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AP1000核电屏蔽厂房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分析,探讨不同厚度和不同地表倾斜角度软岩场地对屏蔽厂房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软岩层厚度分别为25、30、35、40m以及地表倾斜角度分别为0°、3°和6°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实现了地震动输入。对计算所得楼层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软岩层较硬岩层对地震传播有一定的放大效应,软岩层厚度的增加会使峰值频率往低频方向移动;倾斜场地对楼层响应谱高频部分有一定的放大效应。该研究结果对软岩场地下核电厂抗震安全评价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2.
人工湿地有着建设及运营成本低、水质净化效果好等显著优点,在河道水质净化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冬季低温条件下运行效果不佳,制约了人工湿地在北方的推广应用.通过构建"物化预处理(高效沉淀池)+人工湿地(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工艺模式的多级复合人工湿地(3万t/d),探究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结合冰封保温措施对龙河水质...  相似文献   
113.
低温环境试验条件恢复的防凝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电子产品在做完低温环境试验后,采取条件恢复方法进行恢复处理的利与弊,重点分析了采用直接快速升温对产品进行恢复处理是导致试件凝露的主要原因,通过论证试验提出了2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验证试验证明,这2种新的恢复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4.
综述了当今世界能源状况以及国内外柴油机燃料的研发和利用进展。结合国内外配煤水煤浆的研究及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现状,根据我国目前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以及配煤水煤浆具有低灰、低污染的优点,指出柴油机燃用配煤水煤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5.
北川县城汶川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笔者在汶川大地震极震区北川县城现场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后北川县城的震害特征,论述了北川县城地震后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并对造成各类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在总结震害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应加强研究的相关课题,旨在为今后的工程抗震设防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Ca^2+在煤泥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不同Ca^2+初始浓度的吸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煤泥对Ca^2+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初始Ca^2+浓度、溶液pH值、振荡速度和煤泥质量对Ca^2+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煤泥对Ca^2+吸附量随着Ca^2+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a^2+浓度大于3.828mmol/L时,吸附量基本保持不变;(2)溶液pH〈9时煤泥颗粒对Ca^2+的吸附主要是静电吸附,pH〉9时Ca^2+在煤泥表面主要是沉淀吸附和一羟基吸附;(3)Ca^2+在煤泥表面吸附的最佳振荡强度为150r/min。  相似文献   
117.
甘肃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甘肃省河西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发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其荒漠化主要类型有风蚀漠化、水蚀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全区现有各类荒漠化土地21.3万km^2,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沙质荒漠化土有17.59万km^2。荒漠化对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河西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有其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河西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风大、沙多、植被稀疏;以及生产实践中、水、土、植被资源等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用是引起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治和轻减河西地区的荒漠化,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首先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其次是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第三是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尤其是防沙治沙中资金、科研、人才的投入,建设重点荒漠化防治项目,使河西地区最普遍的沙质荒漠化得到遏制;第四是加强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18.
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SR模型框架下,利用熵法确定权重,采用1986年Landsat TM和2000年ETM+影像确定模型中的自然组分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生态安全过程进行景观格局判定,较好地得出了15年来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的变化状况。研究表明:2000年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状况整体较差,15年来,人类活动加速了自然组分的退化,逐步弱化了景观中的稳定成分,促进形成了异质性程度低、格局粗粒化、稳定性差的景观格局,其中,快速城市化、水资源减少和耕地、林地等重要土地资源的快速转化是整个地区生态安全状态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9.
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总氮的标准测定方法是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需要进行高温高压消解,不但消解过程耗时较长,而且操作比较繁琐。微波消解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解方法。本法是用微波炉对水样进行消解,可缩短消解时间。本法与标准方法相比,总氮的测定结果相近。取总氮浓度已知的水样,分别在2~15min内进行微波消解试验,确定消解效果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消解5min即可消解完全。为确保各种水样消解彻底,本试验选择的消解时间为10min。取水样2份,分别进行6次平行…  相似文献   
120.
先进的烟气脱硫(AFGD)洁净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NIPSCO巴利电站的AFGD项目采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新技术。在头3年美国能源部(DOE)的论证测试阶段里,对不同含硫量的煤进行了一系列测试,验证了整个系统具有高的脱硫率和可靠度,并得出了液气比(L/G)、钙硫比(SR)、烟气速率等变量与SO2脱除率及副产品石膏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