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7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996篇
安全科学   265篇
废物处理   155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1681篇
基础理论   472篇
污染及防治   779篇
评价与监测   144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建立了便携式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硬质聚氨酯泡沫和组合聚醚中一氟三氯甲烷(CFC-11)、二氟二氯甲烷(CFC-12)、二氟一氯甲烷(HCFC-22)及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的定性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色谱柱、顶空体系、顶空温度和顶空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B-WAX色谱柱对目标物质的分离效果最好,顶空温度为50℃、顶空时间为10 min条件下,目标物质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在优化条件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取样体积为1 cm3时,4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6~0.8 μg;组合聚醚取样量为10 mg时,4种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5~0.6 μg。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定性准确,适用于实际样品的现场快速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2.
从安全性和运营角度对油库选址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分析对油库的安全稳定及有效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选取与安全和运营有关的人口企业数量、安全管理能力、消防设施规划、地形地质条件、铁路公路数量、市场投资收益、政策支持情况等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及合理程度分析,综合运用安全度与运营格局影响因素多元耦合关系,构建了油库区安全与运营评价体系,改进了原有的模糊层次法评价模型,并对某油库区安全度与运营格局进行了评估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改进模糊层次法能够较好地评价不同地址的优先级,评价模型具有一定应用性,能够对不同地址的特点及评价权重进行有效分析,可见油库选址优先级评价方法是实用且有效的。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以为油库区地址的优选提供一定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3.
为研究不同的多点泄漏工况对管道流动参数的影响,基于流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泄漏后压力下降幅值与泄漏位置、泄漏点数的关系,在室内输气环道采集多点泄漏工况下的压力信号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泄漏点的上游和下游压力均减小,越靠近泄漏点压力降越大;2个泄漏点之间压力也下降,越靠近上游泄漏点,压力下降幅度越大;泄漏点距起点越近,泄漏引起的压力降低幅值越大。压力下降的幅值受距离起点最近的泄漏点位置影响最大,且随着泄漏点数的增多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is study proposed an in situ soil experimental system to quantify concentration and accumulation rate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PCB) congeners...  相似文献   
20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series of g-C3N4/SrTiO3 (CN/SrTiO3) composites with the different mass ratio of g-C3N4 were prepared by facile in situ hydrothermal growth method,...  相似文献   
20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ression behaviors of mechanically biologically treated (MBT) wastes. For this purpose, the short-term...  相似文献   
207.
生物淋滤技术是一项可以将重金属从污染底泥或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环境修复技术,具有反应温和、耗酸少、运行成本较低、去除效率高,以及脱毒后底泥的脱水性能好等优点。然而,底泥成分复杂、流域特异性高,这使得相似的生物淋滤工艺对不同底泥的重金属去除效果不尽相同、淋滤技术的工艺参数标准化难度增加。综述了底泥性质对淋滤反应的3方面影响:底泥中的有机质与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会改变重金属的形态;pH、可还原性硫、水溶性有机物(DOM)会对淋滤功能菌的活性产生影响;底泥粒度和耗酸能力(ACC)也会影响重金属的化学淋出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该技术有待开展的研究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8.
采用液相催化氧化NO_x的方法,通过磷矿浆中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达到净化电厂烟气中NO的目的。考察了烟气含氧量、吸收温度、磷矿浆固液比及气体流量对磷矿浆湿法脱硝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最佳条件为NO进口质量浓度670 mg/m~3、磷矿浆吸收温度25℃、固液比500 g/L、流量0.3 L/min、含氧量20%;优化条件下的磷矿浆脱除效率最高可达88.9%。随着磷矿浆湿法催化氧化脱硝反应的进行,p H值不断下降,导致磷矿浆逐渐失效,需补入新鲜矿浆,维持吸收液的p H值以保证良好脱硝率。  相似文献   
209.
科学度量人居环境自然背景的适宜性,有助于合理引导人口分布与流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运用GIS技术,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气候、地形、水文、地被、自然灾害等因子,构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测评安徽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程度,剖析各类型区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研究表明:安徽省人居环境指数介于33.64~74.58之间,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总体较好,绝大部分地区适宜人类居住,适宜性在空间上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与现有人口分布格局相反。一般适宜区面积最广,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6.08%;比较适宜区次之,占31.29%;高度适宜区占22.54%;临界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0.08%。安徽省近61.16%的人口分布在一般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与比较适宜区人口所占比例不足40%,临界适宜区人口极为稀少。地形起伏度和水文指数是造成全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异的主要因子,测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安徽省人居环境的自然本底。全省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较大,人口流动与集聚的适宜范围较广。 关键词: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栅格;GIS;安徽省  相似文献   
210.
植物内重金属分析不仅有助于阐述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揭示植物修复机理,也是监测评价大气、水及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状况的重要依据。研究针对植物样品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的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了其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提出制定统一高效的分析检测方法,深化植物内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与环境相关性的研究以及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是植物样品重金属信息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