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安全科学   26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606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51.
采用松木基黑碳为吸附剂,考察了老化作用对吸附态苯酚的脱附及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苯酚吸附等温线数据采用非线性Freundlich方程拟合,脱附数据采用三位点脱附模型拟合,微生物降解试验分别在恶臭假单胞菌ATCC 11172的两种菌密度下进行.结果表明,平衡位点、非平衡位点以及不可脱附位点这三种位点在不同老化时间内都存在,其中不可脱附位点上的比例(fnd60.4%)都占绝大部分,并且随着老化时间增加,易脱附位点上的苯酚逐渐往不易脱附的位点转移;通过对连续稀释脱附数据的分析表明,脱附体系中脱附产物的不定期移除(非生物移除)能够极大地促进脱附的进行;老化时间越长,吸附态苯酚的生物可利用性越小,但同一老化时间内两组不同菌密度之间的生物可利用性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发现黑碳中不可脱附位点上的部分苯酚亦能被降解.  相似文献   
852.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及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危机、水环境恶化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对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且讨论造成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迫切。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将环境要素纳入到效率分析中,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采用省级层面统计数据,以资本、劳动力和水资源使用量为投入,以国内生产总值与废水排放量为产出,计算我国2000~2011年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发现,在时间序列上,我国各省份之间的用水效率差距逐年增大;在空间上,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东、中、西部区域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水的基础设施投入对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而水价并没有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53.
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试运行与验收过程中,总氮自动分析仪测量值(C自)与实验室监测值(C实)始终达不到比对监测要求.本文对总氮自动分析仪比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比对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处理措施,最终通过比对,为今后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总氮仪器安装、调试、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4.
本文采用青田建设大楼空气自动监测站2013年11月、12月连续24小时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细颗粒物(PM2.5)对空气质量等级评价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中细颗粒物的引入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空气质量变化状况,特别是当空气污染时,采用细颗粒物评价更具与人群对空气质量直观感觉的相符性。  相似文献   
855.
为阐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水平,根据广西某市主要的3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源地原水中Cr、As、Cd、Pb、Cu、Hg、Fe和Zn等重金属通过饮用水途径引起的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非致癌物质对成人和儿童引起的总非致癌风险在10-10~10-9a-1之间,远低于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4a-1);致癌物质对成人和儿童引起的人均年致癌风险大小顺序均为CrAsCd;河流、湖库型水源地总致癌风险均超过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4a-1),其中儿童人群总致癌风险在8.43×10-5~6.26×10-4a-1之间,明显高于成人6.05×10-5~4.52×10-4a-1的水平。Cr对儿童和成人总致癌风险贡献最高,是最主要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856.
通过对比美国采区的相关资料,分析中、美两国在成藏条件、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管网设施、环境保护的约束等方面的差异性,系统的总结了影响页岩气开采进程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发育的页岩类型多样、地质条件复杂且未掌握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管网设施简单以及环境保护的制约等多方面的因素,是页岩气开采进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7.
培养条件下双酚A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畅  黄雅丹  张莹  靳振江  梁月明  宋昂  王腾  郭佳怡  李强 《环境科学》2016,37(11):4380-4388
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人工合成的典型环境激素分布极为广泛,然而不同浓度和土壤通气条件下BPA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真菌)特征的影响鲜见报道.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BPA浓度(0、0.25、0.50、1.00、2.00 mg·kg-1)和土壤通气条件(有氧和厌氧)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通气条件一致情况下(有氧条件或者厌氧条件下),不同BPA浓度添加下微生物丰度指数差异显著,而微生物均匀度指数、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差异不显著;BPA浓度为0.50 mg·kg-1时,微生物基因丰度在厌氧条件下达到最大值,而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基因丰度却达到最小值;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BPA浓度、土壤通气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细菌基因丰度影响差异显著,而只有土壤通气条件对真菌基因丰度影响差异显著.结果表明相对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能更加灵敏地指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BPA浓度为0.50 mg·kg-1时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基因丰度变化的一个临界值,相对于真菌基因丰度指数而言,细菌基因丰度指数对BPA添加浓度及土壤通气条件响应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858.
正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是二次气溶胶形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对我国雾霾形成具有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宇研究团队基于纳米光催化技术在环境催化方面的应用优势,设计、构建了纳米异质结催化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降解大气中低浓度氮氧化物NO的研究中,揭示了催化材料化学组成及微纳结构对光催化NO降解反应机制的影响。系列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2016年1月26日  相似文献   
859.
本文阐述了辐射污染的来源、特点和环境影响,提出了辐射污染控制防护措施和建议,以图消除人们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相似文献   
860.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于2008年10月9日发布《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公布2007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