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云贵高原深水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铁-锰循环研究,揭示了湖泊铁-锰循环不仅受氧化还原边界层化学界面的控制,而且受沉积物-水地质界面的制约;有机质生物氧化和流酸盐还原构成界面铁-锰循环的重要机制并产生亚扩散层屏蔽效应;铁-锰循环伴随有微量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形态的改变,从而影响其迁移行为;气候剧烈变化所中断的铁-锰循环,形成铁-锰富集层的古环境记录。  相似文献   
12.
利用GC-MS定性及GC-FID定量,测定了1993年11月采自厦门西海域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应用模糊聚类的方法,结合献资料,对甾醇的指标作用进行了探讨;利用聚类结果去除少量不合理数据,将甾醇划为3类,其在海域中的分布各有特点;A类甾醇带有经处理过的污水的特征,表现出从厦门市最大生活污排污口向四周扩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沉积物孔隙水中碳酸盐溶解平衡关系的研究,说明碳酸盐含量可作为沉积作用过程的环境记录;碳酸盐同位素组成取决于水溶液无机碳的13C/12C,一定深度的碳酸盐同位素组成保存了一定时段的环境信息;通过分拉级和分阶段取气的同位素分析,可望辨识不同成因类型的碳酸盐。  相似文献   
14.
宇宙线成因的短寿命核素7Be在土粒中与有机质及铁-锰氧化物相结合;在表土层中随深度呈对数递降,显示出7Be具土壤季节性侵蚀与湖泊沉积作用耦合关系的良好示踪价值。红枫湖沉积物中绝大部分137Cs处于固定态,揭示了其计年时标的可靠性;沉积物中1975年137Cs次级蓄积峰的存在,增加了其计年价值。沉积物中210Pb-210Po的再迁移性受铁-锰界面循环的控制,并可能影响210Pbex计年。  相似文献   
15.
泸沽湖氧化还原边界层的季节性迁移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云南泸沽湖孔隙水和沉积物垂直剖面Mn,Fe及其它氧化还原参数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湖泊氧化还原边界层的季节性迁移模式,同时定量评估了重金属界面扩散作用对上覆湖水水质的季节性影响。结果表明,孔隙水和沉积物Mn,Fe浓度均呈明显的峰形分布,Mn,Fe峰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其它氧化还原参数都表现出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富含黄铁矿的煤矸石中碳酸盐影响其风化淋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含黄铁矿的煤矸石在风化淋溶过程中,碳酸盐含量不仅控制其风化程度,而且控制淋溶液的酸度。风化淋溶实验结果表明,Fe的淋溶量主要受控于酸度,而Mn^2+与SO4^2-的淋溶量主要取决于其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云南阳宗海沉积物-水界面铁、锰、硫的循环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宗海是一季节性含氧湖泊,是云南宜良的水源地。对阳宗海沉积物中铁、锰、硫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阳宗海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铁、锰的循环受到氧化还原边界层和沉积物-水界面的双重控制。湖泊中铁、锰围绕着沉积物-水界面形成循环。有机质降解是这一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在水体含氧性较好时,铁、锰循环导致沉积物表层铁、锰的富集;在水体含氧性较差时,铁、锰由沉积物大量释放进入上覆水体中,从而导致水体浓度增大。锰的氧化还原循环比铁激烈,铁的循环还受到硫酸盐还原的制约。锰指标不能指示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而输入沉积物中的铁绝大部分都保存于沉积物中,所以铁指标可以很好地来指示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具有良好的示踪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