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406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973篇
基础理论   175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以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作为主要光敏剂研究磺胺氯哒嗪(SCP)间接光降解行为和机理,分析CDOM组成、盐度和pH值对SCP间接光降解的影响.SCP间接光降解速率随CDOM浓度升高而逐渐加快.CDOM产生的光化学反应活性中间体对SCP间接光降解的贡献率不同,其中3CDOM*起主要作用,对SCP间接光降解的贡献率高达77.94%.所用CDOM由4种荧光组分组成,包含3种外源腐殖质(C1,C2,C3)和1种内源腐殖质(C4), SCP间接光降解去除率和3CDOM*浓度分别与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大小顺序均为C3>C2>C4>C1.其中C3和C2与[3CDOM*]具有较高线性相关性(R2>0.97),是3CDOM*的主要贡献者.盐度和pH值对SCP间接光降解的影响作用显著.在盐度为15‰时,SCP的间接光降解速率最大.在低盐度范围(0~15‰)内,离子强度效应对间接光降解的促进作用大于无机阴离子带来的抑制作用,使得间接光降解速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加快.溶液pH=(5.00±0.10)时,SCP的间接光降解速率最大.SCP的间接光降解速率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而减慢,中性和碱性环境不利于SCP的间接光降解.  相似文献   
182.
Wang  Shengli  Yan  Linlin  Guan  Xiaohui  Jia  Yanping  Song  Lianfa  Zhang  Haifeng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19,17(4):1831-1837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 Hydroxyl radicals are commonly produced either by metal activation or by using external energy.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methods is limited by low working...  相似文献   
183.
为优化视觉显示终端(VDT)结构性搜索界面的布局,提高作业绩效和安全,设计了VDT系统搜索实验,构建了搜索目标位置在4个主观偏好指标下的Pythagorean模糊集决策矩阵,运用交互式多准则决策(TODIM)法计算各目标位置偏好的总体优势度并排序;同时对VDT系统搜索实验中各目标位置的绩效进行方差分析并排序,分析系统搜索策略下作业者对目标位置的主观偏好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系统搜索策略的VDT作业绩效在不同目标位置差异显著;导致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作业者对搜索目标位置的主观偏好度,而不是搜索目标的位置属性;除中心区域外,偏好度高的区域搜索绩效要优于偏好度低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4.
机械振荡对猕猴桃愈伤组织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机械振荡处理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茎段的愈伤组织,研究模拟振荡方式的力学刺激对木本植物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猕猴桃对机械振荡的应激效应与本实验室此前对草本植物非洲雏菊(Gerbera jamesonii acrocarpous)的研究有相似的结果。即适度的机械振荡(频率2-3Hz)可促进猕猴桃愈伤组织的生长,使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SOD活性升高,而IAA氧化酶活性质膜的通透性降低;但当振动强度超过一定范围(3Hz)后,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SOD活性降低,而IAA氧化酶活性升高,同时细胞膜的封闭和完整性受到损伤,透性增大,研究显示植物对外界应力刺激的响应(应激效应)是很明显的图1表2参17。  相似文献   
185.
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路绿化带可对交通噪声产生一定衰减作用,这对于减轻路域环境噪声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针对高速公路绿化带种植树种、种植密度、林带宽度等多种因素对降噪效果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该研究采用选取试验点进行原位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3条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并探讨了林带宽度和郁闭度对噪声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交通噪声的绿化衰减同林带宽度有很大关系,对于较宽林带,靠近声源前半部分的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较小。林带的对噪声的绿化衰减与林带宽度以及宽度和郁闭度的乘积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6.
向海湿地河道上下游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向海湿地河道上、下游土壤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以Al元素作为标准化元素,通过对重金属元素富集因子的分析,研究了Cu、Ni、Mn、Fe、Ba、Cr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人为污染状况及分级。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污染影响,部分层面Ni、Ba等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达到显著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富含重金属的霍林河上游矿源物质的沉积及人类对湿地开发活动的历史变迁过程;此外,径流淹没频率不同造成了两断面土壤沉积类型和沉积效果的不同,使得受水文影响较大的上游断面的人为污染程度大于受影响较小的下游断面,说明向海湿地对人为污染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或向海湿地具有较强的净化和过滤功能。  相似文献   
187.
东海原甲藻的光周期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岁寒  段舜山 《生态环境》2006,15(3):461-464
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donghaienseLu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短光周期(A)和长光周期(B)两组试验:A组分光周期1、2、4、6、8、10和12h7个处理,B组分光周期12、14、16、18、20、22和23h7个处理,测定了东海原甲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生物量和可溶性糖等指标。结果表明,在13个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中,随着光周期的不断延长,东海原甲藻的细胞密度等一系列指标值均不断上升,各指标和光周期的长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是一种喜长光照的赤潮藻类。  相似文献   
188.
细菌SOD对微生物紫外光辐射损伤的恢复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培养至对数中期的大肠杆菌、钝齿棒杆菌和啤酒酵母等3种微生物的细胞适度稀释液,分别涂布于培养皿上使受紫外光照射,在细胞受辐射后死亡率大于90%时停止照射,立即加入一定剂量的细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以观察SOD对微生物活力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SOD可使受辐照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且量效关系明显,而照前添加SOD则无上述效应.检测表明,紫外光照射可引发细菌的超弱发光,且该种超弱发光可因氧气的充入而瞬间增强,鲁米诺也能增强这种超弱发光,加入甘露醇对发光无影响.当紫外光照射后加入SOD能使发光强度大为减弱,表明此种超弱发光与的活动有关,并对SOD拮抗紫外线杀菌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9.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为生态毒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生物高通量的技术手段,构成了新的交叉学科——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着重研究环境毒物暴露下非靶生物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能够在基因组水平上更深入地理解环境污染物的致毒机制,同时,它引进生物标志物为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平台.论文对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技术支持、模式生物及其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推动生态毒理基因组学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0.
镉对稻田土壤典型微生物种的胁迫生理毒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段学军  闵航 《生态环境》2005,14(6):865-869
以水稻田土壤中典型的单种微生物为实验材料,采用纯培养方法,从个体水平上全面探讨了重金属镉胁迫对稻田土壤典型微生物的的生长、活性以及生化过程的生理毒性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微生物纯培养对镉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G 较G-对Cd2 更为敏感,表现为世代时间缩短,最高菌浓度下降。固氮菌对Cd2 非常敏感,当Cd2 质量浓度为0.2mg·L-1时即完全抑制菌体增殖。同时,外源镉强烈的抑制作为稻田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的厌氧固氮菌及产甲烷细菌的生物活性,各菌种镉胁迫下细菌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核酸质量浓度都在低质量浓度镉胁迫时有所增加;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菌细胞内各种物质的质量浓度开始减小,以减慢细胞代谢速度,增强对镉胁迫的适应力;各种物质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为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核酸,R.eutrophaDKC1细胞内含物质量浓度基本保持稳定。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镉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且能在早期较灵敏地指示污染的影响,作为稻田土壤环境受到污染胁迫的细胞生化指标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