减少到32种,绝对石油烃含量、苯系物、卤代物等的含量较未强化的系统都有大幅度地下降.因此,经生物强化后,系统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能力大大地增强,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于低温石化废水的处理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能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驯化活性污泥的方法筛选出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G3,该菌在碳源充足且溶解氧为(4.0±1.0)mg·L-1条件下,24h内对NO-2-N积累量为12.03 mg·L-1,对NO-3-N的去除率为91.09%.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为(0.4~0.6)μm×(1.2~2.0)μm的短杆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Pseudomonas stutzeri的相似性为100%.利用MEGA软件对该菌株与已报道的相关微生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克隆出与好氧反硝化相关的周质硝酸盐还原酶的亚基napA基因,初步判定筛选菌株具有周质硝酸盐还原酶.  相似文献   
20.
在反硝化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中,探讨了不同引物扩增16S rDNA靶序列对厌氧A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DGGE图谱多样性的影响,从反应器中提取污泥总DNA,以4对通用引物341F/534R、968F/1401R、63F/534R、341F/926R扩增16S rDNA序列,对指纹图谱的分辨率和种群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PBS洗涤污泥和超声振荡有利于硫酸盐还原污泥总DNA提取;不同引物DGGE图谱分析,群落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差异,341F/534R和968F/1401R的靶序列分离效果较好,341F/926R分离效果一般,63F/534R分离的效果最差.341F/534R的DGGE图谱中条带丰富,多样性最好,968F/1401R的DGGE图谱次之,341F/926R的DGGE图谱条带一般,63F/534R图谱条带最少,多样性也较差.建议DGGE分析厌氧活性污泥样品时,同时采用引物341F/534R和968F/1401R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