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73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91.
浮尘对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浮尘发生频繁的国家。浮尘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不仅直接危害作物,而且通过减少直接辐射,减缓冰雪融化,减少河水流量,改变土壤性质等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因此,深入研究浮尘对作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主要偏重研究人为粉尘和工业污染物对野生植物及绿化植物的影响,较少关注自然降尘对作物的影响;特别是在长期浮尘胁迫下冬小麦叶片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很少有研究。通过模拟降尘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拔节期和盛花期的降尘对冬小麦叶片温度(Tleaf)、叶绿素含量(Chl)、游离脯氨酸含量(Pro)、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细胞膜透性的影响(MP)。结果表明,降尘使拔节期和盛花期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52%和43.9%,差异均显著(P〈0.05);降尘还增大细胞膜透性,破坏了冬小麦自身调节系统,使拔节期和盛花期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14.4%和20.4%,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降尘还使拔节期叶片的气孔导度下降到对照的26.9%(P〈0.05),同时叶面温度升高,脯氨酸含量增加38.2%。  相似文献   
792.
以徐州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量转化方程及土壤调查数据探讨了1 679、2 250和3 074株.hm-2的3种密度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①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草层碳储量在低林分密度最大,而枯落物层碳储量在中林分密度最大。低林分密度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94.11 t.hm-2,分别是中密度和高密度生态系统的碳储量1.19倍和1.28倍,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差异引起的。②林分密度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细根形态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表现为低级根中1、2级根直径变粗,根长先变长后变短,比根长变短(P〈0.05);而高级根中的5级根直径显著变细,根长和比根长变长(P〉0.05)。③林分密度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与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规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为低密度下最大,高密度下最小。因此,细根生物量可能是导致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93.
纳米Zn/Al-水滑石对Hela细胞的氧化应激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初步探讨纳米Zn/Al-水滑石对Hela细胞的氧化应激效应,采用不同浓度的纳米Zn/Al-水滑石悬液(0、50、100、200、400、800μg·mL-1)对Hela细胞进行染毒,12h后检测Hela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纳米Zn/Al-水滑石染毒浓度的升高,Hela细胞SOD活性逐渐降低,较低浓度组(≤100μg·mL-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高浓度组(≥200μg·mL-1)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纳米Zn/Al-水滑石染毒浓度的升高,Hela细胞GSH含量也逐渐降低,较低浓度组(≤50μg·mL-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高浓度组(≥100μg·mL-1)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在实验浓度下,Hela细胞SOD活性和GSH含量与纳米Zn/Al-水滑石染毒浓度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结果提示,较高浓度的纳米Zn/Al-水滑石对Hela细胞可产生一定的氧化应激效应,较低浓度的纳米Zn/Al-水滑石则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94.
制备了镉单独污染和镉-菲复合污染的模拟水样,研究了菲对湘江沉积物吸附模拟水样中镉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水样pH和ρ(沉积物)下,菲存在与否及ρ(菲)对沉积物吸附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菲存在与否,湘江沉积物吸附镉的热力学数据均能够用Langmuir方程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属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数据均可用拉格朗日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相关系数接近1;以化学吸附过程为主,且在湘江沉积物上的吸附均以快速吸附为主;但是菲的存在削弱了沉积物对镉的吸附能力,提高了镉的解吸率.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水样pH逐渐增大,菲对沉积物吸附镉的影响越小;ρ(菲)越大,沉积物对镉的吸附量越小;菲对沉积物吸附镉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菲与镉竞争沉积物颗粒矿物之间的孔隙以及甲醇化的菲分子与颗粒的结合掩蔽了颗粒物表面的部分极性基团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95.
