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4篇 |
免费 | 718篇 |
国内免费 | 158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00篇 |
废物处理 | 55篇 |
环保管理 | 308篇 |
综合类 | 3461篇 |
基础理论 | 565篇 |
污染及防治 | 287篇 |
评价与监测 | 193篇 |
社会与环境 | 266篇 |
灾害及防治 | 2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55篇 |
2022年 | 293篇 |
2021年 | 313篇 |
2020年 | 402篇 |
2019年 | 266篇 |
2018年 | 238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258篇 |
2015年 | 248篇 |
2014年 | 254篇 |
2013年 | 291篇 |
2012年 | 365篇 |
2011年 | 329篇 |
2010年 | 342篇 |
2009年 | 301篇 |
2008年 | 283篇 |
2007年 | 301篇 |
2006年 | 287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166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71.
为了解决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液作为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外加碳源时引发的黏性污泥膨胀问题,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以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液为进水碳源,对黏性膨胀污泥的沉降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值为300~350 mg·L−1时,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污泥容积指数(SVI)逐渐升高,最终达到540 mL·g−1,此时发生污泥黏性膨胀现象;黏性膨胀污泥表面负电荷由0.62 mV累积到29.49 mV,相对疏水性(RH)从44%下降至19%,污泥容积指数(SVI)与Zeta电位、相对疏水性(RH)呈负相关(R2分别为0.837 71和0.678 54),与污泥粒径不相关;胞外聚合物总量从31 mg·g−1提高至39 mg·g−1,但LB-EPS/TB-EPS的比例从0.92增加至2.92;与TB-EPS相比较,LB-EPS与污泥容积指数(SVI)、Zeta电位、相对疏水性(RH)具有显著相关性(R2分别为0.892 88、0.885 29和0.776 68)。以上结果揭示了以发酵液为碳源引发的黏性膨胀污泥特性的变化规律,可为实际工程中以发酵液为碳源的黏性污泥膨胀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2.
随着我国对VOCs监测控制的持续推进,VOCs标准气体的配套应用及其管理思路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挑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VOCs类标准气体对涉VOCs企业污染物监测和管理支撑的现状,指出了VOCs监测管理中对标准气体的应用要求尚待细化、已有VOCs标准气体应用不够充分、VOCs标准气体对排放标准实施的精准支撑作用不足等问题。在探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细化VOCs排放监测对标准气体应用要求、加强企业自行监测中VOCs标准气体的应用指导、加强短缺标准气体的研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3.
本研究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来测定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中四溴双酚 A(TBBPA)的方法。该化合物通过超声波辅助萃取,溶剂选择V(丙酮)﹕V(正己烷)=1﹕1或乙酸乙酯;净化柱选择酸化的氟罗里硅土和无水硫酸钠混合物或CleanertC18-SPE进行净化;净化液浓缩后经衍生反应,衍生试剂选用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和含1%的三甲基氯硅烷(TMCS)。该方法测定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中TBBPA的检出限为(S/N=3)0.1μg·kg^-1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92.7%(n=5),重现性RSD为2.52%(n=5);线性范围是20~400μg·kg^-1相关系数0.999。该方法用于调查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中四溴双酚A,范围值为5.17~218.00μg·kg^-1其周围农田土壤中四溴双酚A,范围值为0.312~4.170μg·kg^-1 相似文献
174.
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ICC 8012发酵鲜芭蕉芋生产丁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粮作物鲜芭蕉芋为原料,利用丙酮丁醇梭菌CICC 8012发酵生产丁醇.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D),选取初始糖浓度、接种量、中性红、乙酸铵为主要影响因素,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以丁醇产量为响应值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求解得到:初始糖浓度62.25 g/L,接种量为10.81%,中性红为0.81 g/L,乙酸铵为0.574 g/L时,最终的丁醇产量为12.83 g/L.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丁醇发酵产量达到12.73 g/L,证明了模型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75.
