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01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31.
褚润  陈年来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8):3375-3382
叶绿素荧光是光合作用的探针,可反映光合机构内一系列重要的调节过程.本文在露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UV-B辐照强度(对照:168μW·cm~2,低强度:210μW·cm~2,高强度:252μW·cm~2)对芦苇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探讨了芦苇光合生理对UV-B辐射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相比,UV-B辐射增强对芦苇叶片表观造成一定的损伤,且随辐射梯度增大,损伤加剧.与自然光照相比,低辐射初期可促进芦苇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大,但随辐射时间延长抑制作用显现;高辐射下,芦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降低.与自然光照相比,低辐射前期,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变化,随辐照时间延长,Fo、NPQ增高,Fm、Fv/Fm与Fv/Fo显著降低,ΦPSII值、q P降低.高辐射可显著增大Fo、NPQ,显著降低Fm、Fv/Fm、Fv/Fo、ΦPSII,降低q P.试验结束时,处理组NPQ均低于对照,且随辐射梯度增大,下降幅度加剧.UV-B辐射对PSII的破坏作用随辐射强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32.
民用燃煤排放分级颗粒物中碳组分排放因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是全球碳质气溶胶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民用燃煤排放占有很大的比重.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碳气溶胶排放清单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室内模拟燃烧实验和稀释通道采样系统,采用FA-3型9级撞击采样器采集了3种蜂窝煤(考虑明烧和闷烧)和包括烟煤与褐煤在内的4种块煤燃烧排放的九级粒径颗粒物,采用热光法分析了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计算得到排放因子.结果表明:(1)对于蜂窝煤的明烧与闷烧,PM2.1中OC排放因子分别为0.07g·kg~(-1)和0.10 g·kg~(-1),EC的排放因子为0.002 g·kg~(-1)和0.001 g·kg~(-1);闷烧排放的有机碳颗粒物高于明烧;元素碳排放因子低于明烧.块煤排放PM2.1中OC与EC排放因子分别是1.4 g·kg~(-1)和0.02 g·kg~(-1),高出蜂窝煤排放一个数量级.(2)粒径分析结果表明,民用煤燃烧排放的颗粒物及其载带的碳组分集中在细颗粒物上,碳组分的质量中值粒径均小于2.5μm,总碳(OC+EC)的排放因子粒径分布表明蜂窝煤燃烧排放的碳组分富集于≤0.43μm粒径段,块煤富集于0.43~0.65μm粒径段.  相似文献   
333.
无色硫细菌氧化SRB还原硫酸盐产物硫化氢生成单质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人工合成含硫化物废水作为进水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小试规模的逆流式和顺流式好氧CSB(无色硫细菌 )生物膜反应器 ,在常温 ( 1 7℃~2 2℃ )、HRT为 2 6min、进水pH为 7.0和对反应器中pH不进行控制的条件下 ,研究了利用CSB将水中硫化物转化成单质硫的可行性及条件。实验表明 :为达到硫的最大回收率 ,在硫化物低负荷(NS <6 .1kg/ (m3 ·d) )时建议采用顺流式 ,高负荷 (NS>6 .1kg/ (m3 ·d) )时采用逆流式 ;反应器内的最佳DO值与进水硫化物容积负荷呈线性关系 ,出水pH值和出水pH值的升高值与硫的回收率呈线性关系。此外还研究了反冲洗对生物脱硫效果的影响及尾气中H2 S的生物去除  相似文献   
334.
文章阐述分析了阿油槽地区岩溶塌陷的水文地质背景,对该地区产生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诱发因素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具体情况提出了岩溶防治及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35.
ACF表面化学官能团对影响脱硫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纤维(ACF)作为第三代活性炭,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吸附剂和催化剂。它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对烟气中的SO2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催化氧化作用,因此作为烟气脱硫方面极具前景的催化剂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以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PAN-ACF)为代表,主要深入探讨了ACF表面化学官能团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6.
建筑与工业和交通并列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同时,建筑也是碳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领域,控制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和优先领域。设计和建造低碳建筑是控制建筑领域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欧洲各国正研究制定低碳或零碳建筑的法定标准,美国也在推行建筑零能源账单计划。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6年又推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目前尚没有低碳建筑标准。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大量绿色建筑标准、节能建筑标准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低碳建筑的含义,然后基于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利用等10个方面,选取了42项指标,研究制定了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的低碳建筑评价标准。本文认为,低碳建筑是指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至少低于依照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的参照建筑的建筑。建设低碳建筑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二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比例。构建低碳建筑标准,首先要超越现行的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覆盖范围要更广,标准要求要更高;其次,要强调建筑本体节能优先,突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体形系数等设计要求;再次,要强调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利用,鼓励安装储能和能源输出设施,建设"零碳建筑"和"负碳建筑";最后,要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针对建筑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控制和评价方法,增强标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文建议以本标准为参考尽快制定国家低碳建筑标准,制定低碳建筑的量化评价与考核方法,并将低碳建筑纳入国家政策支持范围。  相似文献   
337.
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分别是太湖中最为常见的蓝藻和绿藻.微囊藻在湖泊中形成优势是微囊藻水华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模拟太湖水的竞争实验(ρ(磷)分别为0.012,0.112,0.412和1.612 mg/L)中,四尾栅藻均形成优势,而且在稳定期时pH达到10以上.但用0.04 mol/L HCl将pH都降到5.8后,2种藻的增殖都出现明显的变化,在ρ(磷)低于0.412 mg/L时,四尾栅藻优势变得更加明显;而在ρ(磷)为1.612 mg/L时,铜绿微囊藻则形成优势.说明pH对蓝藻和绿藻竞争的影响在不同ρ(磷)的水体中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38.
高压电晕与臭氧联用降解对硝基苯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和电晕的高能量降解有毒有害大分子为较低毒性的小分子,以提高可生化性.在pH8~9的条件下,高压电晕与臭氧联用处理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30min,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为96.8%,TOC的降解率为38.6%.设计了先电晕后臭氧、先臭氧后电晕分别处理和电晕与臭氧联用处理3种实验方案,结果表明:电晕与臭氧联用处理效率要高于分别处理效率,电晕与臭氧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降解含苯环的大分子效率高,对降解直链分子的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39.
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两个概念的比较,阐明了二者的异同和在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将二者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40.
大气微生物对人类危害不仅与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种类有关,而且大气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尺度大小及其分布特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兰州市城关区选取不同环境功能区对其室外大气微生物气溶胶粒径(D,μm)大小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功能区大气细菌、霉菌和放线菌气溶胶粒度分布特征存在季节性分布差异,其中大气细菌气溶胶粒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