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一株苯并[a]芘高效降解真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长期受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够降解苯并[a]芘(B[a]P)的真菌,经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命名为BF-1),并对其以B[a]P为唯一碳源进行反复驯化,考察了B[a]P浓度、不同重金属和培养基对其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BF-1在B[a]P浓度为5mg.L-1,32℃振荡培养约6d的条件下,降解速度最快,B[a]P的降解率达68.28%.BF-1在B[a]P浓度分别为10与25mg.L-1,32℃振荡培养6d的条件下,B[a]P的降解率分别为73.29%与87.36%.Cu2+(50mg.L-1)基本不影响BF-1对B[a]P的降解率;Cd2+(100mg.L-1)、Pb2+(300mg.L-1)对BF-1降解B[a]P有一定影响,但仍表现出较高的耐受能力;而Zn2+(200mg.L-1)对BF-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用含5mg.L-1B[a]P的土豆葡萄糖液体培养基,6d后B[a]P的降解率为71.31%.对比前述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对B[a]P降解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BF-1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2.
基于福建省九龙江河口及其流域的上下游联系,将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范围上延至流域,通过构建一组人类活动压力对九龙江河口及其流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概念模型,诠释流域和河口周边的人类活动压力与该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因果关系,并将该模型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具协助管理者认识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作用路径和生态终点,指导河口—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3.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传斌  刘晶茹  王如松  张艺山 《环境科学》2010,31(11):2768-2773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垃圾管理中分类收集程度不足、厨余垃圾高水分含量的问题,研究了社区人工分类混合垃圾、厨余垃圾简易机械压缩、压缩后厨余垃圾和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集成技术模式.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的人工分拣效率为36.8kg/h,随分拣熟练程度提高而增加.社区分拣出的厨余垃圾有机质含量高达44.693%,营养元素N、P、K的含量分别为2.586%、0.649%和1.274%,C/N为17.427,而重金属含量仅为从混合垃圾集中分选出的可堆肥原料的0.07~0.82倍.厨余垃圾压缩脱水后含水率仍高达78.7%,影响后续堆肥效果.采用生物稳定和稀释的渗滤液浇灌凤仙花具有一定的肥效,植株干重是清水浇灌的1.46~2.94倍.基于社区人工分拣的集成技术模式可减排垃圾产生量的52.6%.  相似文献   
124.
钦州湾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2009年1—11月对广西钦州典型养殖海湾——钦州湾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Chl-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4个季节航次的调查,分析了该海湾Chl-a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海水Chl-a浓度周年变化在0.83~32.5 mg·m-3之间,平均为5.39 mg·m-3;Chl-a浓度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是92.3~1494.5 mg·m-2·d-1(以C计,下同),平均为425.1 mg·m-2·d-1;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夏季冬季秋季春季.钦州湾Chl-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在春、夏、冬季呈现内湾和三娘湾海区高、钦州港海区低的分布特征,秋季出现相反的特征.相关分析显示,钦州湾Chl-a与水温、盐度和氨氮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总体来看,陆源输入的营养盐及贝类养殖活动是影响Chl-a和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5.
化学药剂费用过高以及磷酸盐元素的消耗和化学污泥的利用问题是阻碍磷酸铵镁结晶技术应用推广的难题之一,磷酸铵镁热解产物循环技术可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叙述了磷酸铵镁热解产物沉氨机理,磷酸铵镁热解影响因素以及热解产物沉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并阐述了磷酸铵镁热解产物循环过程中带来的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大直径、薄壁管道的载荷条件复杂,对其进行强度校核和稳定性分析非常必要。本文采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对某电厂余热利用工程引接的汽轮机排汽管道进行了强度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ANSYS 有限元分析方法与 CAESAR II 软件相比,能更准确地反应管系局部应力分布情况,对大直径薄壁管道的优化设计及安全校验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7.
