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575篇
安全科学   212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125篇
综合类   1107篇
基础理论   20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96篇
评价与监测   101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31.
大气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简称大气超级站)是开展大气环境污染综合立体观测、进行大气重污染过程污染特征动态表征、深入分析大气污染成因的重要平台。了解中国当前不同地区大气超级站的建设和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需求,有利于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国大气超级站的设计、建设、运维和应用,提高其在大气重污染过程应急管控和空气质量改善中的技术支撑能力。研究通过对国内60余个大气超级站进行问卷调研,综述了中国目前大气超级站的现状,并基于统计分析结果,对中国大气超级站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2.
使用商品化弗罗里硅土小柱对废水中的Aroclor进行净化。比较了不同极性洗脱溶剂和洗脱体积下弗罗里硅土小柱的净化效果。采用1 g/6 mL的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时,洗脱液体积大于8.0 mL,洗脱完全,未有目标物质被检出。淋洗溶剂的极性改变,对初始洗脱体积(0~3.0 mL)的洗脱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极性的增加,目标物的回收率随之增加,但是共流出的干扰物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33.
典型高原山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聪  王健  向峰  邱飞 《中国环境监测》2017,33(5):95-100
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为公众提供空气质量预报信息、评估城市空气质量,为污染控制战略、动态环境管理以及决策制定提供支持。研究对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现状进行了回顾,以云南省为例提出了高原山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针对系统建设现状,提出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4.
VPT511BF-SY多孔流速仪在烟气流量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基于单个探头的单点在线测试烟气流量与参比方法监测比对合格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平均差压皮托管法的多孔流速仪,通过对不同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数量的多孔烟气流速仪的烟气在线流量监测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在适当位置安装一定数量的多孔烟气流速仪可以确保与手工监测比对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5.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2008年至2011年海门市长江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已呈现出富营养化的发展趋势。结合饮用水源地现状,必须采取控制外源和内源的排放、恢复生态系统等措施,遏止水体富营养化,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136.
活性炭负载催化剂去除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贵州凯里褐煤进行燃烧实验,研究采用CoCl2(负载量20%)改性的活性炭去除烟气中的单质汞。颗粒态汞占烟气总汞的87%,而单质汞占气态汞的80.4%。改性活性炭吸附了气态汞中97%的单质汞,而吸收液只吸收了3%的单质汞。可见改性活性炭也能有效地吸附煤燃烧实验中的烟气汞。实验结果表明,煤中汞的释放率为59.5%,1kg的改性活性炭可以吸附208t煤所产生的烟气中的气态单质汞。  相似文献   
137.
四川省水体富营养状况时空分布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对四川省主要河流营养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9年四川省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从空间分布情况看,水体营养状态从优到劣依次为金沙江、长江干流、岷江、嘉陵江、沱江,其中沱江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从时间分布情况看,除沱江流域月度间变化较小外,其他调查河流水体营养状态月度间变化呈双峰型"M"状,营养指数主峰发生在8月;长江干流、岷江和嘉陵江次峰发生在4—5月,金沙江次峰发生在10月。  相似文献   
138.
为了解灌河口工业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于2017年4月份在灌河口化工园区、火力发电厂和钢铁工业园区采集30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16种优控ω(PAH)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0个采样点16种PAH的ω(T-PAHs)总为1 212.8~12 264.5 ng/g,平均值为3 504.8 ng/g。其中单体PAH以Fl为主,平均比例高达19.4%,其次为Pyr(16.7%)和B[a]P(9.6%)。单体PAH相关性分析表明了污染物来源的一致性,主要来源于本地工业区原油、生物质和煤的燃烧过程。根据加拿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灌河口工业区87%的土壤PAHs污染超过了安全值,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39.
科学度量人居环境自然背景的适宜性,有助于合理引导人口分布与流动,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运用GIS技术,以250 m×250 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气候、地形、水文、地被、自然灾害等因子,构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测评安徽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程度,剖析各类型区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研究表明:安徽省人居环境指数介于33.64~74.58之间,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总体较好,绝大部分地区适宜人类居住,适宜性在空间上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与现有人口分布格局相反。一般适宜区面积最广,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6.08%;比较适宜区次之,占31.29%;高度适宜区占22.54%;临界适宜区面积最小,仅占0.08%。安徽省近61.16%的人口分布在一般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与比较适宜区人口所占比例不足40%,临界适宜区人口极为稀少。地形起伏度和水文指数是造成全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异的主要因子,测评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安徽省人居环境的自然本底。全省人口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较大,人口流动与集聚的适宜范围较广。 关键词: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栅格;GIS;安徽省  相似文献   
140.
In order to enhance Chinese workers’ occupational safety awareness, it is essential to learn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experience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oroughly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OSH) in China and the UK; moreover, the article performs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British OSH training-related laws, regulations and education system.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China’s work safety continues to improve, but there is still a large gap compared with the UK. In China a relatively complet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However, there exist some defects in OSH. In the UK, the employer will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employees’ physiological health, but also to their mental health. The UK’s VET is characterized by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management, which helps integrate OSH into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China can learn from the UK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ies, VET and OSH trai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