以D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乙酸酐乙酰化后得到N-乙酰DL-苯丙氨酸,利用米曲霉氨基酰化酶立体结构专一催化水解N-酰基-L-氨基酸的酰胺键的特点,分别得到L-苯丙氨酸和N-乙酰D-苯丙氨酸.通过结晶法分离两者后,N-乙酰D-苯丙氨酸经6 mol/L HCI水解得到D-苯丙氨酸.由此拆分DL-苯丙氨酸得到光学纯度分别为98%的L-苯丙氨酸(收率84.8%,以原料N-乙酰-DL-苯丙氨酸的0.5倍摩尔量为理论产率)和92.3%的D-苯丙氨酸(收率89.5%).参22  相似文献   
796.
为了进一步提升多孔碳材料的吸附性能,以海藻酸钠(SA)为碳前驱体、K2CO3为活化剂、三聚氰胺为氮掺杂剂,通过一步法实现同步活化氮掺杂海藻酸钠基多孔碳材料(SAC/N)的制备,研究了掺氮比对多孔碳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  相似文献   
797.
Terylene artificial silk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TPD wastewater), containing averaged 710 mg/L terephthalic acid(TA) as the main carbon source and the character pollutant, was subjected to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 process. The stability of the EGSB process was firstly conduct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 TA ionization was the predominated factor influencing the acid-base balance of the system. High concentration of TA in wastewater resulted in sufficient buffering capacity to neutralize the volatile fatty acids(VFA)generated from substrate degradation and provided strong base for anaerobic system to resist the pH decrease below 6.5. VFA and UFA caused almost no inhibition on the anaerobic process and biogas production except that pH was below 6.35 and VFA was at its maximum value. Along with the granulating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the efficiency of organic removal and production rate of biogas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became more stable. After start-up, the efficiency of COD removal increased to 57%—64%, pH stabilized in a range of 7.99—8.04, and production rate of biogas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stable. Sludge granulating, suitable influent of pH and loading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EGSB stability. The variation of VFA concentration only resulted in neglectable rebound of pH, and the inhibition from VFA could be ignored in EGSB. The EGSB reactor was stable for TPD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798.
SRT及碳源浓度对厌氧/好氧交替运行SBR工艺中PHB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吴光学  管运涛 《环境科学》2005,26(2):126-130
研究了SRT及碳源浓度对厌氧/好氧交替运行SBR工艺活性污泥中PHB的影响.结果表明:SBR51、SBR10及SBR52系统内PHB占MLVSS的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9.8%、5.72%和18.89%,好氧初期20min内碳源转化率分别为46%、34%和36.3%,相应PHB的生成速率分别为196.6mg/(L·h)、140mg/(L·h)和295.35mg/(L·h);PHB降解可用PHB在菌体内含量为参数,表征为一级反应动力学;资源化回收PHB需要综合多因素进行考虑;本研究所驯化得到的活性污泥在批式条件下积累PHB主要受到碳源基质浓度梯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9.
利用自制的复合材料二氧化钛/活性炭纤维(TiO2/ACF)和自行设计的环境模拟舱,对吸附在TiO2/ACF上的甲苯和氨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重点考察了氨及其氧化产物对甲苯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4 nm紫外灯照射下,氨与甲苯产生竞争光催化降解效应,甲苯光催化降解效率降低;NO2-和NO3-是氨光催化氧化产物,NO2-进一步氧化抑制甲苯降解,而NO3-的存在对甲苯降解没有明显影响;氨及其氧化产物均未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800.
以克拉维酸产生菌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 CCRC11518 Ⅲ50为出发菌株,比较各种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处理对其克拉维酸生物合成的影响,确定亚硝基胍为棒状链霉菌诱变育种的诱变剂及其处理剂量为2 mgmL-1、40 min.经业硝基胍处理40 min(处理浓度为2 mg mL-1)后,采用新颖理性化筛选方法,通过筛选自身代谢产物抗性突变株、克拉维酸抗性突变株和链霉素抗性突变株,最终得到一株克拉维酸高产菌Ⅵ118,其克拉维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7.9%.该高产突变株在琼脂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传接10代,克拉维酸产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