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空气负离子不仅具有杀菌和清洁空气的功效,还能够增强心肌活力,促进新城代谢,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为表征生态用地的健康效益,在考虑植被覆盖度、优势物种数、叶面积指数、湿度、周边水域类型、前期降雨事件的基础上,引入空气负离子浓度指标,综合评价生态用地健康效益。以上海市24个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2012年,选取空气质量较好的夏季,对空气负离子、正离子、植被覆盖度、优势物种数、叶面积指数、湿度进行同步监测,同时结合监测点周边水域类型、监测日期的前期降雨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R)确定影响生态用地健康效益的主要成分,并对24个生态用地的健康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对生态健康效益有利的7项因子中,植被覆盖度在第一主成分中贡献仅略次于湿度,在第二主成分中贡献最大,系数分别为0.689、0.664。在24个生态用地中,海湾森林公园生态健康效益最高,其次是金山岛自然保护区、佘山森林公园,综合得分分别为1035.54、856.87和820.98;上海植物园相对最低,主成分得分为222.28。在此基础上,为探明空气负离子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性,以空气负离子为因变量,各影响因子为自变量,构建了上海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其复相关系数为0.916,修正多重判定系数为0.816,可以表征24个生态用地各影响因素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关系81.6%的信息,回归方程检验水平Sig值为0.001,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P0.01),可作为上海生态用地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初步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滨岸缓冲带在河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国外在滨岸缓冲带植被的结构、功能和管理研究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国内也越来越重视相关研究。文章概述了滨岸缓冲带的功能、构建原理和国内外的一些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上海青浦区华新镇境内东风港滨岸缓冲带示范工程,分析了滨岸缓冲带在河道坡岸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滨岸缓冲带具有改善生物栖息地环境质量、稳定坡岸、修复河道生态环境等功能,适合在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源资产是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以生态资产为研究对象,从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构建核算体系,并以上海市为案例,探讨了生态资产核算体系的核算方法,评价了上海市2013年的生态资产状况与价值总量。结果显示,存量核算方面,林地的质量等级主要为中,占林地总面积的45.62%;河流的质量等级主要为劣,占总长度的54.65%。2013年生态资产流量总价值量为5 002.76亿元,其中,直接产品价值为866.12亿元,间接服务价值为4 136.64亿元。结果表明,生态资产核算体系体现了生态资产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可以用来定量评估和核算区域的生态资产状况及其变化特征,可以为区域的生态系统管理与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3种植物对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中华景天(Sedum polytrich-oides)对上海地区2种质量浓度(1.2、12.0mg/kg)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探索其在上海地区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种浓度下,三叶鬼针草对土壤Cd去除效果均最佳,1.2mg/kg处理下盆中土壤Cd质量浓度由原来的1.249 9mg/kg下降到0.861 7mg/kg,降低0.388 2mg/kg,Cd去除率为31.06%;12.0mg/kg处理下三叶鬼针草盆中土壤Cd质量浓度由原来的12.033 2mg/kg下降到10.020 6mg/kg,降低2.012 6mg/kg,Cd去除率为16.73%;紫茉莉和中华景天相比较而言,修复效果均较差。在2种浓度下,3种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排序均为三叶鬼针草>中华景天>紫茉莉。因此,建议将三叶鬼针草作为上海地区Cd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优选植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中两个指标的较详细阐述,表明了上海在区划工作中的基本依据。其中,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即:水环境敏感性,大气环境敏感性,生境敏感性和城市热岛敏感性;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则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饮用水源供给,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初级生产功能等。上海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生态区,根据地貌和生态系统类型全市划分为3个二级区(即生态亚区),再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评价结果划分为8个三级区(即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6.
在黄浦江上游区域发展规划与水源保护协调分析及管理和政策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区域环境管理、土地利用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政策调控、环境风险管理和环保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来调控的可持续发展的水源保护方案,为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例,利用1999年上海水资源普查数据及2000年初成像的上海市1∶50 000彩红外航空像片,采用G IS空间分析技术、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划分土地利用样带,设计水质改善指数,探讨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质量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响应,以及水源水质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水环境质量受到土地利用格局及上游来水的综合影响,各样带工业用地比例与水质改善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松浦大桥取水口水质与上游来水水质以及水源地当地的工业发展、人口密度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具有很好的关联性。建议在开展平原河网地区水源保护工作中,应在关注上游来水状况的同时,从土地利用及其社会经济驱动两方面控制水文敏感区域土地开发强度,构筑水源地圈层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上海郊区旱作农田氮素流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坑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上海郊区旱作农田氮素降雨径流和降雨渗漏流失的特征、相关因素和流失负荷。结果表明:平水年重质土麦地总氮流失负荷为18. 38 kg·hm-2,其中降雨径流总氮流失负荷为4. 4kg·hm-2,渗漏为13. 98kg·hm-2;菜地总氮流失量为55. 65kg·hm-2,其中降雨径流总氮流失负荷为21. 6kg·hm-2,渗漏为34. 05kg·hm-2;旱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占总氮90%左右。施用有机肥可较大幅度地减少旱田的氮素渗漏流失。  相似文献   
19.
黄浦江上游汇不区禽畜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为定量了解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禽畜业污染对黄浦江水网地区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汇水区的禽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各类禽的粪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统,估算了禽畜粪尿总产生量及流失量,结果表明,汇水区禽畜粪尿流失量达91.3万t/a,由此产生的污染物CODcr为5.32万t/a,NH3-N为0.58万t/a,分别是汇水区污染总负荷的38.3%和47.8%,成为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的主要污染源。对此,提出了防治禽  相似文献   
20.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调动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本文首先从生态补偿的概念、特征、目标与原则、主客体分析、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方面综述了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起步早、发展成熟;国内起步相对较晚且不完善,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资金来源单一、监督评估体系几乎空白等问题。通过综述水源地生态补偿实施效益评估方面的研究及案例发现,尽管国内外已有相关学者开始探索评价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但仍缺乏对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监管与效益评估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拓展资金渠道,引导市场化资金募集方式;因地制宜,多重补偿方式相互结合;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实施效益评估机制等几方面建议,以此完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优化。最后,本文指出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指标相结合,探索全面、有效与可行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效果监督与评估体系作为今后水源地生态补偿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