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某小区冷却塔的噪声治理为例,通过对其噪声数据的测量,详细分析了冷却塔噪声的主要来源和特性,并从消声、吸声、隔声等方面阐述了一种实用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此方案不仅降噪效果明显,而且能够完全满足设备所需通风量和温度的要求,在工程实际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32.
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地点,建立库区优势树种立木生物量模型,并测定乔木含碳系数,结合库区第7次和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估算了整个三峡库区乔木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库区乔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第7次调查为12 583×104t和6 471×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75.70t/hm2,碳密度38.93t/hm2,第8次调查为14 253×104t和7 396×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77.46t/hm2,碳密度40.20t/hm2。可见,这5a中,三峡库区生物量和碳储量都有所增加。(2)对于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来说,松类的生物量和碳储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分别占三峡库区生物量和碳储量的40%和50%。(3)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随龄级增大先增大后减少,在中龄林时达到最大,比较两次调查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森林植被主要以幼林龄和中龄林占优。(4)两次调查显示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生物量和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天然林中,对于碳汇起到主要作用,同时,人工林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其碳汇能力也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3.
磷是水域重要的营养或污染物质之一,主要随河川径流循环,河流大型水库建设和运行将对磷的输运和转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三峡水库2008~2016年实测水文和水质资料,建立了总磷(TP)通量和泥沙通量的统计模型,利用模型插补TP的日过程浓度后建立了TP通量计算公式,分析了三峡水库TP浓度时空变化特征、通量变化及滞留效应.结果表明,不考虑区间小支流TP入汇影响, 2008~2012年,三峡入库TP浓度年际变化为0.196~0.290mg·L~(-1),年内TP浓度变化趋势呈"M"型,具有明显的双峰特性,三峡干流上游至下游TP浓度基本表现为沿程减小,部分年份清溪场断面TP浓度高于寸滩,该时段三峡年均入库TP通量和滞留率分别为8.23万t和49.76%. 2013~2016年,三峡年均入库TP通量和滞留率明显减小,分别为4.79万t和12.03%.  相似文献   
134.
在深入了解除磷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AO工艺同步PAC的除磷效果,配制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投药量与除磷效率的关系,得出了PAC投加量估算公式,并进行了除磷成本核算。结果表明,AO工艺同步PAC除磷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和运行稳定性;PAC适宜的配制浓度为2%~4%;PAC除磷吨水成本为0.06~0.15元/m3.  相似文献   
135.
基于2013—2015年南昌市9个空气环境监测点的连续数据,分析了空气PM_(2.5)、PM_(10)质量浓度(以下简称浓度)的时空变异规律,并以景观格局指数为定量指标,研究了监测点的两种颗粒物浓度与其周边500 m半径、1000 m半径缓冲区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昌市3年来PM_(2.5)和PM_(10)浓度逐年显著降低.(2)通过聚类分析,9个监测站依据颗粒物污染可分为4大类,表现出一致的城乡梯度差异.(3)在斑块类型水平上,PM_(2.5)和PM_(10)浓度与500、1000 m半径缓冲区的C-PLAND(建筑用地覆盖率)、C-SHDI(建筑用地多样性指数)显著正相关,与1000m缓冲区的F-ED(林地边界密度)显著正相关;与F-PLAND(林地覆盖率)、C-Fi(建筑用地分离度指数)、F-MPS(林地平均斑块面积)显著负相关.在景观水平上,PM_(2.5)和PM_(10)浓度在500 m缓冲区与LPI(最大斑块所占景观比例)显著负相关;与1000 m缓冲区的MPS(平均斑块面积)显著负相关.景观格局指数直接反映土地利用状况,它与PM_(2.5)和PM_(10)浓度的相关性,表现出生态学中典型的"源汇景观"关系.  相似文献   
136.
城市化对济南市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济南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及暴雨特性的基础上,选用济南市黄台桥、燕子山、东红庙、吴家铺和刘家庄雨量站1977-2007年汛期降雨资料,通过趋势线、距平统计、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济南市区汛期降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济南市城区、郊区的降雨时空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多年汛期降雨量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但整体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尤其是改革开放早期的降雨量增长较为迅速。城市化对济南城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雨岛效应,城区比郊区降雨量增加约10%。城市化对降雨的频次以及雨型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增加了各种降雨强度等级的降雨机率,城区比郊区的降雨机率增加10%以上,特别是暴雨以上的降雨场次增加了22%。  相似文献   
137.
“警示教育振聋发聩,科普教育循循善诱,环保行动寓教于乐”是每一个成功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38.
黄国胜 《福建环境》1998,15(2):23-24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并把环境保护定为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在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强调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1978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普通中学和小学也要增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项益于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环保意识,保证环保事业常盛不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9.
为了使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在就业前受到系统的劳动保护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劳动保护知识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江西省劳动厅和省教委作出决定,从1990年开始,城市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一律要开设劳动保护基础课程,讲授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技术知识。总学时不得少于30课时。课程学完后必须进行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这项决定还要求学校配备专业教师。江西省职校技校设劳动保护课@黄国品  相似文献   
140.
宁波为典型的丰水型缺水城市,调蓄开发地下水库,是丰水型缺水城市或干旱地区减少地表和地下径流弃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