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0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1234篇
安全科学   480篇
废物处理   179篇
环保管理   344篇
综合类   2500篇
基础理论   63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74篇
评价与监测   213篇
社会与环境   213篇
灾害及防治   19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快速扩展使农用地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从经济机制上防止土地过度非农化尤为重要.该文对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过程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建立了价值损失估算方法,并以江汉平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单纯的市场机制没有考虑土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无法实现土地资源最佳配置,非农化规模偏大;土地非农化生态价值损失巨大,1987-2010年江汉平原因此累计损失73 692.11万元,人均承担49.25元;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价值损失强度有所差异,每公顷的自然保留地、水域、林地、草地、耕地非农化价值损失分别为2.459 8万元/a,2.036 7万元/a,1.262 9万元/a,0.524 1万元/a,0.354 8万元/a.文章认为,发展与保护始终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必然要面对的难题,土地非农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一个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减少和消亡的过程.土地非农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生态效益损失巨大,可能会导致总效益净减.土地过度非农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市场体系仅部分考虑了土地的经济、社会功能,而几乎完全没有考虑其生态价值导致的.作为一类负外部性,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生态价值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遏制,快速增长的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将使农地保护面临巨大威胁,这需要将生态价值纳入土地价值体系,计入征地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行土地价格体系的合理性,防止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减少生态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992.
以在湘江中下游发生的跨多市的油污染事故为例,详细阐述了对该污染事故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包括基本情况介绍、应急响应、应急监测方案编制、应急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等内容;并针对该类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进行了管理和技术经验总结,包括强调多部门联合处置的必要性,摆正应急监测在应急中的正确位置,应急监测时信息流转通畅的关键作用,妥善开展应急处置的重要性以及明确应急处置责任主体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3.
明确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及转化过程对地下水氮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滇池周边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现状及来源,于2020年雨季(10月)和2021年旱季(4月)在滇池周边共采集73个浅层地下水样,运用水化学和氮氧同位素(δ15N-NO3-δ18O-NO3-)识别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空间分布、来源及转化过程,并结合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定量评价不同来源氮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的贡献.结果表明,旱季浅层地下水中有40.5%的采样点ρ(NO3--N)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Ⅲ类水质规定的20 mg·L-1,雨季超过47.2%的采样点ρ(NO3--N)超过20 mg·L-1.氮氧同位素和SIAR模型分析结果证明了土壤有机氮、化肥氮、粪肥和污水氮是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以上氮源对旱季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的贡献率分别为13.9%、11.8%和66.5%,对雨季的贡献率分别为33.7%、31.1%和25.9%,而大气氮沉降贡献率仅为8.5%,对该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来源贡献较小.硝化作用是旱季浅层地下水中硝态氮转化的主导过程,雨季以反硝化作用为主,且反硝化作用雨季比旱季明显.  相似文献   
994.
罗会龙  陈娟  张云慧  袁贝  杨宾  张昊  杜平 《环境科学》2022,43(6):3315-3327
研究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化学组成和特征差异对理解改良剂对Cd的稳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改良剂被广泛应用于受污染农田以缓解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的累积,但改良剂调控下土壤DOM的光谱特征却鲜见报道.采集南方典型Cd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三大类改良剂(有机类、无机类和石灰类,共11种)进行水稻种植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土壤DOM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比分析了不同改良剂调控下根际土壤DOM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石灰类改良剂提高土壤pH,促进土壤固相中有机质的溶解,从而显著提高了土壤DOM的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有机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相对分子量和新生自生源贡献率,无机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芳香性和疏水性组分,石灰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显色组分和腐殖化程度.通过PARAFAC分析和OpenFluor数据库验证,解析出了4个荧光组分C1(255/465)、 C2(325/400)、 C3(275/390)和C4(240/460),均为类腐殖质.两种光谱相互印证,表明土壤DOM来源以陆源输入的类腐殖质为主.相关...  相似文献   
995.
Due to ever-increasing state and federal regulations, the future use of fumigants is predicted on reducing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while offering sufficient pestcontrol efficacy.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a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an integrated tool is needed to simultaneously predict fumigant movement and pest control without having to conduct elaborate and costly experim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i) to present a two-dimensional (2-D)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cribe both fumigant movement and pestcontrol and (ii) to evaluate the model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results. Both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predict methyl iodide (MeI) transport and fate. To predict pest control efficacy, the concentration-time index (CT) was defined and a two-parameter logistic survival model was used. Dose-response curves wer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for MeI against three types of pests (barnyardgrass [Echinochloa crus-galli] seed, citrus nematode [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 and fungi [Fusarium oxysporum]). Methyl iodide transport and pest control measurements collected from a 2-D experiimental system (60 by 60 cm) were used to test the model. Methyl iodide volatilization rates and soil gas-phase concentrations over time were accurately simulated by the model. The mass balanc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fraction of MeI degrading in the soil was underestimated when determined by the appearance of iodide concentr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24 h of MeI fumigation in the 2-D soil chamber, fungal population was not suppressed; > 90% of citrus nematodes were killed; and barnyardgrass seeds within 20-cm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were affected.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ed results. The model accurately estimated the MeI movement and control of various pests and is a powerful tool to evaluate pesticides in terms of their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est control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996.
铀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立  梁斌  周敏娟 《四川环境》2011,30(1):21-25
以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区涪江河谷两岸广泛分布的第四系中更新统亚粘土为对象,用动态法测定了铀在该土壤中的平衡吸附量,为极低放废物的处置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了流速、土壤粒度及铀溶液初始浓度对土壤吸附铀的影响,并用常用的吸附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土壤粒度小的平衡吸附量较大;流速越小、平衡吸附量越大;铀溶液的初始浓度越大,平衡吸附量越大;在用动力学方程拟合时,E lovich方程的拟合度最好;该土壤对铀的最大吸附率为61.1%,吸附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997.
比较FDS和FLUENT在池火灾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辐射是池火灾燃烧的主要危害之一,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设施损坏。油罐火灾是典型的池火灾。本文通过对无风情况下油罐火灾火焰形状进行理论模型分析,建立了各自的物理模型和几何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和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无风情况下池火灾对周围大气环境的热辐射强度进行模拟,得到了火焰周围入射热流密度分布图,运用软件Statistica拟合得出热辐射强度与距离火焰中心的水平距离的对应关系,分别计算出轻伤半径区域下的最小安全距离。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池火灾经验模型进行比较,发现FDS辐射强度结果与经验模型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了利用这两种模型模拟油罐火灾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提出了运用FDS软件模型模拟油罐火灾时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8.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面对当前的腐败,究其原因除了腐败本身具有的顽固性尚未得到根本遇制外,缺少科学的廉政考核体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我国公务员康政概念开始,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的测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不断进行制度和方法的创新,不断完善我国公务员康政考核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99.
随着乌昌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剧增,对环境造成直接和潜在威胁。通过对乌昌地区城镇污水处理现状,昌吉州人工防护林建设状况分析,结合防护林用水量及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探讨城镇污水处理的全新模式,从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做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新形势下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斌 《青海环境》2011,21(1):33-35
环保宣传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的作用。文章立足宣传活动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环保宣传活动的变化及意义,探讨了新形势下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途径,指出环保宣教部门只有做好宣传活动的定位、策划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从而达到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