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31.
分析了污染物总量控制中各排污单位公平合理分摊优化治理投资费用的必要性,并阐明了应用对策论解决优化治理投资费用分摊问题的可能性.对优化治理投资费用分摊多人合作对策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方法(Shapley值法、核心法、CGA法、MCRS法等)进行了描述,并将其应用于一案例中.最后指出应用对策论于总量控制优化治理投资费用分摊中将有助于总量控制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使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P.sp.)对EH40/B10电偶腐蚀的影响。方法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EH40/B10电偶电流、电偶电位及开路电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浸泡21天后EH40、B10表面的腐蚀形貌和生物膜,并且测定体系的溶解氧浓度、pH和P.sp.的数量。结果无菌体系的电偶电流远大于有菌体系,无菌体系的理论驱动电压也大于有菌体系。从腐蚀形貌来看,无菌体系中偶接B10比未偶接腐蚀得轻,而在有菌体系中是否偶接对EH40和B10的腐蚀形貌影响不大。无菌体系的溶解氧浓度远高于有菌体系,且有菌体系的pH比无菌体系低。结论 EH40/B10在无菌体系中的电偶腐蚀速率远大于在有菌体系,主要是因为P.sp.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以及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抑制了电偶腐蚀。此外,在无菌体系中偶接B10受到了阴极保护,比未偶接腐蚀得轻,而在有菌体系中,是否偶接对EH40和B10的腐蚀影响不大,电偶腐蚀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船舶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毅  张盾 《装备环境工程》2018,15(10):33-38
近年来,随着腐蚀研究的不断深入,船舶上一些异常快速的腐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此发现微生物腐蚀在船舶上的大量存在。与其他工业体系相比,我国船舶系统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在重视程度和机理研究层面存在一定差距,亟待加强机理和防护技术领域研究。针对这个问题,文中系统分析了船舶微生物腐蚀的发生位点与危害、腐蚀微生物群落结构、船舶材料的微生物腐蚀以及防护措施等四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船舶微生物腐蚀研究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视,以期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4.
以码头为对象,阐述了码头的常见结构形式和钢结构在码头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港口码头的微生物腐蚀研究现状、典型的腐蚀微生物种类和微生物代谢对金属材料的影响,论述了码头的微生物腐蚀防控方法。由于微生物腐蚀的破坏性强、发生隐蔽,确定和监测微生物腐蚀的发生是目前的一大技术难题,文中评述了现有的微生物腐蚀监检测技术,并展望了微生物腐蚀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23 mM (ALK23)和124 mM (ALK124) HCO-3对铜绿微囊藻(〖WTBX〗Microcystis aeruginosa〖WTBZ〗 FACHB 927)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K23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至培养结束,与对照相比对生物量的抑制率为38%,ALK124条件下虽然至培养结束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生物量有一个快速的增殖期,之后其生长速率持续下降。碱度增加强烈抑制光合色素Chla的合成,ALK23和ALK124条件下对Chla含量抑制率分别为74%和56%。藻胆蛋白与叶绿素a的比值(PBP/Chla)在碱度增加的条件下有显著升高。HCO-3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先降低之后逐渐恢复,至处理结束表现出低碱度(ALK23)促进光合活性,高碱度(ALK124)对光合活性影响不显著。说明HCO-3碱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有一定伤害作用,与高碱度(ALK124)相比,低碱度(ALK23)对细胞的伤害程度更大,随着细胞的增殖,碱度对细胞的伤害作用逐渐恢复,且低碱度下细胞恢复更快。暗示碱度可以作为水华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6.
北京市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大量污染场地,是城市土地开发的重要来源。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起步较晚,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体系尚不健全。通过北京市污染场地案例调研,分析了北京市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修复以及监管概况,探讨北京市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中目前存在的标准缺失、原位绿色修复技术缺乏和监管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并从技术标准支撑体系、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和全过程监管框架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北京市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了减缓电离层对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等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方法由穿越电离层的无线电信号传播原理出发,结合各种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电离层影响的分析方法。结果针对电离层闪烁、极化旋转、时延和色散等传播效应造成卫星通信误码率上升、卫星导航定位误差增大、SAR图像偏移和分辨率下降等影响,分析给出了效应补偿和减缓应对方法。结论电离层延迟效应可以由电离层实测值或者模型来进行校正,而闪烁效应大多需采用规避的措施来减缓其影响。  相似文献   
38.
采用硫酸铵沉淀–普鲁卡因胺亲和柱层析方法,对太阳鱼(Lepomis gibbosus)脑部乙酰胆碱酯酶分离纯化,纯化倍数为234倍,回收率为25.67%,经SDS-PAGE电泳检测,呈现单一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 000,表明其纯度达到电泳纯.  相似文献   
39.
垃圾填埋场营造人工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3种不同栽培方式,受试木本植物16种、草本植物9种,在垃圾填埋场进行营造人工植被的试验。结果表明,填埋场甲烷气是影响植物成活的主要因素。在填埋1-2年的废弃地上,栽培短周期生长植物全部成活,获得了预期效果。在埋龄1年的垃圾废弃地上不易种植长周期生长的木本植物,在埋龄2年的废弃地上,仍需采取覆盖60cm土层阻断沼气等措施才能生长。筛选出抗性较好的植物枸杞、苦楝、紫穗槐、刺槐、白蜡树、女贞、苜蓿、  相似文献   
40.
• Bacterial community varied spatially in sediments from the urban river network. •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aping bacterial community were detected by RDA. • Bacterial co-occurrence networks changed at different levels of nutrient and metal. • Potential indicator species were selected to predict pollution risk in sediment.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sediment ar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linking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urban river systems. However, how the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sediments from an urban river network respond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s not been well studied.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sediments from a highly dense urbanized river network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Delta by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bacterial communities, the environmental gradient and geographical distance were analyzed by redundancy analysis (RDA) and network methods.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ediments increased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consistently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nutrient in the urban river network.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showed obvious spatial changes, leading to two distinct group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and heavy metal in sediments. Humic substance, available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Zn, Cu, Hg and As were selected as the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haping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ediments based on RDA. The co-occurrence patterns of bacterial networks showed tha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creased but the connectivity among bacterial genera and stability of sediment ecosystem reduced under a higher content of nutrient and heavy metal in average. The sensitive and ubiquitous taxa with an overproportional response to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detected as indicator species, which provided a novel method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pollution risk of sediment in an urban river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