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943篇
基础理论   254篇
污染及防治   337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粉煤灰固化含砷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As浸出率超标的硫酸废水处理系统污泥,应用固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砷浸出率。文章用水泥及粉煤灰固化冶炼厂硫酸废水中和污泥,以As的浸出率为控制指标,从时间、物料配比、pH值等方面考虑对固化块浸出率的影响,寻找粉煤灰最佳掺入量,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并尽量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与水泥固化相对比,采用粉煤灰固化具有更好的固化效果和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2.
鲢鱼放养控制北京城市河湖水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鲢鱼控制北京城市河湖水华的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放养密度(0、17、51和103 g/m3)的现场围隔试验,对鲢鱼放养对水体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鲢鱼放养使有鱼围隔中浮游生物量极低,从而使浮游植物基本不受浮游动物影响,而直接受鱼类影响;同时,中等密度(51 g/m3)的鲢鱼放养使水华蓝藻和微小藻的生长均得到了有效抑制,使藻类生物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3.
含砷污泥的粉煤灰固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硫酸废水处理系统的中和污泥属于有害废渣,其中As浸出率超标.采用固化的方法处理某冶炼厂硫酸废水中和污泥,发现以水泥∶粉煤灰∶污泥=1∶1∶2的配比固化后,固化块浸出液浓度达到国标规定(1.5 mg/L).研究表明,粉煤灰替代水泥50%可达到较好的固化效果,浸泡24 d后浸出浓度达到稳定值,pH值为7时浸出浓度最小,外加剂对固化有负影响,采用湿养护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4.
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耗散性和非线性等特点,可以借助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其研究.系统动力学研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系统动力学复杂性.本文在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复杂性问题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当前系统动力学复杂性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海洋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有害藻类的暴发、海洋污染物的扩散、海洋生态毒理动力学、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在总结以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对系统动力学复杂性在海洋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5.
风险管理标准化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近年来三个重要的风险管理国际标准化文件:Guide 73:2002,澳大利亚的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2004和ISO/CD 31000,以及国际减灾理事会的白皮书,评述了国际标准化文件在风险管理过程环节的基本条款和管理框架.Guide 73指引了风险管理领域最基础的术语,对全球的风险管理制定出通用的语言.它强调对于安全领域,风险管理把焦点放在危害的预防和减轻;AS/NZS 4360明确地确定了相关风险管理的定义,解释了风险管理的程序,重点强调要控制风险产生的后果;ISO/CD 31000聚合了大约26个国家的知识和经验,关注组织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和不断地进行审评的重要性;IRGC强调群体感知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只有当群体认知到可能存在风险时,才会有利于用自己的判断经验去进行风险识别、划分和评价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最后述评了中国风险管理标准化的工作以及在国际风险管理标准化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6.
基于GIS的沐川县滑坡危险度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IS技术及统计方法,对沐川县滑坡进行了区划研究.从与滑坡发育相关的因子中提取了5个本底因子:地层、坡度、坡形、高差和坡向,以此反演计算了研究区环境本底因子对滑坡的贡献和本底因子的权重.采用贡献率权重叠加法对研究区进行危险度区划,其中高危险度区114.7km2,中危险度区229.9km2,低危险度区100.9km2.经与野外调查结果对比检验,区划可靠性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7.
汶川地震滑坡的分布特点及最大震中距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规模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这些震害地区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形态,形成多处堰塞湖,毁坏民房和道路,使之成为严重的次生滑坡灾害危险区域.以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大邑县地震区为研究区,分析了滑坡分布与震区地质地貌条件和宏观烈度的统计关系.在确定宏观震中位置的基础上,采用最大地震滑坡震中距方法研究了不同规模滑坡的分布特点,并得到了线性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8.
赣江一级支流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分析——以袁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11月和2010年4月共3个水情期(即丰、枯和平水期)对赣江下游一级支流袁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开展河流生态学调查分析。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09种,隶属于6门61属。其中绿藻门物种种类数最多,共27属54种,其次为硅藻门,共15属30种,第三是蓝藻门11属12种。此外,裸藻门3属6种,甲藻门3属4种,隐藻门2属3种。调查样点的浮游植物丰度均处于1.12×105~129.20×105 ind./L,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植物以蓝藻为优势类群,平水期则硅藻占绝对优势。丰水期浮游植物优势属为脆杆藻属和席藻属,枯水期为栅藻属,针杆属,蓝隐藻属和小环藻属,到了平水期小环藻属占绝对优势。3个水情期中优势种钝脆杆藻和小席藻(丰水期);尖尾蓝隐藻和双头针杆藻(枯水期);梅尼小环藻(平水期)等均为污水指示种。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藻类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4~2.92、0.45~0.93、0.36~0.92和0.42~2.78。通过指示生物群落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袁河进行水质评价发现两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袁河处于α-β-中污染状态,不同采样点间污染程度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9.
仙女湖富营养化特征与水环境容量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亚热带大型水库——江西省仙女湖为例,于2011~2013年季节性监测了仙女湖水体理化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沃伦威德尔模型(Vollenweider)和狄龙模型(Dillon)计算了COD、NH3-N、TN和TP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仙女湖水质总体处于地表水Ⅱ类~Ⅲ类标准,TN 0.32~0.91 mg/L、平均0.59 mg/L,NH3-N 0.012~0.59 mg/L、平均0.31 mg/L,TP 0.017~0.080 mg/L、平均0.028 mg/L,CODMn 1.61~5.59 mg/L、平均2.85 mg/L,Chl-a 0.37~0.95 μg/L、平均0.56 μg/L。从湖区上游到下游,各指标尤其是总氮、总磷、透明度和氨氮呈现明显的趋优变化特征,除TP出现Ⅲ类水质外,其余指标多年持续处于Ⅱ类水质状态;从单因子状态指数来看,采用透明度评价的营养状态最高,大部分湖区持续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TN和TP评价的营养状态次之,处于中营养水平。仙女湖COD、NH3-N、TN和TP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1 208.0、3 528.8、4 991.2和248.1 t/a,分别剩余容量比率56.88%、68.25%、62.89%和13.67%,影响仙女湖水环境容量最突出的环境因子为TP。同时,基于对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仙女湖区水环境容量的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0.
本文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对栽植17年的人工柳杉、杉木、水杉、桦木、桤木、喜树林的碳聚积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生物量积累规律为:柳杉>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每公顷柳杉、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的生物量分别为172t、162t、157t、126t、124t、111t.柳杉的生物量比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增加5.81%、8.72%、26.7%、27.9%、35.5%;不同树种的林分碳贮量为柳杉>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柳杉、桦木、喜树、水杉、杉木、桤木林分的碳贮量分别为86.0、81.0、7&5、63.0、62.0、55.5tC/hm2,表明柳杉比其它树种具有更强的生长能力和固碳能力;林下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规律为:0~10cm>10~30cm>30~50cm>50~70cm,土壤有机碳集中分布于0~50cm土层内;不同树种林下土壤的碳贮量均高于同期的林分碳贮量,表明土壤碳库是林分碳库的补充和延续,且具有更大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