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27篇 |
免费 | 673篇 |
国内免费 | 178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24篇 |
废物处理 | 339篇 |
环保管理 | 466篇 |
综合类 | 3237篇 |
基础理论 | 1120篇 |
污染及防治 | 2016篇 |
评价与监测 | 229篇 |
社会与环境 | 223篇 |
灾害及防治 | 2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176篇 |
2022年 | 330篇 |
2021年 | 289篇 |
2020年 | 228篇 |
2019年 | 208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294篇 |
2016年 | 313篇 |
2015年 | 377篇 |
2014年 | 492篇 |
2013年 | 526篇 |
2012年 | 469篇 |
2011年 | 508篇 |
2010年 | 377篇 |
2009年 | 359篇 |
2008年 | 462篇 |
2007年 | 335篇 |
2006年 | 320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38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67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112篇 |
1995年 | 92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第三方物流与企业合作从双边合作发展到多边合作,从闭环供应链发展到绿色供应链再到低碳供应链,第三方物流所起的作用愈发重要。通过对低碳供应链中第三方物流发展路径的研究,提出第三方物流的创新发展路径和联盟发展路径,其中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创新模式采取多主体开放式创新;联盟发展包括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横向联盟整合多种功能型物流服务功能,纵向联盟即第三方物流与低碳供应链多边联动以进行全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352.
由于兰州段夏季黄河水的浊度较高,直接影响了自来水厂的正常运行,而目前水厂所用工艺无法满足高浊度水的处理要求,因此,采用自主研究开发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水旋澄清池对黄河高浊度水进行了强化处理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点投药混合方式下,强化水旋澄清池可提高浊度的处理效果;若在投加无机絮凝剂PAC后,再投加有机絮凝剂PAM进行复配作用,不仅可降低无机絮凝剂的用量,节约制水成本,而且提高了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结果也表明该水旋澄清池技术能够推广应用于黄河高浊度水的强化处理工艺中。 相似文献
353.
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采用同济大学开发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闵行区2001~2005年间三大水系(即淀南片、淀北片及浦东片)的综合水质、综合水质按月变化情况、主干河流沿程变化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河道水动力、河道曝气复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完善污水管网、监测计划的前瞻性、修建护坡及绿化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54.
厌氧菌对硝基苯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条件下,以长期受硝基苯(NB)污染的化工厂排污口底泥和河道底泥混合为菌源,分离纯化出4株能厌氧降解硝基苯的细菌。其中菌株N-O在低温(10℃)条件下可以快速去除20 mg·L^-1的硝基苯。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底泥中分别接种10 mL·L^-1、20 mL·L^-1、30 mL·L^-1、40 mL·L^-1(菌悬液/处理溶液)N-O菌进行NB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接种30 mL·L^-1时,N-O菌对底泥中NB的降解效果明显,72h内达到了NB的完全去除;但是该菌对降解副产物苯胺(AN)几乎没有去除效果,寻求在厌氧环境下同步降解NB、AN的优势菌,将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355.
孙文华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8(2):43-44
依据国家防雷技术标准和石油行业标准,结合油田企业拱顶钢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现状,对拱顶钢油罐的防雷设计与安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6.
土壤蒸气抽排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并已被广泛应用的污染场址现场修复技术,它能经济高效地去除非饱和带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土壤和油污染物为例,进行了土壤二维抽排模拟实验,研究了气体抽排流量对去污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可知:在增加气体抽排流量的情况下,抽排气中挥发性较强的有机物质正戊烷(C5h12)浓度下降的很快,最终保存在较低的浓度水平。挥发性一般的正辛烷(C8h18)和挥发性较弱的正癸烷(C10h22)经过长时间的抽排后,污染物也得到了降低,但是最终保持在比较高的浓度水平。得出增加气体抽排流量可以使污染物去除速率大幅度提高,从而缩短了净化时间,获得很好的去污效果。同时对二维抽排模拟实验和一维抽排模拟实验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357.
358.
甲烷的转化在化工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战略意义,近年来涌现的氧化偶联制烯烃等多种新型化工工艺涉及高温条件的甲烷-纯氧等体系的混合与反应过程,明确甲烷高温自燃诱导与爆炸规律是实现工艺安全设计与运行的前提,然而相关研究与基础数据仍较为欠缺。通过利用基于快速压缩装置的高温高压燃爆测试系统开展甲烷-纯氧等典型混合体系的自燃诱导过程研究,同时基于GRI-Mech 3.0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随着温度/压力的增加及氧气含量的下降,混合体系自燃诱导时间均缩短;燃料气中加入乙烷或氢气则会大幅缩短自燃诱导过程。对于多个工艺过程中涉及的低氧含量体系率先开展了研究,得到了不同当量比及温度条件下的典型体系自燃诱导时间,同时考察了惰性气的加入对于自燃诱导过程的延长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甲烷自燃诱导机理,同时指导高温条件的甲烷转化工艺的本质安全化设计与爆炸防控。 相似文献
359.
360.
J. Sun Y. P. Li X. W. Zhuang S.W. Jin G. H. Huang R. F. Feng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18,23(4):553-578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ted simulation-based allocation modeling system (ISAMS) is developed for identifyi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e ISAMS incorporates global climate models (GCMs), a semi-distributed land use-based runoff process (SLURP) model, and a multistage interval-stochastic programming (MISP) approach within a general framework. The ISAMS can not only handle uncertainties expressed a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and interval values but also reveal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under different projections of GCMs. The ISAMS is then applied to the Kaidu-kongque watershed with cold ari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the largest inland watershed basin in China) for demonstrating its efficiency. Results reveal that different climate change models corresponding to various projections (e.g.,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would lead to changed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patterns. Variations in water availability and demand due to uncertainties could result in different water allocation targets and shortages. A variety of decision alternatives about water allocations adaptive to climate change are generated under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global climate models and ecological water release plan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nderstanding the uncertainties i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building adaptive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ustainable water allocation patterns, and taking actions for mitigating water shortage problems are key adaptation strategies responding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