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8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1957篇
安全科学   494篇
废物处理   297篇
环保管理   538篇
综合类   3453篇
基础理论   956篇
污染及防治   1649篇
评价与监测   346篇
社会与环境   238篇
灾害及防治   18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961.
Scenarios of major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mean-center shift of major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ermed Holdridge Life Zones (HLZ), during the periods from 1961 to 1990 (T1), from 2010 to 2039 (T2), from 2040 to 2069 (T3) and from 2070 to 2099 (T4) were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zonal patterns of 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and the climatic change scenarios of HadCM2 and HadCM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ival area would decrease rapidly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e in the future. HadCM2 and HadCM3 predicted that the nival areas might disappear in 552 years and 204 years, respectively. Using both HadCM2 and HadCM3, the five HLZ types with the largest areal extent are nival zone, cool temperate moist forest, warm temperate moist forest, subtropical moist forest and boreal wet forest, which collectively account for more than 50% of China's land mass. Among these five HLZ types, nival zone, warm temperate moist forest and boreal wet forest would decrease continuously, whereas subtropical moist forest and cool temperate forest would increase continuously during the four periods. HLZ diversity and patch connectivity would increase continuousl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shift distances of mean centers of HLZ types simulated using HadCM3 were markedly greater than those simulated using HadCM2, in general. The results from both HadCM2 and HadCM3 showed that boreal wet forest, subtropical moist forest, tropical dry forest, warm temperate moist forest and subtropical wet forest had bigger shift ranges, indicating that these HLZ type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climatic change scenarios of HadCM2 and HadCM3.  相似文献   
962.
Cu在扇贝组织中的蓄积及其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Cu^2+)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肌肉、内脏团组织中Cu蓄积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体中Cu浓度的升高,扇贝各组织中Cu蓄积量明显上升,Cu蓄积量顺序为:内脏〉鳃〉肌肉.Cu浓度对栉孔扇贝各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明显影响,各组织中酶活性均随Cu浓度升高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的规律.这表明,栉孔扇贝各组织中CAT酶对水体中Cu污染反映敏感,存在计量-效应关系,对海洋Cu早期污染具有指示作用.图2表1参19  相似文献   
963.
本文概述土地退化的原因和状况。通过对广东山区土壤和东江流域低产耕地的大批土壤剖面分析数据的统计和推算,结果表明,广东的林地退化面积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35%;旱地土地退化面积占全省旱地总面积的95%;水田土地退化面积约占全省水田总面积的25%。根据广东的省情,提出土地退化治理的对策:提高认识,增加投入,组织力量,开展调查摸底;制订整体治理规划,分步实施;明确治理的中心任务,推进面上治理利用,加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64.
广州市农业环境污染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慨述了广州市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指出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污水等外源污染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养殖业废水直接排放和频繁使用农用化学品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控管理体系、推行农业生产许可制度、加强面源污染控制、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等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65.
厌氧发酵过程pH对微生物多样性和产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蔬菜类有机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探讨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发酵产物分布的关系.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pH=7和pH=8时的微生物多样性较高,随时间变化规律相似,而pH=5时的微生物多样性较低.UPGMA聚类分析和PCA分析结果也表明,pH=7和pH=8时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pH=5与之显著不同.在不同pH条件下的优势菌属都是乳酸细菌和梭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与发酵产物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pH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最终影响发酵产物的分布.图4表2参27  相似文献   
966.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植物在经受干旱胁迫时,通过细胞对干旱信号的感知和传导,调节基因表达,产生新蛋白质,从而引起大量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变化.干旱胁迫对植物在细胞、器官、个体、群体等水平上的形态指标有显著影响,也会影响其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较复杂,包括合成一些新的基因如NCED、dehydrin基因和CBF、DREB等转录因子.另外,干旱胁迫还能造成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参52  相似文献   
967.
有机磷农药废水碱性水解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碱性水解和生物氧化两步法,处理有机磷农药-乐果、甲胺磷生产废水的研究结果.废水经碱性水解后,COD和有机磷浓度基本不变,但可生化性有明显改善.在遵循常规生物处理必须满足的条件下,碱性废水进一步用间歇或连续活性污泥法处理.COD去除率90%左右,有机磷去除率85%以上,有机磷含量以毒性磷计小于0.5mg/L.深入考察了碱解剂种类、水溶液的pH和温度等各种因素对碱性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作碱解剂时的碱解速率比Ca(OH),提高28%;碱解速率随pH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H每增加一个单位,碱解速率增加2~11倍;温度每升高10℃,碱解速率增加2~5倍.  相似文献   
968.
运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Hg(2+)、Zn(2+)联合对克氏螯虾第一触角内侧枝神经动作电位放电的影响.当Hg(2+)、Zn(2+)浓度分别达到0.000025mg/L和0.05mg/L时,这两种离子联合对触角神经的毒性作用潜伏期(TL)为46.75±22.69min(N=8),触角神经动作电位放电持续时间(DD)为115.28±40.95min,表示其放电频率(Fn/Fl)与作用时间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的b值为-0.0818,与渔业水体最高允许Zn(2+)含量0.1mg/L比较,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1).说明Hg2+对Zn(2+)的毒性具有增强效应.因此,在对有Hg(2+)和Zn(2+)污染的水体进行评估时,似应考虑到Hg(2+)对Zn(2+)毒性的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969.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微生物絮凝剂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而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自7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已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合成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本质、遗传基础和微观结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絮凝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条件和提取方法等方面.文中还给出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染治理等领域实际应用的若干事例.  相似文献   
970.
二氧化硫与1—己烯的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忱  杜尧国 《环境化学》1995,14(6):500-507
利用GC/MS方法研究了SO2与1-己烯在无氧和有氧体系中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确定了SO2与1-己烯光化学反应的级数,给出了293-333K温度范围内总的反应速度常数K,以及K与温度的关系、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另外,对反应物己醛和2-己酮的生成反应速度常数及其活化能也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