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经济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进行生态学与经济学系统分析方法的交叉探索,将能值这一全新的生态经济度量尺度引入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表,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经济能值的直接消耗系统和完全消耗系统分析,弥补经济学分析中自然环境投入价值缺失的同时,为复合系统能值分析中各系统间互作分析的量化评价探索了新的途径。分析结果表明: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中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之间存在经济能值的依存关系,有着直接的相互作用。种植业、渔业和畜牧业子系统间的经济能值交流网络较为发达。在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中,渔业对种植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达到3.461×10-2,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也最大,达到了8.423×10-2;种植业对渔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达到了7.685×10-2。林业与种植业、渔业、畜牧业互相的完全消耗系数都比较小,林业和其它三个子系统的经济能值交流较弱。种植业子系统是整个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渔业和畜牧业在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对物质和能量的再利用起了重要作用。林业子系统是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交流网络的薄弱环节。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以加强各子系统间的互作,提高物质与能量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2.
大豆根系分泌物和根细胞壁对难溶性磷的活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不同磷效率大豆品种根系细胞壁和根分泌物对难溶性铝磷的活化与吸收能力。结果表明,砂培条件下,磷高效品种(巴西10号)对难溶性铝磷的吸收显著高于磷低效品种(本地2号)。铝磷处理条件下,根系总表面积巴西10号是本地2号的131%,而钾磷处理二者没有明显差异。根系细胞壁对铝磷的活化表明,大豆苗期根系细胞壁对铝磷的活化量显著高于成熟期。苗期、成熟期巴西10号对铝磷的活化量为本地2号的119%、176%。不同栽培方式根系细胞壁对铝磷的活化量表现为水培大于砂培,水培条件下两个大豆基因型对铝磷的活化量没有差异。不同生育时期、栽培方式根分泌物对铝磷的活化量表现为,成熟期大于苗期,砂培大于水培。巴西10号根分泌物对铝磷的活化量比本地2号分别高出69.3%(成熟期)和40.1%(砂培)。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根分泌物和根细胞壁对难溶性铝磷的溶解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大豆对铝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23.
地统计学在土壤重金属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勇  郭庆荣  任海  万洪富 《生态环境》2004,13(4):681-684
从采矿学与地质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地统计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与传统的统计学相比,地统计学可应用于土壤重金属研究中,能探索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地统计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区域化变量、半方差函数、克立格空间插值技术。半方差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研究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相关性;而克立格插值可以对未采样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无偏最优估计。在对地统计学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回顾了近些年在土壤重金属研究的采样设计、空间结构分析、空间插值等方面的应用,并就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蛭石和沸石对番茄青枯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沸石于番茄连作地,使番茄青枯病显著减少,但施用蛭石使番茄青枯病加重。施用沸石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提高,而蛭石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沸石和蛭石都能提高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其中沸石处理的土壤高于蛭石处理的土壤。  相似文献   
25.
细叶桉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叶桉造林试验中,设计了7种密度,结果表明,在造林的当年,高密度林分能较早形成林分环境,有利于早期生长,而后来其个体间较早开始进行营养空间的竞争,部分个体生长受到抑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密度林分不利于冠径的发展。相应地低密度林分呈现出径生长较快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随着树木长大而愈来愈明显。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径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林分的蓄积量更大程度地受株数的作用,密度越大,蓄积量越大。建议细叶桉小径材和纸浆材的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  相似文献   
26.
印染废水混凝脱色技术的分子结构基础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效果取决于染料分子的分子结构及其在水中的分子分散状态和染料的染色机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染料分子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印染废水混凝脱色技术的混凝机制和混凝效果,合成絮凝剂与选择絮凝剂应充分考虑染料分子的分子结构与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27.
对珠江三角洲水体中来源广、毒性大的多氯代芳香化合物(PCAs)在两种自然沉积物和活性污泥中的吸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珠江广州河段鸦岗底泥和顺德鱼塘底泥中,1,2,4-三氯苯、1,2,4,5-四氯苯、五氯苯主要呈现为Fruendlich非线性吸附,六氯苯、2,4,6-三氯酚、七氯和Aroclor1260则表现为线性吸附;而在活性污泥颗粒物上几种PCAs均表现为线性吸附。PCAs的吸附行为与Kow有一定关系,但主要与固体颗粒物中有机碳和粘土成分含量有关。有机碳和粘土成分的高低不仅影响PCAs在颗粒物上吸附容量的大小,其比值还决定了PCAs的吸附方式。  相似文献   
28.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与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根据2001年11月大亚湾15个调查站、20个生物种类共计63个生物样品的Cu、Pb、Cd和Hg含量检测结果,阐述了大亚湾近期海洋经济种类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水平。结果表明:鱼类、蟹类、虾类和头足类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分别为:Cu0.16~11.85、Pb0.17~0.54、Cd0.02~0.25和Hg0.007~0.087mg/kg。虾蟹和蟹类体中Cu、Pb、Cd和Hg含量最高,鱼类最低,头足类居中;本调查结果除Pb的含量略高于1992年的调查结果外,Cu、Cd和Hg的含量略低于或相当于10年前的调查水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衡量,目前大亚湾鱼类、虾、蟹类和头足类生物体中Cu、Pb、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未超标准,经济种类生物体重金属安全卫生质量尚好。  相似文献   
29.
氨氮浓度过高是黑臭水体难以治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比较了经活性污泥驯化的菌株与市售硝化菌液两种不同菌剂分别在有机填料聚丙烯纤维和无机填料沸石上的挂膜特性,考察了不同挂膜填料性质、填料粒径、源水pH值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解构不同填料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探究填料负载微生物的生物膜法去除氨氮的综...  相似文献   
30.
设置0、0.001、0.01、0.1、l和10mg·L-16个质量浓度梯度,测定了草甘膦异丙胺盐(Glyphosate—isopropylammonium)农药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叶绿素a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影响,探讨了有机磷农药对球形棕囊藻的毒物刺激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草甘膦异丙胺盐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呈现出刺激效应。在实验所设定的6个质量浓度梯度范围内,0.001mg·L0和0.01mg·L-1质量浓度处理下的刺激效应最为显著。该两个质量浓度处理下,球形棕囊藻的平均相对增长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27%和0.45%,叶绿素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2%和2.5%,SOD活性提高了5.9%和7.2%,CAT活性提高了93%和155%;而当草甘膦异丙胺盐质量浓度在0.1mg·L-1以上时,球形棕囊藻的生长率、叶绿素a含量、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草甘膦异丙胺盐在0.001mg·L-1和0.01mg·L-1范围内对球形棕囊藻均呈现刺激效应,而高于0.1mg·L-1时球形棕囊藻各生理指标表现出显著抑制效应。研究结果为了解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特征,揭示有机磷农药对微藻产生低促高抑的规律和为深入探索赤潮暴发的成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