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347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14篇
环保管理   304篇
综合类   1861篇
基础理论   69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40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人因评价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因评价是安全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加权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因评价的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2.
采用溶剂萃取法处理含硫酸及硫酸盐的工业废水,主产优质农用硫酸钾,副产氯化铵和氮钾复合肥,整个工艺过程基本无三废排放,实现了对该废水的综合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3.
124.
入侵检测的1类支持向量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使得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攻击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更新 ,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入侵检测技术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由于几乎所有的攻击与滥用都被记录在系统的网络数据中 ,因而可以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网络数据构造入侵检测系统。在对网络数据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入侵检测的 1类支持向量机模型。第一 ,构造适于异常点检测的1类支持向量机模型 ;第二利用抽象化的网络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以确定其中各个参数的值。实验表明 ,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5.
西北地区沙尘暴引发的荒漠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孙冷  黄朝迎 《灾害学》1997,12(3):49-52
从西北地区继1993~1995年连续3a出现沙尘暴之后,1996年甘肃和内蒙古西部的阿盟等地再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入手,分析了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指出它归根结底是荒漠化的直接后果。概述了荒漠化的状况及危害,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对两种自然爆炸灾害——天体对地球的撞击和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撞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特性,探讨了预防灾害的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127.
废水中甲酸萃取回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ZYM混合溶剂为萃取剂,以含4.5%的甲酸的废水进行萃取试验,结果表明,ZY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再生性,对废水中的甲酸有较高的萃取率。采用本萃取技术,不但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而且还可回收甲酸,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8.
试验工艺流程的方案选定,充分吸收了各炼油厂进行的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功试验经验,以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单元为基础,提出了以混凝气浮与臭氧生物活性炭串联工艺为核心的总体工艺流程,以降低工程投资及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回用的经济效益;同时,指出试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因此,开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试验研究,必将为炼油污水深度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作为相关污水回用处理工艺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9.
如何实现广播电视网节目内容的自动审计已成为目前广播电视网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目前有线电视网节目内容的审计,大多基于人工,不仅费时费力,且与先进的现代电视技术极不相匹配,接着对图像内容过滤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用反差、能量、熵、相关4个特征量表示纹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用交互的动态规划法来进行图像对象分割然后利用相似度描述两个特征量的相似程度,最后以对黄色内容识别为实例,通过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与定义好的特征库相匹配,监控包含不良人体图像信息的视频,实现对有线电视网节目内容的自动审计。  相似文献   
130.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leaching on permeability and Cd removal from fine-grained polluted soils. Column leach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two types of soils (i.e., artificially Cd-polluted loam and historically polluted silty loam). Chemical agents of CaCl2, FeCl3, citric acid, EDTA, rhamnolipid, and deionized water were used to leach Cd from the soils. Results showed that organic agents reduced permeability of both soils, and FeCl3 reduced permeability of loam soil, compared with inorganic agents and deionized water. Entrapment and deposition of colloids generated from the organic agents and FeCl3 treatments reduced the soil permeability. The peak Cd effluence from the artificially polluted loam columns was retarded. For the artificially polluted soils treated with EDTA and the historically polluted soils with FeCl3, Cd precipitates were observed at the bottom after chemical leaching. When Cd was associated with large colloid particles, the reduction of soil permeability caused Cd accumulation in deeper soil. In addition, the slow process of disintegration of soil clay during chemical leaching might result in the retardation of peak Cd effluen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for caution when using chemical-leaching agents for Cd removal in fine-grained s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