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3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170篇
环保管理   227篇
综合类   1148篇
基础理论   53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44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1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341.
焚烧法处理环己酮生产中的皂化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环已烷氧化生产环已酮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皂化液 ,它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是一种难处理的高污染有机废水。某石化厂在借鉴造纸行业的黑液焚烧技术的基础上 ,采用焚烧法来处理皂化液 ,并得到副产蒸气和回收了碳酸钠 ,实现了皂化液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每处理 1t皂化液可盈利 10 0~ 2 0 0元  相似文献   
342.
针对石化废水中不同特征污染物,采用人工分离筛选去除COD和油工程菌6株、硝化工程菌10株(亚硝化细菌5株、硝化细菌5株)构建高效混合菌群,通过臭氧固定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污染效能中试研究表明,该系统深度处理石化难降解有机废水是可行的,能同时实现去除COD、油类、NH3 N等污染物的功效,对COD、油类、NH3 N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 0%、90 5%、81 2%和90%,相应的出水分别为33 2mg/L、0 4mg/L、4 5mg/L和10倍,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循环冷却水的用水要求,它的推广应用必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3.
油泥废弃物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正交试验 ,探讨了堆腐法处理油泥废弃物过程中调控因子 (肥料、客土、水分和 pH)的影响。结果发现 ,投加一定量的客土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子。通过正交试验选择和确定的最佳处理条件为 :在自然温度 >2 0℃的情况下 ,客土投加量 2 0 %、肥料 10 %、菌剂 5 %、控制水分 30 % (烘干基 )和pH 7。优化条件的建立为油泥废弃物的深度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4.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反应器应用于高温和超高温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现状 ,探讨了在高温和超高温下UASB反应器接种、启动及其处理效果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5.
本文主要报道了一种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新型材料即新生态MnO2 及其对三种酸性媒介染料染色废水的脱色作用及影响脱色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新生态MnO2 对酸性媒介染料的吸附能力很强 ,当染料浓度为2 0 0mg/L、pH <2时 ,其对酸性媒介黑T、酸性媒介绿G和酸性媒介黄GG的脱色率分别达 98.2 %、94.5 %和 96 .4%。染料吸附效果受体系pH值、MnO2 投加量、吸附时间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pH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新生态MnO2 对酸性媒介黄GG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346.
环境中手性污染物对映体选择性行为的研究历史不长 ,但由于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生物活性的差异性 ,手性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对映体选择性行为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近 10多年来手性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进行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347.
从焦化生产的工艺以及产品的特性入手,分析了焦化厂潜在的火灾事故隐患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强调了焦化厂作为一个化工企业建立应急预案的必要性。阐述了建立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和内容。  相似文献   
348.
以给水污泥为吸附材料,采用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多种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3,粒径1.98 mm,投加量8.0 g/L,吸附时间24 h。结合SEM/XRD和EDS等表征方法,对给水污泥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和分析。Langmuir、Freundlich和D-R等温吸附方程均能较好的拟合给水污泥对磷的吸附特征。在298、308和318 K温度下,Langmuir拟合得到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47、3.84和4.39 mg/g。由D-R方程计算的吸附自由能E为10.77~10.83 kJ/mol,表明吸附过程为离子交换吸附。  相似文献   
349.
曝气对潜流人工湿地中木本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人工湿地植物的多样性,本文将花叶冬青(Ilex aquifolium)、月季(Rosa chinensis)和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3种木本植物引入潜流人工湿地,比较曝气前后系统对污水处理效果,植物的生物量与对TN、TP负荷减少的贡献率,根系形态与内部结构、根际微生物与基质酶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木本植物潜流人工湿地系统曝气后可以提高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99%、4.91%、10.25%、8.09%。湿地曝气有利于3种木本植物的生长,在曝气后比曝气前生物量增加了381.75、606.25和896.88 g/m2。曝气会促使木本植物长出大量须根,且曝气后的根系具有大量由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的水生根特征。同时,曝气后增加了硝化菌数量,各处理单元中硝化菌增量分别为A:0.28 MPN×104/g,B:4.23 MPN×104/g,C:7.7 MPN×104/g。另外,曝气后植物根际基质中磷酸酶和尿酶的含量增加量大约在50%以上,这与系统中N和P的去除率提高的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350.
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制药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以制药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臭氧氧化技术、好氧消化技术、PAM絮凝技术以及污泥制作活性炭技术开展小试研究,以污泥减量、资源化利用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各项技术工艺参数的优化及费用估算,筛选适合制药污泥处理的最优技术。研究发现,在各项技术最优条件下,PAM絮凝技术可将污泥含固率由6.32%提高至46.89%;臭氧氧化技术和好氧消化技术分别减少污泥挥发性固体质量(VS)50.55%和26.59%;制备的污泥活性炭饱和吸附量可达28.57 g COD/kg。结合经济预算结果,PAM絮凝技术在高效提高污泥含固率的同时,处理费用最低,是制药污泥处理工程应用经济可行的一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