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56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1231篇
基础理论   392篇
污染及防治   691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悬浮填料活性污泥法优化填料投配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悬浮填料活性污泥法中试试验系统,利用某城市污水厂生产工艺回流污泥为系统悬浮污泥,探讨了悬浮填料投配比、投配方式和中试硝化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最小投配比为15%即可满足系统硝化功能的要求;悬浮填料的投配方式宜采用集中投配并布置于曝气池的末端,这样既可提高系统的生物膜量,又有利于硝化反应的实现。而且,控制适当的溶解氧浓度,悬浮填料的投加有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更充分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2.
高健 《环境工程》2006,24(5):86-88
通过对炼化混合废水处理工序进行全过程分析与检测,找出影响外排水达标排放的因素,对加药、释放器及生化系统提出了改造方案,改造后的结果表明,浮选与生化系统的降解能力得到提高,外排水水质明显改善,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3.
三峡水库135 m蓄水前后水体重金属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晟  黎莉莉  张勇  高群杰  胡勇  张芹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1):865-867,878
三峡水库135 m蓄水后,水体中各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特别是Pb污染应该引起重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成库前后非致癌有毒化学物质(Hg、Pb和Cu)所引起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为Pb>Cu>Hg,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均大于非致癌物.各类污染物所致个人平均健康危害成库前后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为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64.
张鸿翼,字君翔,云南保山县人, 生卒年不详。张鸿翼天资聪明,17岁时应县、府院试均获第一。1904年考入北京京师大学堂,毕业授内阁中书,后不久离京回滇。民国初,历任云南省教育总会会长、云南孔教会附设国学社讲习长、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省督军公署秘书、云南农业中学校长、云南高等学校校长、教育研究会博物系主任。 1922年4月赴美国芝加哥、纽约、华盛顿等地考察,后入加州大学公费留学。回国后,历任省公署顾问、代理交通厅长、  相似文献   
165.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 Textiles release microfibers to the environment during production, use, and at end-of-life disposal. There is a potentially large and growing risk to...  相似文献   
166.
目前,我国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系列防治工作目标,正在全面落实。做好大气污染的防治,并将其作为系统性工程,落实到实践,对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目的,针对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了简单论述,并提出了防治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曹保玉 《环境与发展》2020,(2):53-53,55
海洋陆源污染是陆域经济社会活动行为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出现的污染性问题。累积性的陆源排污不仅会对海洋环境容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海洋自净能力造成减弱影响,不利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海洋陆源污染问题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就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部署,通过深入掌握海洋陆源污染的具体成因,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模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8.
高艳荣 《环境与发展》2020,(2):232-232,234
环境检测人员培训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有效评价和记录归档五个方面探讨了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培训工作流程,以确保机构行之有效地开展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69.
DNA宏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监测方法,在未来生态环境监测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浮游动物DNA宏条形码监测仍在发展阶段,需要首先对其(采样方法、引物选择和数据分析等)进行标准化和调整,然后才能用于常规流域生态监测。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PCR扩增引物是DNA宏条形码生物监测标准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比较了COI、18SV9和16S通用引物在浮游动物DNA宏条形码监测中的差异,为初步建立规范化的浮游动物DNA宏条形码监测方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6S引物对浮游动物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其产生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有88.1%属于浮游动物。虽然18SV9引物具有更高的物种覆盖度,不仅能扩增出浮游动物,还能扩增出大量藻类和真菌,但其物种识别敏感性较差,不适合浮游动物物种水平多样性监测。COI引物的浮游动物物种特异性、物种覆盖度和物种识别敏感性都适中,检出的浮游动物物种数量高于18SV9引物和16S引物,更加适合浮游动物DNA宏条形码监测。  相似文献   
170.
• Washed MSWI fly ash was used as partial cement or sand substitute. • Sand replacing is beneficial for strength, while cement replacement reduces strength. • Cementing efficiency factor and mortar pore structure explain the strength results. • Health risk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for MSWI fly ash blended cement mortar. • CR and HI contributed by different exposures and heavy metals were analyzed. The strength of cement substituted morta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fly ash amount, whereas the strength increases when the fly ash is blended as sand substitute. A mortar with highest strength (compressive strength= 30.2 Mpa; flexural strength= 7.0 Mpa) was obtained when the sand replacement ratio was 0.75%. The k value (cementing efficiency) of fly ash varied between 0.36 and 0.15 for the fly ash fraction in binder between 5% and 25%. The k values of fly ash used for sand replacement were all significantly above that used for cement substitution. The macropores assigned to the gaps between particles decreased when the fly ash was used as sand replacement, providing an explanation for the strength enhancement. The waste-extraction procedure (toxicity-sulphuric acid and nitric acid method (HJ/T 299-2007)) was used to evaluate metal leaching, indicating the reuse possibility of fly ash blended mortar. For the mortar with the mass ratio of fly ash to binder of 0.5%, the carcinogenic risks (CR) and non-carcinogenic hazard quotient (HQ) in sensitive scenario for blended mortar utilization were 9.66 × 10-7 and 0.06,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were both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s, showing an acceptable health risk. The CR (9.89 × 10-5) and HQ (3.89) of the non-sensitive scenario for fly ash treatment exceeded the acceptable threshold values, indicating health risks to onsite worker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carcinogenic and non-carcinogenic risk is Cr and Cd, respectively. The CR and HQ from inhalation was the main route of heavy metal expo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