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55篇 |
免费 | 883篇 |
国内免费 | 590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56篇 |
废物处理 | 1007篇 |
环保管理 | 1311篇 |
综合类 | 9392篇 |
基础理论 | 2460篇 |
污染及防治 | 5288篇 |
评价与监测 | 746篇 |
社会与环境 | 595篇 |
灾害及防治 | 6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275篇 |
2022年 | 790篇 |
2021年 | 743篇 |
2020年 | 579篇 |
2019年 | 503篇 |
2018年 | 654篇 |
2017年 | 771篇 |
2016年 | 868篇 |
2015年 | 1053篇 |
2014年 | 1291篇 |
2013年 | 1621篇 |
2012年 | 1380篇 |
2011年 | 1413篇 |
2010年 | 1161篇 |
2009年 | 1143篇 |
2008年 | 1230篇 |
2007年 | 1018篇 |
2006年 | 1014篇 |
2005年 | 651篇 |
2004年 | 480篇 |
2003年 | 542篇 |
2002年 | 490篇 |
2001年 | 357篇 |
2000年 | 440篇 |
1999年 | 382篇 |
1998年 | 304篇 |
1997年 | 332篇 |
1996年 | 286篇 |
1995年 | 222篇 |
1994年 | 172篇 |
1993年 | 140篇 |
1992年 | 130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研究了UV/Fenton技术对高浓度金属清洗乳化油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亚铁与双氧水浓度、pH、反应时间和搅拌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Fenton技术对高浓度乳化油废水(COD平均浓度为35 000 mg/L)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亚铁与双氧水浓度分别为2 400 mg/L和6 000 mg/L,pH为3,经过2 h反应,COD可降低至1 050 mg/L,去除率为97%。搅拌会降低COD的去除率。研究表明,UV/Fenton技术对高浓度乳化油废水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且药品消耗较低,为目前此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单室无膜悬浮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比分析了蛋白酶和淀粉酶强化剩余污泥为燃料的MFC(ESMFC)产电特性、酶特性和污泥减量化效果。研究表明,投加蛋白酶的ESMFC最大功率密度比对照组增加106.2%,投加淀粉酶时ESMFC最大功率密度比对照组增加48%。蛋白酶作用主要体现在投加后的前12小时,而淀粉酶作用时间则较长,为投加后的前144小时,但在运行前期,由于高温作用,导致系统内的酶活性较强,投加的淀粉酶作用则不明显。投加蛋白酶的系统内TCOD、TSS和VSS去除率分别为82%、65%和85%,而投加淀粉酶的系统内TCOD、TSS和VSS去除率分别达到86%、67%和88%。此研究对于ESMFC中外加酶的选择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实验对比考察了常规混凝和加载磁混凝工艺对微污染河水中COD、浊度和TP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系统研究了混凝剂用量、磁种加载量、搅拌条件和药剂投加顺序等因素对加载磁混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载磁种后沉淀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从常规混凝工艺的50.1 μm显著增加到68.6 μm;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混凝工艺,尤其对浊度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实验最优条件下COD、浊度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17%、99.28%和75.82%;并且加载磁种后可减少50%以上的混凝剂投加量,同时大大缩短沉淀时间。 相似文献
994.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纳米TiO2凹凸棒黏土吸附剂,采用SEM、XRD等分析方法对负载纳米TiO2凹凸棒黏土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Mn2+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焙烧后的负载纳米TiO2凹凸棒黏土吸附剂较负载前的凹凸棒黏土,因其结构中的结晶水和沸石水脱失,内部孔道面积和表面积增加,活性吸附位点的数量增大,吸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室温条件下(20~25℃),pH为5~6,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时,负载纳米TiO2凹凸棒黏土吸附剂对Mn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不同运行模式对同步脱氮除磷CAST工艺快速启动及其稳定维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传统进水/曝气和改良型分段进水的交替缺氧-好氧(A/O)2种运行模式对CAST工艺的快速启动及脱氮除磷性能稳定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进水/曝气运行模式下,系统达到最佳营养物去除性能所需启动时间30 d,稳定运行阶段TN平均去除80.66%,磷的去除率维持在66.30%左右;采用改良型交替运行模式,反应器达到稳定运行状态仅需18 d,系统稳定运行时TN平均去除81.36%,磷去除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出水磷浓度在0.3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GB8978-2002)。研究还发现,传统运行模式下,由低温引起的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导致系统污泥严重流失,反应器几乎丧失污染物去除性能;而低温对交替运行模式下的反应器除磷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总氮去除则因氨氮不完全硝化而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96.
