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99篇
安全科学   200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853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密闭化填埋作业条件下的场内恶臭污染分布情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填埋场恶臭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生活的重要污染.对于场界范围内的恶臭发生源通常要依靠经验确定,难以对填埋场界范围内的恶臭污染强度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科学的描述.利用电子鼻与GPS定位仪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内的恶臭污染情况进行检测,通过GIS软件作图绘制恶臭污染等强度曲线,对场内强污染源释放点进行确定,发现覆盖膜破损及焚烧火炬尾气排放是造成场内恶臭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填埋气产量估算分析表明提高填埋气处理能力是控制恶臭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2.
酸碱法预处理低有机质污泥的效果研究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高含固率(10%)低有机质(VS/TS< 50%)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pH值的酸碱预处理对污泥融胞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化学药剂投加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BMP)实验,从经济性与处理效果两个角度筛选出酸碱预处理最优的pH条件.结果表明,COD、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DNA在不同的pH条件下有着基本相似的溶出规律,即其溶出浓度在碱性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不断增加,而在酸性条件下正好相反,且碱性预处理的溶出效果要明显优于酸性预处理.当预处理pH为9、10、11、12和13时,COD的溶出率分别达到6.5%、18.0%、36.7%、65.5%和83.5%.氨氮和磷酸盐的溶出规律与有机物不同,其酸性条件下的溶出效果比碱性条件更明显.此外,随着碱性处理pH的升高,需投加的化学试剂的量也在不断增加.当pH≥12时,OH-反应率则迅速下降,不再具有经济性.而较低的pH(如pH =9)对甲烷产率和VS去除率的提高效果有限.因此,从处理效果提高和碱性试剂消耗两个角度来考察,选择pH=10或11作为低有机质污泥碱性预处理的控制条件是较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963.
新型二氧化铅电极性能及掺杂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分解-电镀法制备了新型Ti基聚四氟乙烯(PTFE)、F-共掺杂β-PbO2阳极(Ti/PTFE-F--β-PbO2)处理对甲基苯磺酸(p-TSA),确定了初始pH值为2、P-TSA初始质量浓度500 mg·L-1和电流密度30 mA·cm-2是该种电极催化氧化p-TSA的优化操作工艺条件.在优化工艺条件下,Ti/PTFE-F--β-PbO2电极3h内的p-TSA降解率达到94.46%,TOC降解率达到了36.43%.结合SEM和XRD分析表征,探讨了新型Ti基聚四氟乙烯(PTFE)、F-共掺杂β-PbO2电极的掺杂机理,为该电极用于化工废水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4.
煤矸石酸浸除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矸石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工业废弃物,以其为原料制备Sialon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煤矸石中铁含量过高将影响其煅烧粉的白度,故需将有害组分铁除去。文章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以盐酸为浸取液,以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酸浸液中的溶铁量,逐一考察盐酸质量分数、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煤矸石除铁率的影响。每个因素在不同设值下平行测定3次并求其平均值,之后进一步验证最优工艺的稳定性。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质量分数20%、浸出液固比4∶1、浸出温度60℃和浸出时间0.5 h,在该条件下煤矸石除铁率均值达94.4%。  相似文献   
965.
从能源消耗、有机废气污染、可持续发展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玩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紧迫性。通过几家玩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指出注塑机能耗高、有机废气污染严重、非清洁能源的使用是玩具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塑机的节能改造,有机废气源头控制,以及清洁能源替代非清洁能源的使用等清洁生产措施。并从注塑机变频器的使用,注塑机炮筒加热方式的改造,注塑机余热的回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注塑机节能改造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6.
针对目前对近海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仍较为模糊的状况,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解析与定义了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进一步拓展了包含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社会经济功能两方面的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内容,并识别出水质理化参数、生物指标、沉积物环境指标、生物残毒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指标是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6类表征近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优劣的指标,同时指出针对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区域特征、不同人类活动影响以及不同功能区划的近海生态系统,其健康表征指标应有所差异和取舍。  相似文献   
967.
航天器空间ESD干扰单机级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轨状态下,卫星表面材料与空间环境交互作用,会引起材料表面带电,继而发生静电放电(ESD),产生的电磁干扰会经由单机电缆耦合进入电子电路中,形成干扰脉冲甚至损毁电子器件。针对卫星用单机产品,给出了一种可行的空间ESD电缆耦合干扰试验方法,通过电缆耦合的方式模拟空间ESD对单机产品的干扰。研究表明该试验方法能够有效暴露产品设计的薄弱环节,为优化设计、提升单机抗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8.
戴启洲  马文姣  沈宏  陈浚  陈建孟 《环境科学》2012,33(7):2410-2418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新型稀土和氟树脂共掺杂二氧化铅电极,并用于声电氧化体系处理扑热息痛(APAP)废水.结果表明,采用稀土掺杂电极后,APAP的去除效率及矿化效率大幅度增加,显示出催化效率的显著提升.工艺因素作用规律结果表明,Ce-PTFE共掺杂PbO2电极在电解质14.2 g.L-1、功率为49.58 W.cm-2、频率50 Hz、pH为3、电流密度为71.43 mA.cm-2的条件下去除APAP效果最佳.反应进行2 h后,500 mg.L-1APAP去除率为92.20%,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79.95%和58.04%,电流效率高达45.83%.结合GC-MS、HPLC、IC等分析手段,检测到了主要中间产物包括苯醌,苯甲酸、乙酸、顺丁烯二酸,乙二酸、甲酸等,推测了APAP的可能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969.
目的 以高速非对称双轨火箭橇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橇-轨相互作用的相关动力学模型,开展全轨范围内的动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在明确火箭橇的组成和动力学过程基础上,对非对称双轨火箭橇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和建立非对称火箭橇-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火箭橇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分析获得火箭橇气动力时程曲线、考虑火箭发动机质量损失的附加质量时程曲线,同时重构了轨道不平顺模型作为轨道激励。在此基础上,采用动力学软件分析火箭橇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及结论 产品橇模态高于第二级推力橇,第二级推力橇模态高于火箭橇整体模态。火箭橇加速度随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竖向加速度大于横向加速度,火箭橇高速运行过程时的危险部位位于侧边翼上,有折断的风险。火箭橇竖向滑靴之间存在相位差,火箭橇竖向做俯仰运动,横向为往复摆动,竖向动力响应约为横向的1~2倍。  相似文献   
970.
地震作用一般可分解为两个水平分量和一个竖向分量。近场地震的竖向分量较大,但水平与竖向地震动共同作用下楼层组合加速度响应的影响鲜有研究。以三个不同高度的规则钢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与竖向目标谱匹配的竖向地震动及对应的水平向地震动共同作为地震输入,定义楼层水平和竖向绝对加速度的 SRSS 值为楼层组合加速度,研究结构最大水平加速度与组合加速度的比值沿着楼层高度的变化趋势。随后开展增量动力分析,经 KS 检验,发展了最大水平加速度与组合加速度比值的超越概率模型,分析水平加速度占比与地震强度的关系。最后,提出水平加速度占比沿结构高度分布的经验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随着结构楼层相对位置高度的增加和地震强度的增大,水平加速度占比逐渐减小,且近场非脉冲地震动下的水平加速度占比大于脉冲地震动。提出的拟合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水平加速度占比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