不同添加剂对铅冶炼污染土壤中铅、镉稳定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研究铅冶炼形成的重金属复合污染石灰性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方法,在污染土壤(Pb、Cd含量分别为2337和21.4mg·kg-1)中分别加入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石灰、盐酸、磷酸,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cv.Rainbow)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石灰显著降低了土壤中DTPA-Cd含量,但对DTPA-Pb含量无显著影响;加入盐酸显著增加了土壤DTPA-Cd含量,对DTPA-Pb含量无明显影响.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与盐酸配合、磷酸二氢钙和磷酸均显著降低了土壤DTPA-Pb(降低幅度为39.5%~47.8%)和DTPA-Cd含量(降低幅度为10.5%~19.4%)(p<0.05),且磷酸二氢钾和盐酸配合处理与单独加入磷酸二氢钾处理相比,土壤DTPA-Pb含量下降了12.6%(p<0.05).磷酸二氢钾和盐酸配合处理土壤的Olsen-P含量和pH均显著低于单独加入磷酸二氢钾处理.加入石灰和盐酸处理的植物产量显著低于除对照外的其它处理,其余处理地上部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00%~140%.加入盐酸显著增加了植物地上部镉含量,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植物地上部铅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28.
设计了不同原料配比的沼渣堆肥试验,研究堆肥微生境因子对沼渣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DOM)稳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堆肥过程中,原料配比不同导致堆肥理化性质不同,细菌群落多样性各异。沼渣为5.85 kg、猪粪为8.490 kg、鸡粪为8.190 kg的原料配比最有利于沼渣堆肥的DOM稳定化。用DOM的光谱学指标表征的稳定化程度,总体与微生境因子pH、种子发芽指数(GI)、香农指数(SWI)具有正相关性,与微生境因子氨氮(AN)具有负相关性,其中GI对DOM光谱学指标方差贡献率最大,是影响DOM稳定化的关键微生境因子。pH、AN通过影响GI间接作用于DOM稳定化。SWI在堆肥过程中对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升高具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升高pH、GI、SWI,降低AN可加速腐殖质向腐殖酸转化,达到促进沼渣堆肥稳定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9.
北京玉渊潭水相、悬浮物和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北京玉渊潭水相、悬浮物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结果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中PAHs的含量分别为164.0~230.6ng/L和132.5~890.8ng/L.悬浮物和沉积物中PAHs含量分别为47.5~75.3ng/L和475.3~954.7ng/g,沉积物中PAHs含量与清淤前相比有很大的降低.水样和悬浮物中PAHs以低分子量的为主,而在沉积物中高分子量的PAHs占有较高比例.水相、悬浮物和沉积物三者之间PAHs含量的分析表明,水相和悬浮物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与有机质的含量有很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PAHs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热裂解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0.
城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质浓度不断攀升,其中有机酸为重要成分之一.通过PUF膜收集大气颗粒物干沉降,采取溶剂提取、衍生化和GC-MS分析,对2007年12月~2008年11月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天津、唐山、保定的大气颗粒物干沉降中一元脂肪酸含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干沉降中可检出所有C10~C24的烷酸,以及油酸、亚油酸和桐油酸3种烯酸.干沉降量最大的是正十六烷酸,其次为正十八烷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年均干沉降量最大的城市为北京,其次是保定、唐山、天津,沉降量分别为0.32、0.25、0.16和0.12 kg.(hm2.a)-1.北京一元脂肪酸的平均日沉降量最大值出现在8~9月,达262.43μg.(m2.d)-1;4~5月次高,为130.98μg.(m2.d)-1;天津市最高值出现在4~5月,为66.04μg.(m2.d)-1;唐山出现在2~3月,为73.62μg.(m2.d)-1;保定出现在4~5月,为173.28μg.(m2.d)-1.源解析显示,京津冀四城市的一元脂肪酸的年度干沉降以机动车排放源最为重要,其次为微生物源和餐饮源,秋季北京大气餐饮源排放脂肪酸量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