以壳聚糖为原料,甲醛为氨基保护剂,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交联壳聚糖,再对其进行质子化改性得到质子化改性交联壳聚糖吸附剂。通过正交实验对该吸附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吸附水中硫酸根(SO42-)的吸附等温特性和动力学进行研究,最后对制备和吸附过程进行能谱分析(EDS)并对吸附剂进行了再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 h、甲醛:戊二醛:壳聚糖为4.5:0.5:3(质量比);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25℃(298 K)下,吸附容量最大可达133.87 mg/g;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EDS分析表明了交联反应、质子化改性和吸附反应均已发生;该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良好,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97.
998.
镍渣的重金属浸出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镍渣的矿物相组成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基础上,鉴定了镍渣样品的浸出毒性,并考察了pH、液固比和浸出时间等条件对镍渣样中铬、铅、铜和锌等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镍渣中的重金属总量约为渣样的0.9%,且铬、铜和锌的含量较高,需进行安全管理。实验所用镍渣样品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强酸条件下镍渣中重金属浸出浓度较大,pH3后浸出浓度显著降低;液固比40 L/kg时,镍渣中重金属不断溶出,液固比40 L/kg后,浸出达到饱和,浸出浓度趋于平衡;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重金属离子的浸出浓度先增加后减少,但由于各重金属性质不同,各重金属达到最大浸出浓度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999.
玉米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采用ZnCl2活化法制备玉米秸秆活性炭,吸附次甲基蓝染料废水,进行动力学分析。本实验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活性炭对次甲基蓝的吸附与Langmuir方程拟合良好,R2=0.9857。采用Lagergren准一级速率模型、Lagergren准二级速率模型、Bangham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动力学方程分别对秸秆活性炭吸附次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动力学拟合,通过分析得出吸附过程与Lagergren准二级速率模型拟合最好,R2=0.9979。秸秆活性炭对次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达到909.09 mg/g,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Defu Xu Yinjuan Wu Yingxue Li Alan Howard Xiaodong Jiang Yidong Guan Yongxia Ga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4,21(17):10108-10119
A surface- and vertical 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 wetland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response of chlorophyll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to elevated UV radiation in three types of wetland plants (Canna indica, Phragmites austrail, and Typha augustifolia). Results showed that (1)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 indica, P. austrail, and T. augustifolia i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here UV radiation was increased by 10 and 20 % above ambient solar level than in treatment with ambient solar UV radiation (p?0.05). (2) The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guaiacol peroxidase (PO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ies of wetland plants increased with elevated UV radiation intensity. (3) The increased rate of MDA, SOD, POD, and CAT activities of C. indica, P. australis, and T. angustifolia by elevated UV radiation of 10 % was higher in vertical 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 wetland than in surface-flow-constructed wetland. The sensitivity of MDA, SOD, POD, and CAT activities of C. indica, P. austrail, and T. augustifolia to the elevated UV radiation was lower in surface-flow-constructed wetland than in the vertical 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 wetland, which was related to a reduction in UV radiation intensity through th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suspended matter in the water. C. indica had the highest SOD and POD activities, which implied it is more sensitive to enhanced UV radiation. Therefore, different wetland plants had different antioxidant enzymes by elevated UV radiation, which were more sensitive in vertical 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 wetland than in surface-flow-constructed wetlan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