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篇 |
环保管理 | 4篇 |
综合类 | 21篇 |
基础理论 | 145篇 |
污染及防治 | 10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1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受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及营养物质释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车陂涌受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水泥、石灰和膨润土,对底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试验,探讨底泥经处理后的产物中碳素和营养盐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基本不会减少碳的释放,但会改变其释放形态,未经处理的底泥释放的TOC被迅速矿化,而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产物释放的TOC稳定存在。在试验期内,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对产物的硝态氮释放无明显影响;固化/稳定化处理能有效促进氮磷的稳定,固化体氨氮和磷酸盐的释放量明显降低,分别比未经处理的底泥减少了67.4%和76.4%以上。不同来源的粉煤灰由于成分不同,在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掺杂珠江电厂的粉煤灰Z对氨氮和磷酸盐的稳定化效果优于恒运电厂的粉煤灰H。固化/稳定化技术为疏浚底泥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处理方法,为粉煤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资源化途径。 相似文献
133.
选用聚合氯化铝(PAC)与高锰酸钾、羟基氧化铁进行复配,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了复合混凝剂投加量、反应时间、进水pH、进水有机物浓度等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絮体的沉淀性能。结果表明,PAC-KMnO4-β-FeOOH三元复合混凝剂具有显著的强化混凝效果,与相同条件下单投PAC及PAC-KMnO4二元复合混凝相比,TOC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0%与20%。达到相同的浊度去除效果,三元复配混凝剂可缩短27%~50%的反应时间,减少65%~75%的沉淀时间。进水pH、有机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PAC-KMnO4-β-FeOOH三元复合混凝剂对浊度与TOC的去除率均高于单投PAC的处理效果,三元复合混凝剂具有较强的抗水质变化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34.
大型固定监测森林样地已成为研究森林群落组织机制的一个重要平台。群落里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的构建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用群落里单个物种与其它所有个体之间相互关系来解释群落构建的研究还很少。采用单个物种-面积关系(ISAR)这一指标对鼎湖山20 hm2样地和BCI 50 hm2样地数据分析,来研究不同样地单个物种是如何对森林群落进行构建的。结果显示,与BCI样地和Sinharaja样地不同,鼎湖山样地大树对周围其它个体的作用几乎是中性的;而对于小树(胸径小于10 cm)来说,鼎湖山样地和BCI样地一样,随着尺度的增加吸引型物种减少,而中性物种增加。说明了不同的群落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单个物种对群落结构的构建有重要的作用不同,将来的研究应该结合群落其它方面的因素来分析群落内个体之间相互作用,例如从时间尺度的谱系和空间因素去分析。 相似文献
135.
以鼎湖山3个南亚热带森林演替典型阶段生态系统为对象,采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标准化计算公式与服务价格,量化揭示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不断增大;但各分项服务功能价值则表现出不同的动态规律与变化幅度,从而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结构呈现非线性演化特征。在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早期阶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大组分是涵养水源的功能价值,而中、后期则是保育土壤。人工林营造可以有效增强区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而保育演替中、后期森林则对于大气CO2收和土壤保育而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6.
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的有关规定,GSM移动通信基站电场强度的管理目标值为5.4 V/m,功率密度的管理目标值为8μW/cm2。在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确定远场区范围,结合基站天线运行的基本参数,以及在对垂直波瓣图进行拟合的基础上,通过《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中的微波远场轴向功率密度计算公式计算GSM移动通信基站对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与天线的发射功率、公众活动区域与天线的高度差以及天线的主瓣方向关系密切。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减小发射功率,增加天线与公众活动区域的高度差以及调整天线的主瓣方向等措施来降低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制定有效的监测、管理计划和加强公众沟通,及时消除可能的电磁污染。 相似文献
137.
138.
土壤养分空间估测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养分是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土壤养分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土壤的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区域尺度上,而且也表现在田块尺度上。在研究方法上经历了从传统统计学到地统计学,再到神经网络、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高精度曲面建模等新方法的不断改进过程。文章从地统计学方法引入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中为出发点,论述了国内外基于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利用地统计学方法来确定合理的土壤采样数目,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定量化研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然后简述了神经网络、地理信息技术、高精度曲面建模等技术在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最后对比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指明了今后应加强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土壤在四维空间尺度上的演变机理以及环境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9.
140.
Chutian Xu Wei Yue Peirong Sun Shutong Chen Zhengying Wu Nan Xu Li Tang Guangzhou Sheng Dapeng Li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22,34(2):170-179
The capping is called passive remediation because the sedimentary P was released and then immobilized by the capping materials. However, the release depends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refore, a hypothesis was proposed that the oxidant was used to accelerate sedimentary P release and the capping material was used to capture those released P. It is positive remediation to reduce sedimentary P amou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SRP) concentration in the overlying wa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