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343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为更全面准确识别管道风险,提高管道运行的安全水平,用尖锥网络分析法(Cone-ANP),从管道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管道完整性风险评价体系构成,构建风险评价指标的Cone-ANP结构并求取各指标权重,最后将其结果与传统ANP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管道风险因素存在于管道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监督力度和高后果区识别是影响管道完整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在全生命周期视角下,腐蚀所占权重较低。用Cone-ANP法求取的管道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更为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52.
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分区及其气象干旱时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61~2015年逐月降水格点数据,首先通过系统聚类法对长江中下游流域进行降水分区,然后以标准化降水指数为指标,结合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流域各亚区气象干旱的时间演变规律及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可将长江中下游流域分为6个降水亚区,即:大巴山地农业区(Ⅰ)、湘鄂贵渝山地农业区(Ⅱ)、鄂中东平原农业区(Ⅲ)、湘赣平原丘陵农业区(Ⅳ)、鄱阳湖平原农业区(Ⅴ)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农业区(Ⅵ)。(2)不同降水亚区干湿事件交替过程存在差异,Ⅵ区与其它亚区差异较大,Ⅱ区、Ⅳ区和Ⅴ区的干湿事件具有相似的时间演变模式;除Ⅵ区外,2000年后其它降水亚区干旱发生频率增加明显。(3)不同降水亚区气象干旱的第一主周期存在差异,北部(Ⅰ区、Ⅲ区、Ⅵ区)和南部(Ⅱ区、Ⅳ区、Ⅴ区)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但各气候亚区大都显示出3.5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各亚区气象干旱驱动因素的解释、干旱监测计划的制定、水资源的管理和旱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南方极端冰雪气候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极端冰雪天气,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使得南方冰雪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研究南方冰雪气候和地质灾害的关系,本文首先以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省份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极端冰雪气候的特征;然后以典型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为依据,总结了南方极端冰雪气候诱发地质灾害的特征;最后探讨了南方极端冰雪气候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南方极端冰雪气候具有低温时间短、多次复杂雨雪过程的特点,仅在地表5cm以内形成短时冻土,地表冻土层易发生反复冻融,冰雪后融冰时间短,容易形成集中地表径流;②地表冰冻所产生的冻胀力一般不直接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但融冰期间的反复冻融和融水入渗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因;③我国南方极端冰雪条件下地质灾害成生的地质环境背景为山地丘陵区、地质构造复杂、雨(雪)量充沛以及斜坡表层岩土体结构松散且力学性质差。本研究对我国南方冰雪气候下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及其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4.
分析了某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汽缸缸体断裂的原因。宏观和微观观察表明,缸体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疲劳起源于缸体与缸头连接螺纹的起始处,晶间腐蚀是导致疲劳断裂的直接原因。能谱分析表明疲劳源区的腐蚀元素是氧,属于大气腐蚀。分析认为腐蚀发生于发动机长期存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5.
针对煤气化废水的特点,通过投加Fe3 、PO43-的方法来强化多阶段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的能力,不加Fe3 、PO43-时,CODcr总去除率为78 88%,出水CODcr仍高达931mg/l,当投加Fe3 、PO43-后,出水CODcr降到245mg/l,去除率达到93 93%。  相似文献   
156.
改性活性炭纤维对含乙醇有机废气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以及表面基团和形态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提高活性炭纤维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为出发点,采用无机盐浸渍及二次热处理方法对ACF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前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为376mg/g,经过无机盐浸渍并二次热处理改性的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达到了516mg/g,穿透时间也由改性前的30min延长到了80min。结果表明,无机盐浸渍和二次热处理改变了ACF表面基团和形态,从而提高了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7.
hate would formed into middle molecular weight substances during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58.
西山乳泉是广西桂平市的著名旅游景点,因其优良的水质和间歇性“喷乳”的神秘色彩而闻名.本文主要从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化学特征和环境同位素等方面研究了西山乳泉的水文地质特征和补给来源,以及形成“喷乳”奇观的可能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西山乳泉为一侵蚀下降泉,出露于花岗岩崩塌体及坡积物含水层中;西山乳泉“喷乳”的原因与当地茂密的植被、独特的花岗岩构造、温暖湿润的气候等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9.
纳米磁流体及其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简要讨论水体油污染严重,保护水资源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基于纳米科学技术的新型材料纳米磁流体的制备、性质及其重要应用。重点讨论纳米磁流体在水体油污染治理中急待深入开展的研究内容及其在水资源保护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0.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催化超临界水氧化DDNP废水试验,考察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对氧化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以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作为网络模型的输入层,COD去除率作为输出层的双隐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废水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