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安全科学   14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利用中国知网,统计分析了1979~2008年《地球与环境》改名前后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及作者情况,利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分析了2005~2008年该刊的主要计量指标,探讨了该刊的特色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42.
pH对高氨氮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反硝化过程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考察实际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短程生物脱氮过程pH对以NO2--N为电子受体反硝化动力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缺氧/厌氧UASB-SBR生化系统处理实际高氨氮垃圾渗滤液,在SBR系统实现稳定短程生物脱氮(120d运行)的基础上,取SBR反应器内的污泥进行不同NO2--N浓度(5、10、20、40、60、80和100mg·L-1)和恒定pH梯度(6.5、7.0、8.0和8.5)下的反硝化批次试验,基于建立的反硝化动力学方程,确定不同pH条件下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动力学常数.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菌的还原活性受pH影响较大,pH6.5、7.0和8.5时的最大比反硝化速率(k)分别为pH8.0时的49%、61%和63%;4种pH条件下,NO2--N比反硝化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均符合Monod方程,然而不同pH下Monod方程曲线一级反应部分的长短不同,由此导致半饱合常数(Ks)和最大比反硝化速率(k)差异较大,pH8.0下Ks和k最大,分别为15.8mg·L-1和0.435g.g-1.d-1.  相似文献   
643.
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流域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以陕西吴起县柴沟和合家沟为例,通过样地的植被和土壤调查,在小流域尺度上分析了退耕10 a后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方式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群落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两者草本群落结构相近,相似性系数为0.925。人工修复区乔灌草三层的层盖度和为99.03%,三层的物种数和为85,草本层的株均高为0.41 m,还有该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自然恢复区;而平均生物量、群落密度、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分别为5.890 t.hm-2、8.11×105株.hm-2、8.8%、1.251 g.cm-3和48.9%,均低于自然恢复区。两区土壤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化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644.
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聚丙烯酰胺为载体对苯酚降解菌进行固定化,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降解实验。考察在不同曝气量、pH和苯酚浓度下,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有效容积为6L的反应器内固定化细胞凝胶的投加量为1.4g/L、pH6~8、曝气量为70L/h时,24h内可使浓度为7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当采用有效容积为5.5L的流化床反应器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连续降解实验时,在进水苯酚浓度为400mg/L,曝气量为60L/h,进水流量0.6L/h,HRT为9.5h时,出水苯酚浓度可降低到20mg/L以下。连续使用30d后固定化细胞凝胶的机械强度和弹性仍较好。说明固定化细胞有更好的苯酚耐受性、较高的降酚速率和更广泛的pH,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45.
采用正极性高压直流供电和串齿线放电极——管式接地极构成的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研究了苯系物(苯、甲苯和对二甲苯)去除效率与供电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放电极齿轮数对苯系物去除效率、COx(CO2+CO)生成量和能量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苯系物的去除效率、COx生成量皆随电压升高而增大。随着电压升高,能量效率先升后降,当电压为11kV左右时,能量效率最高。对应放电齿轮数为31的苯系物去除效率、COx生成量和能量效率皆高于放电齿轮数为55或7,这表明对应特定的等离子体反应器,有一最佳放电齿数匹配。  相似文献   
646.
SMBR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膜污染减缓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MBR法处理印染废水膜污染进行研究,从减缓膜污染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得到了针对实验系统的膜污染的几个影响因素,确定了系统的临界压力和临界通量,并证明在临界压力和通量下膜污染明显减缓;膜组件倾斜于30°放置,压力增长缓慢;系统在临界压力0.015 MPa左右进行空曝气时,膜通量恢复了43%。  相似文献   
647.
科学高效的环境监管体系的构建是防范突发环境风险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对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需求分析,提出构建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的可行性建议。从法律法规的支撑,各级协调与指挥机构的建立,应急救援资源的储备,监控预警网络的优化以及监管模式的完善的角度,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把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实现事态有效控制,减少事故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灾后恢复。  相似文献   
648.
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EIA)公众参与的历程,以十大经典案例引出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然后从EIA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过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认为建立起一套基于环境信息公开透明基础上的各方对话沟通与利益协调机制是提升中国EIA&众参与水平的有效措施。需要指出的是:EIA&众参与有效性的提高,并不仅是技术或者态度的问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需要解决好各环节的问题,包括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9.
为研究聊城市冬季大气PM_(2.5)中正构烷烃和糖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浓度水平及来源,于2017年1~2月在聊城大学进行PM_(2.5)样品采集,对19种(C18~C36)正构烷烃和10种糖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聊城市冬季PM_(2.5)中总正构烷烃的质量浓度为(456. 9±252. 5) ng·m~(-3),其中,灰霾期的质量浓度最高,约为清洁天的2倍,烟火Ⅰ期与Ⅱ期分别为清洁天的0. 9倍和1. 2倍.采样期间碳优势指数(CPI)值为1. 2±0. 1,植物蜡排放的正构烷烃对总正构烷烃的贡献率(%Wax Cn)为3. 1%~36. 0%,表明化石燃料燃烧是聊城市大气中正构烷烃的主要来源.聊城市冬季PM_(2.5)中糖类化合物的总质量浓度为(415. 5±213. 8) ng·m~(-3),其中左旋葡聚糖的浓度最高,其次是半乳聚糖和甘露聚糖,三者共占总糖的91. 6%,表明生物质燃烧源对聊城市大气气溶胶具有重要贡献.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聊城市冬季大气气溶胶中正构烷烃和糖类化合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650.
FeCl3-生化耦合技术调控未知诱因的污泥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东洋  肖才林  周雯  李睿华  曹茜 《环境科学》2019,40(11):5040-5047
丝状菌污泥膨胀是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常见问题.现有的调控技术存在见效慢、耗时长和通用性差等弊端.提高COD和DO浓度,投加FeCl_3和交替曝气是目前调控丝状菌膨胀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的耦合技术调控未知诱因的污泥膨胀的效果鲜有报道.实验设计三段A/O反应器应急性运行SBR工艺,交替曝气时提高DO至(7. 45±0. 49) mg·L~(-1),COD初始浓度提高至(332. 73±106. 06) mg·L~(-1),沉淀工序中投加FeCl_3,使之在混合液中质量浓度为120 mg·L~(-1),形成的FeCl_3-生化耦合技术快速调控未知诱因的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为主要菌属的污泥膨胀,污泥体积指数14 d从274 m L·g~(-1)稳定至56 m L·g~(-1). FeCl_3-生化耦合技术有效抑制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的繁殖,其属水平相对丰度从97. 64%降低至32. 67%.调控过程出水COD和PO_4~(3-)-P浓度均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NH_4~+-N去除率从65. 33%增长至74. 65%.表明FeCl_3-生化耦合技术调控未知诱因的污泥膨胀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