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1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166篇
安全科学   248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191篇
综合类   2087篇
基础理论   466篇
污染及防治   439篇
评价与监测   162篇
社会与环境   190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辛硫磷和敌百虫协同抑制斑马鱼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辛硫磷和敌百虫为供试毒物,研究其对斑马鱼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辛硫磷和敌百虫对斑马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96 h-LC_(50))值分别为6.482 mg·L~(-1)和27.877 mg·L~(-1);按照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辛硫磷对斑马鱼是高毒,敌百虫对斑马鱼是中毒。在辛硫磷和敌百虫联合急性毒性实验中,24、48、72和96 h的相加指数均大于0,表明辛硫磷和敌百虫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为协同效应。采用生化法测定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发现,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辛硫磷、敌百虫以及辛硫磷+敌百虫之间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且联合作用毒性均大于单一作用毒性。  相似文献   
982.
The quantification and effects of system pH value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b(II) and the biopolymer in activated sludge were investigated. The biopolymer had two protein-like fluorescence peaks (Ex/Em = 280 nm/326–338 nm for peak A; Ex/Em = 220–230 nm/324–338 nm for peak B).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of peak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eak A. The fluorophores of both peaks could be largely quenched by Pb(II), and the quencher dose for peak B was about half of that for peak A. The modified Stern-Volmer equation well depicted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titration. The quenching constant (Ka) values for both peaks decreased with rising system pH value, and then sharply decreased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It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at the alkaline conditions caused the reduction of available Pb(II) 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Pb(OH)2 sediments. The Ka values of peak B were bigger than those for peak A at the same system pH values. Accordingly, the aromatic proteins (peak B)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tal ions and the biopolymer.
  相似文献   
983.
付雄  刘敏  陈滢 《化工环保》2017,37(3):276-281
从污泥灰中磷的提取、磷与重金属的分离和磷产品的制备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湿化学法回收污泥灰中磷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磷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今后污泥灰中磷的湿化学法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萃取的方法将提取液中的无机强酸萃取出来并回收重复利用,可大幅降低酸的消耗量;在回收磷的同时可研究回收不同种类金属的方法,尤其是价值较大的重金属,以进一步提高污泥灰资源的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984.
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休闲旅游产业在乡村地域的兴起扰动了当前就业人口由乡村向城镇流动的宏观趋势,乡村旅游就业吸附正从微观上改变着城乡间劳动力空间流动的格局和过程。为科学理解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引起城乡劳动力空间流动发生变化的特征与机制,文章基于在浙晋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地深度访谈的一手数据,分析了乡村旅游就业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就业吸附的空间模式和过程机制。结果表明:①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呈现距离衰减和空间层级结构的特征,0~4 km为核心层、4~12 km为过渡层、12 km以上为外缘层;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该特征存在区域差异,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的空间集中性,比发达地区更加明显。②研究从城乡地域空间系统的视角,基于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口空间流动特征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山岳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呈现以城镇、乡村为就业吸附极,以城乡接合部为吸附效用“分水岭”的空间模式;其中,连接城乡间的便捷交通是乡村旅游就业吸附实现的关键介质。③基于乡村旅游就业吸附空间适用性,文章针对性提出了“空间围栏效应”的概念。文章不仅从微观尺度上丰富了乡村旅游就业人口空间流动特征、过程、模式等的理论认识,而且对切实指导乡村地域在乡村旅游开发实践中理性理解乡村旅游的就业促进作用,提升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和投资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85.
基于1961~201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112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和1981~2015年各气象站点周边10 km范围内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资料,利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关性和显著性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四季开始日期、四季长度变化特征及其受城市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过去57年间,长三角入春和入夏日期分别以2.1和1.7 d/10a的趋势显著提早,入秋和入冬日期分别以2.0和1.3 d/10a的趋势显著推迟,并在几乎所有地区都呈提早或推迟趋势.长三角区域平均夏季长度以3.6d/10a的趋势显著延长,冬季长度以3.5d/10a的趋势显著缩短,且在长三角绝大部分地区都显著;春、秋季长度变化不显著.四季开始日期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生显著突变.区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与四季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建设用地增长,导致了下垫面地表物理属性的改变和地表能量平衡变化,促进四季增温并使春夏季提早、秋冬季推迟和夏季长度的增加、冬季长度的缩短.  相似文献   
986.
鄂西长江喀斯特小流域氮磷输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西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的喀斯特小流域下牢溪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对河道内15个观测点进行了间隔半月的现场水环境因子监测、水样采集和室内营养盐分析,以探讨河流氮磷浓度及输出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下牢溪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1.46±0.05和0.02±0.04 mg/L,普遍低于长江流域内其他河流.氮素浓度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年内变化特征,磷素浓度总体表现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与降雨密切相关.河流上游氮磷浓度均较高,受控制流域内农业活动影响较大.流域氮素浓度空间分布差异性较为明显,磷素浓度对河流附近人为活动及生活污染的响应敏感.流域中全年氮磷输出负荷分别为26.57和0.25 t,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贡献了全年氮负荷的82.0%、磷负荷的83.9%.硝氮和溶解态总磷分别为最主要的氮磷流失形态.夏季受降雨冲刷影响,颗粒态磷流失负荷占总磷负荷的比重显著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987.
SBR生物技术处理竹浆造纸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循环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可使经酸析木质素后所得黑液中的BOD5和COD显著减少,当进水中COD浓度为1090-1170mg/L时,BOD5去除率为70%-83%,COD去除率为54.5%-63%,出水中BOD5和COD的浓度分别为76-101mg/L和419-500mg/L,内电解与SBR联合对黑液的处理更为有效,当进水COD浓度为1046-1100mg/L,BOD5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988.
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根的形成能大大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酸沉降能抑制菌根的形成,但形成菌根的植物对酸沉降的耐受力比无菌根植物要强得多。酸沉降对菌根影响在分子水平上的表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89.
ZE-1号印染废水脱色菌群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是水体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之一。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浙江省环保科研所曾选育得到一组脱色性能较好,具有应用前景的混合菌群。命名为ZE-1号脱色菌群。  相似文献   
990.
海水中二甲基硫含量与海洋环境因子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青岛尚岸海水为典型水域,设8个采样点于1996-03、1996-05和1996-10进行了3次DMS与海洋环境因子的监测,研究青岛尚岸海水海洋因子的特点及海水中DMS浓度与浮游物种和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洋浮游植物生成DMS的生物机理较为复杂,青岛沿岸海水中DMS含量与叶绿素α2及海洋环境因子无明确的相关关系,浮游植物和海洋环境因子复杂的时空变化为研究海洋排放DMS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