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751篇
基础理论   476篇
污染及防治   126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31.
简要介绍了 F_(81)、F_(835)、F_(838)、F_(881)和F_(882)的定义及测试方法,并用具体数据加以说明。F 值是薄钢板的成形性优劣性指标,具有方向性。其中,F_(81)在评定不同板厚、不同冲压级别的薄钢板成形性能时,显得更为敏感;而F_(83)系列(包括 F_(881)、F_(882)),由于采用同一结构形式的公式,只是因 A 的测试方法不同,对 F 值有微小的影响。F_(88)测试方法简便、准确并易于实现自动化,具有在大生产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以下统称安全生产标准)的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程序,根据《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3.
此文利用主应力法推导出圆管空拔壁厚变化量解析式。该式计算结果与以定常三维流动上界解析同类问题结果相接近,且表达式简单,也与拔管的实验结果相一致。因而,可在圆管空拔壁厚计算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4.
在盒形件拉伸成形过程中,毛料展开是冲压工作的重要课题。此文根据数学理论,用亚椭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来摸拟盒形件毛料尺寸展开外形,是提高一次成形、减少压延次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5.
本文总结了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海域地震及其强余震前电磁辐射的前兆特征。所用的仪器为DDC-2型电子补偿仪、XWX-2042电位差计,记录极距为100m的两埋地电极间所接收到的电磁辐射信息,震前异常波形最大幅度可达187.5mv,为正常背景的十数倍,频谱较宽(0.005—5Hz)。这种特征对认识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上的地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此文研究了循环热处理工艺对W6Mo5Cr4V2钢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在1040℃两次循环淬火是实现其超塑性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按此工艺进行预处理后,在810℃、初始应变速率为5.56×10~(-1)s~(-1)的条件下,该钢的超塑延伸率可达187%.  相似文献   
137.
乐山市为全省核单位较多的地区之一.其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土壤、水体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或元素浓度均接近于地区直水平.说明对环境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8.
PRED问题与地理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定义了由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构成的PRED问题的思路,讨论了它的性质;然后提出用地理工程解决PRED问题,并构建了地理工程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9.
查清中低产田的面积、分布与开发条件是制定农业综台开发规划的重要依据。采用按公里网布设的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开展对耕地不同产量水平的面积与分布的动态监测,其方法具有准确、简便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0.
全新世青藏高原东部西南季风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报道一组新的西南季风代用指标,即泥炭中单一种属植物———木里苔草残体纤维素和泥炭混合植物残体纤维素的δ13C时间序列,所记录的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气候变化。两记录表明,该区全新世的下限年龄约11200aBP(14C年龄约9900aBP);从约11200aBP起该区迅速进入湿暖的全新世阶段,季风活动迅速增强;在约10800~5500aBP期间,季风总体保持在强盛状态,但其间有4次突然减弱,气候变干冷;约从5500aBP起季风活动在波动中逐渐减弱,其中有4次减弱最明显。所有这8次气候的突然变化都与北大西洋浮冰事件一一对应。这种密切的相关关系表明,西南季风强度的波动可能是对全球变化,特别是对海洋热盐环流引起的地球南北方气候波动的所谓"跷跷板效应"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