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8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64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8篇 |
废物处理 | 117篇 |
环保管理 | 143篇 |
综合类 | 989篇 |
基础理论 | 336篇 |
污染及防治 | 627篇 |
评价与监测 | 113篇 |
社会与环境 | 104篇 |
灾害及防治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36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Rui Han Shuxiao Wang Wenhai Shen Jiandong Wang Kang Wu Zhihua Ren Mingnong Fe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6,28(8):134-14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haze occurrence in China. The impact factors of haze trends are also discussed.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961 to 2012 and daily PM10 concentrations from 2003 to 2012 wer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nual-average hazy days at all stat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from 4 days in 1961 to 18 days in 2012. The maximum number of haze days occur in winter (41.1%) while the minimum occur in summer (10.4%). During 1961-2012, the high occurrence areas of haze shifted from central to south and east regions of China.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Jing-Jin-Ji) region, Shanxi, Shaanxi, and Henan Province are the high occurrence areas for haze, whil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have become regions with high haze occurrences in the last 25 years.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haze days. However, wind, relative humidity,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haze days. The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and dissipation of haze vary for high and low altitudes, 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have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haze occurrences compared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相似文献
952.
953.
用于地表水反硝化的纤维素碳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取合适的天然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细菌碳源用于解决地表水中NO3--N污染问题,以江南大学校内湖水为接种物,选取8种天然纤维素碳源在缺氧状态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对60 mg/L NO3--N的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碱处理作为预处理可明显提高反硝化速率,碳源脱氮率均在96%以上(树皮除外)。2种处理方式中均有NO2--N累积,部分碳源释放NH4+-N并发生DNRA反应,树叶在2种处理中脱氮效果均较好。结合各碳源脱氮率、耗碳源量以及处理成本,选取基本处理的香樟叶作为最佳纤维素碳源。 相似文献
954.
采用TiO2光催化技术对克百威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并系统地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液初始pH值,底物浓度,活性氧物种和各种阴阳离子对其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对克百威的光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百威在弱碱性条件下降解速率最快,×OH对克百威降解贡献比约为93.4%,h+和其他ROSs的贡献则相对较小.而水溶液中的阴离子BrO3-和S2O82-对克百威的光催化降解有促进作用,I-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水溶液中的K+,Ca2+,Na+,Mg2+和Cu2+等金属阳离子对克百威的降解也均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5.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MnO_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nO_2陶粒臭氧氧化催化剂,并以草酸为模拟污染物,采用响应面法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酸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MnO_2投加量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nO_2投加量200 mg/g,盐酸溶液质量分数20%,煅烧时间2 h,煅烧温度400℃。在初始草酸质量浓度150 mg/L、溶液pH 3.11、臭氧投加量8.10 mg/min、臭氧-氧气曝气量400 m L/min的条件下,最佳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30 min时的草酸去除率达66.9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且催化过程中Mn~(2+)溶出量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负载的MnO_2类型为α-MnO_2和β-MnO_2。 相似文献
956.
研究了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微囊藻毒素(MCs)的分析和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细胞水平和酶水平下对MC-YR、RR和LR的生物降解.结果表明,云南滇池水华蓝藻细胞中MC-YR、RR和LR的含量分别为0.16, 0.96, 0.47mg/g.在初始浓度分别为19.5mg/L MC-YR、79.5mg/L MC-RR和43.6mg/L MC-LR下,鞘氨醇单胞菌USTB-05在2d内可将上述3种MCs全部降解,鞘氨醇单胞菌USTB-05粗酶液可以以更快的速率对MC-YR、MC-RR和MC-LR进行高效酶催化降解,在10h内可以将初始浓度分别为14.8mg/L MC-YR、28.4mg/L MC-RR和19.5mg/L MC-LR全部降解.同时发现了MC-YR降解过程中的2个中间和1个最终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57.
电厂脱硫灰烧成硫铝酸盐水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厂脱硫灰由于成分复杂和高硫高钙的特点,为其综合利用造成了很多困难.试验证明,只需添加部分CaO或CaCO2,用脱硫灰作生料即可在1 300℃左右烧成硫铝酸盐水泥.这种方式可以完全利用脱硫灰中的游离CaO,CaCO3,Ca(OH)2和含硫矿物CaSO3与CaSO4,使其转化为水泥熟料矿物,如硫铝酸钙(Ca4Al6O12SO4)、硅酸二钙(Ca2SiO4)等,还能完全利用脱硫灰中的未燃烬碳,因而能达到物尽其用,是一种全新高效的利用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8.
黄河中游水保措施对入黄干支流泥沙特性的影响:Ⅰ. 泥沙粒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过去关于水土保持措施影响的研究多侧重于减水减沙的影响,对泥沙组成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大量的实测资料为依据,以河口至龙门间区域自然与水土保持条件为背景,将水保措施类型、河道水流泥沙条件与流域地貌条件结合考虑,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对采用水保措施前后该区域(尤其是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黄土高原与沙砾丘陵区域)的泥沙粒径分布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泥沙粒径分布变化极其复杂,对应于不同地貌类型条件的泥沙组成遵循不同的分布规律。黄土丘陵区河流中的悬移质泥沙级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而沙砾丘陵区河流中的泥沙级配则服从皮Ⅲ型分布规律。当分布函数的类型确定后,泥沙粒径分布由该分布函数的几个参数共同决定,这些参数分别反映了泥沙从流域表层搬运到对应级别河流的过程中地貌形态及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文中由多学科综合研究得到的结论,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效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9.
黄河沿岸地带水资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多年持续断流,已经严重影响到沿岸地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限制了沿岸地带经济潜力的发挥。特别是对黄河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本文分析了黄河沿岸地带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要素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提出应化调整大耗水型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与生活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并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社会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960.
Ester van der Voet René Kleijn Lauran van Oers Reinout Heijungs Ruben Huele Paul Mulder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1995,2(2):89-89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study of materials flows through society, the Substance Flow Analysis (SFA) method and its software tool SFINX are presented. SFA aims at providing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a country’s overall management strategy regarding single substances or coherent groups of substances. Three modell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are discussed: Bookkeeping, static modelling, and dynamic modelling. The computer program SFINX can be used for varoius purposes: (1) to obtain an overview of stocks and flows of a substance in, out and through a nation’s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for a specific year, (2) to trace the origins of specific pollution problems, and (3) to estim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ertain abatement measures. Each application has its own requirements with regard to data and modell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