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979篇
安全科学   242篇
废物处理   137篇
环保管理   209篇
综合类   1608篇
基础理论   457篇
污染及防治   739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养殖鱼塘底泥微生物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开  吴佳佳  朱诚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0):3649-3655
针对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滥用引起微生物耐药基因污染的现象,本实验以杭州市某水产养殖区底泥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底泥样品中抗生素含量,并从其中分离出74株可培养细菌.采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中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和整合子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tet A(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未被检出外,其余3种耐药基因及整合子基因均被检出,其中qnr S(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50.00%.另外,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技术将分离菌株鉴定为12个属、19个种,包括环境中多种常见土著细菌及部分致病菌,其中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数量最多(29株),占分离菌株的39.19%.掌握水产养殖区中ARGs的污染现状,对控制其传播、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微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2.
我最早的一张照片是站在母亲身旁照的。母亲抱着四弟,我穿着有褶皱的棉袍,一只袖口露着镯子,一只手搭在母亲的腿上,面部表情凝重而又满足,显得对母亲十分依恋。母亲穿着带有暗花的夹袍,留着披肩长发,面带微笑。幼年的我,脸庞十分像母亲。这张照片应拍摄于1944年早春,当时我三岁多。  相似文献   
153.
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电沉积法制备了Ti/PbO2和Ti/MnO2/PbO22种电极.采用SEM、XRD和XPS等分析方法表征了电极的形貌、元素组成及元素化学态,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所制备电极的析氧极化曲线和电催化活性以及Ti/MnO2/PbO2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研究结果表明,Ti/MnO2/PbO2电极的稳定性、使用寿命、析氧电位和电催化活性较Ti/PbO2电极都有所提高,并且罗丹明B在Ti/MnO2/PbO2电极上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析氧反应区,且反应不可逆.  相似文献   
154.
活性污泥对甲醛废水的净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微生物法处理低浓度甲醛废水达标排放是比较经济的方法之一.在研究中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考察了曝气时间、进水甲醛浓度、进水 pH 和水温对微生物净化低浓度甲醛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活性污泥对甲醛的去除率增大.进水甲醛浓度在 40~120 mg/L 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甲醛污泥负荷增加,微生物对甲醛的降解速率增加,但对甲醛的去除率降低.活性污泥在 pH 为 5~7 的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中对甲醛的降解速率较高.在15~35℃范围内,污泥对废水中甲醛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微生物对甲醛的降解速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55.
利用MgSO4·7H2O和Na2HPO4·12H2O作为试验药剂,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优化试验,对化学沉淀法处理甲胺生产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9.4、反应时间15 min、搅拌速度150 r/min、Mg:N(摩尔比值)=1.1、P:N(摩尔比值)=1.0时,化学沉淀法处理300 mL甲胺生产废水,氨氮去除率维持在92%以上,COD去除率可达37%以上.同时为验证工艺条件适应性和沉淀物(MgNH4PO4)作为农作物肥料使用的价值性,对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沉淀物进行研究.与MgNH4PO4纯度为100%相比,沉淀物MgNH4PO4纯度达到86%以上.因此,化学沉淀法处理氨氮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得到的MgNH4PO4含有较高N、P,可以用作农作物肥料.  相似文献   
156.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wine manure represents a potential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such as odor emissions and removal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However, there are concerns relative to the stability of this process when swine manure is the sole substrate. In this study, the potential of biogas production from swine manure as the sole substrate under thermophilic (50 degrees C)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laboratory, to determine whether separation of urine and feces as part of the waste collection process would benefit anaerobic digestion. Effluent from a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was used as the inoculum for batch tests, in which the substrate contained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urine (urine-free, as-excreted urine-to-feces ratio and double the as-excreted urine-to-feces ratio). Inocula were acclimated to these same urine-to-feces ratios to determine methane production. Results show that both urine-free and as-excreted substrates were not inhibitory to anaerobic inocula. Anaerobic microorganisms can be readily acclimated to substrate with double the as-excreted urine concentration, which containe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up to 7.20 g/L. Cumulative methane production reached similar levels in the batch tests, regardless of the substrate urine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57.
沼泽红假单胞菌W12对活性黑5的厌氧脱色和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处理印染废水的厌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MBBR)中分离到一株具有高效脱色活性的沼泽红假单胞菌W12。经实验确定W12对活性黑5(reactive black 5,RB5)脱色的适宜条件为:pH<10;有光照;谷氨酸盐或乳酸盐作为碳源,当乳酸钠为碳源时浓度应>500 mg/L;盐度不超过5%;RB5浓度不大于700 mg/L。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表明,RB5的脱色和降解过程生成芳香胺类化合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降解。此外发现,RB5诱导生成的胞外代谢物能提高W12的脱色活性。  相似文献   
158.
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处理2,4,6-三氯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6-三氯酚(2,4,6-TCP)进行降解研究。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可以有效降解2,4,6-TCP,Fe0与厌氧微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处理2,4,6-TCP的最优条件为:微生物接种量0.434 g VSS/L,Fe0投加量15 g/L,体系初始pH值7.0~8.0。  相似文献   
159.
Pb/Zn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生物浸出-盐浸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温嗜热菌对某铅锌冶炼废渣进行生物浸出盐浸处理研究,并根据国家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方法(HJ/T299-2007)对盐浸后余渣进行毒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pH 1.5、温度65℃、矿浆浓度5%的优化条件下生物浸出3 d后,废渣中Cu、In、Ga和Zn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1.5%、91.8%、84.9%和93.4%;盐浸生物浸出渣,其浸出液中Ag、Pb浓度分别为7.6和247.5 mg/L,可从废渣中有效回收Cu、In、Ga、Zn、Ag和Pb。生物浸出盐浸处理后余渣约为原渣量的70%;毒性分析浸出液中重金属元素Ag、As、Cd、Cu、Pb和Zn浓度分别为2~3.5、2~3、0.3~0.5、30~50、2~4、20~60 mg/L,低于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2007)。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针对冶炼废渣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生物浸出盐浸联用工艺。  相似文献   
160.
西藏冰湖溃决主要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西藏是我国冰湖分布最多的地区。冰湖常发生溃决,其中最典型是终碛冰湖的溃决。冰湖溃决所导致的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强、频率低、洪峰高、流量大、流量过程暴涨暴落和破坏力强及灾害波及范围广等特点。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今,已查明西藏15个冰川终碛湖至少发生过18次溃决。通过对这些溃决事件的分析,探讨了终碛湖溃决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该事件的发生与气候变化,特别是与气候异常年份有显著的对应关系。结合近年冰湖分布和变化资料,讨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分析了溃决洪水过程和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