于2008年2、5、8及11月对珠江口进行了水、沉积物和生物体As含量的调查,分析其分布特征以及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水体中As含量平均值为2.88μg·L-1,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11月份显著高于其它3个月份(P <0.05)。全年珠江口水体八个河口在地域分布上As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虎门、鸡啼门、磨刀门、崖门、洪沥门、蕉门、横门、虎跳门。表层沉积物As含量平均值为38.73 mg·kg-1,沉积物中As含量均超过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但均未超三类标准。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横门含量最高,为(70.5±2.0) mg·kg-1,显著高于其它7个口门(P <0.05),而其它7个口门差异不显著。各口门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横门、洪沥门、鸡啼门、虎门、崖门、磨刀门、虎跳门、蕉门。表层沉积物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与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评价结果一致,横门为中等污染水平,其余站点均为低污染水平。采集代表性生物样品,其中11种鱼类As平均含量为0.587 mg·kg-1,部分受检鱼类超出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超标率为37.8%,肉食性鱼类平均含量要略低于杂食性鱼类,但不同食性和不同生活水层的鱼类As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受检生物样品虾的含量为0.314 mg·kg-1,符合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与历年比较发现珠江口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As含量有上升的趋势,与其它河口相比较发现珠江口As污染在对比的河口和海湾中受污染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6.
2019年秋季在珠三角典型沿海城市珠海观测到一次中重度污染过程,本文对此次过程的污染特征、形成机制和来源进行了研究.通过 采集PM2.5样品,分析了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等化学组分的浓度水平和污染特征;进一步结合污染过程中的不利天气形势、72 h后向气流轨迹及PM2.5的潜在源贡献因子(W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WCWT)等方法分析了污染的形成机制和来源.结果表明,有机物(OM)是污染时期PM2.5中增长最快的组分,其次是占WSIIs约82.46%的SO42-、NO3-和NH4+(SNA). NO3-/SO42-均值为0.20,表明珠海以固定源污染为主;硫氧化率(SOR)均值为0.65,氮氧化率(NOR)均值为0.08,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可能是 造成珠海比中国其他城市SOR偏高而NOR偏低的原因.在污染时段,二次有机碳(SOC)明显增加,WSOC/SOC随污染物的升高而降低并趋近于1,因此, 污染时期的WSOC可能主要是二次生成的.副高控制型、台风外围型和高压出海型等天气形势控制着整个珠三角地区时,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使污染加剧.后向气流轨迹分析表明,污染时期的气团轨迹主要来自于高污染的内陆地区,这可能是造成此次污染形成的重要原因和来源.WPSCF和WCWT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江西、广东等内陆地区,因此,珠海在控制本地排放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上风向临近省市的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77.
178.
Jianzhang Sun Baoyu Gao Yuanxia Luo Moxi Xue Xing Xu Qinyan Yue Yan W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8,12(3):11
179.
Enhancement of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by tissue specific co-expression of iaaM and ACC deaminase genes in pla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erobic riboflavin (Rf)-sensitized photodegradation of the endocrine disruptor 4,4'-isopropylidenebisphenol (bisphenol A, BPA), and of the related compounds 4,4'-isopropylidenebis(2,6-dibromophenol) and 4,4'-isopropylidenebis(2,6-dimethylphenol) has been studied in water and water-methanol mixtures through visible-light continuous photolysis, polarographic detection of oxygen uptake, stationary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ime-resolved near-IR phosphorescence detection and laser flash photolysis techniques. Bisphenols (BPs) quench excited singlet and triplet states of Rf, with rate constants close to the diffusion limit. BPs and dissolved molecular oxygen, employed in similar concentrations, competitively quench triplet excited Rf. As a consequence, superoxide radical anion and singlet molecular oxygen (O(2)((1)Delta(g))) are produced by electron- and energy-transfer processes, respectively, as demonstrated by auxiliary experiments employing selective quenchers of both oxidative species and the exclusive O(2)((1)Delta(g)) generator Rose Bengal. As a global result,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Rf is retarded, whereas BPs are degraded, mainly by an O(2)((1)Delta(g))-mediated mechanism, which constitutes a relatively efficient process in the case of BPA. Oxidation, dimerization and fragmentation product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photooxidation of BPA. Results indicate that BPs in natural waters can undergo spontaneous photodegradation und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dequate photosensitizers.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