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湖北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湿地类型多,面积较大,河、湖湿地系统是主要的湿地类型.湖北湿地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近年来,湖北省湿地保护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围垦、污染和过度开发等对湿地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湿地环境遭到干扰和破坏.加强湿地科学的研究,保护管理好湖北湿地及其生态环境,实现湿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湖北省21世纪环保工作所面临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2.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累积行为及其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操作运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90 d的实验过程中,对总有机碳(TOC)、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Ds)、比耗氧速率(SOUR)进行定期监测,采用死端过滤实验来检测SMP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MBR上清液中SMP出现明显累积;随着实验运行,SMP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浓度增加显著;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SMP相比,此部分SMP对污泥活性和膜污染影响较大,对SMBR的出水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3.
发现1株对银离子有强吸附能力的蜡状芽孢杆菌HQ-1,研究了其对银离子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菌体对银的吸附量可达91.75 mg/g,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 Order吸附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高达0.999 9;吸附热力学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相关系数为0.99;考察菌体浓度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发现,菌体浓度增加有利于对银离子的吸附,温度对吸附影响较小;FTIR、SEM及EDAX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存在2种吸附机理,一为菌体表面一些含氮氧的基团对Ag 的络合作用,二为菌体分泌的胞外多糖等物质对Ag 的微沉淀成晶作用.  相似文献   
144.
余艳红 《云南环境科学》2010,29(2):82-85,108
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为例,选取了随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变化的可预测性强的景观格局指数,分别反映景观面积、密度、邻近度、多样性和聚散性,对研究区生态系统结构及铁路建设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景观格局指数能够反映研究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状况及其变化,能够保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5.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被认为是真实掌握规划的实际环境影响、促进规划与环境协调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规划环评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内陆续开展了跟踪评价相关研究工作,但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相关研究却少见报道。本研究以云南省泸沽湖风景区规划为例,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目的、技术路线、评价内容、跟踪评价对规划的作用机制等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6.
通过有机玻璃柱小试及放大实验,对影响镁法脱硫产物亚硫酸镁氧化制备硫酸镁过程中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金属硫酸盐制成的复合物为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可以有效提高该过程的氧化效率,即催化剂浓度为0.008 mol/L,pH5~8,在反应时间为4 h,上清液中硫酸镁浓度由9.26%提高到25.75%。  相似文献   
147.
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别对非油气田对照区域、未开发油田、未开发气田地表30、60、100、150、200 cm深度的甲烷氧化菌、C5~C16烃氧化菌进行定量研究,目的在于加深对该类型区域烃氧化菌空间分布特征的了解,为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气田区域甲烷氧化菌(pmoA)含量为1.34E+04~3.90E+05 copies.g-1,并随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少;油田仅为3.14E+02~4.32E+03 copies.g-1.100~200 cm深度,油田C5~C16烃氧化菌(alkB)含量为1.38E+07~3.61E+07 copies.g-1,高于等深度对照(4.24E+06~2.14E+07 copies.g-1)和气田区域(5.82E+06~3.52E+07copies.g-1).甲烷氧化菌分布受全氮、有机碳、pH影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0.631、-0.549,而C5~C16烃氧化菌分布受环境因素影响相对较小.100~200 cm深度范围内,该区域全氮、有机碳、pH等理化因素相对稳定,烃氧化菌含量在不同深度间差异较小.因此,本研究表明,气田区域具有明显的甲烷氧化菌异常,油田在100 cm以下深度具有一定的C5~C16烃氧化菌异常;100~200 cm更适于作为统一取样深度进行大范围定量调查,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8.
吊顶是由各种轻钢龙骨、吊顶板、吊杆等构件拼装组成的松散的非连续体系,其地震反应的数值模拟尚缺乏研究。介绍一种用于吊顶地震反应分析的二维简化模型,能够模拟吊顶在沿主龙骨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且能够考虑吊顶板与龙骨之间的摩擦、滑移、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利用该模型在 OpenSees 中模拟了由 4 块吊顶板组成的基本吊顶单元的双向加载振动台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的吊顶加速度反应的时程和傅里叶谱以及坠板率,验证了该二维简化模型的合理性。进一步,利用该模型考察了吊顶坠板率的频率相关性。结果表明,吊顶的坠板率不仅仅取决于楼面峰值加速度的大小,而是表现出显著的频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9.
基于青海省河湟谷地湟源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内湟水河各级支流平水期和丰水期实测水质数据,结合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对区域季节性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河湟谷地地表水中总氮、总磷浓度偏高,Ⅳ和Ⅴ类水质多集中于河流下游和各支流交汇处.②河湟谷地平水期土地利用对水质的解释率高于丰水期,平水期最优尺度为200 m缓冲区,耕地和城镇为主要的影响因子;丰水期最优尺度为5 km缓冲区尺度,主要的影响因子为林地.③平水期耕地面积占比与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呈正相关,而与总磷浓度呈负相关;城镇面积占比与污染物浓度基本呈正相关;丰水期草地面积占比与河流高锰酸盐指数呈正相关;林地面积占比在两个时期均与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耕地、草地和城镇是污染物"源"景观,但耕地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拦截污染物的作用;林地是污染物的"汇"景观.④平水期200 m缓冲区尺度下林地空间格局对水质的解释率较高,其中LPI (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和PD (斑块密度)等指标为主要的影响因子,与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合理规划居民用地和耕地面积占比,提高河岸带周边的林地覆盖率及聚集度,是净化河湟谷地地表水水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0.
往复流砾石床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往复流砾石床对雨污混合流脱氮效果的影响,试验设计两个相同的砾石床系统,采用回流与间歇流同步的进水方式,通过调控水位和停留时间使砾石床内部循环往复运行复氧,同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硝化反硝化过程,分析在两种水力负荷(132 mm·d-1和158 mm·d-1)条件下干湿交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