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5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349篇
基础理论   11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02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71.
在半干旱地区,利用腾发盖层代替传统盖层,在相同的防渗效果下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设计过度造成的浪费。以兰州地区为例,实验测试得到兰州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求得田间持水量和萎蔫含水量;结合兰州地区2007—2008年气象资料,利用Hydrus-1D软件,模拟了透过盖层的降水入渗量,分析了黄土盖层替代传统盖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31 cm厚的黄土盖层理论上可以满足阻止降水入渗的要求,与传统盖层相比,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72.
新型饮用水除氟材料Bio-F除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SEM、BET、FT-IR、XRD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Bio-F的表面微观结构及吸附氟离子机制.结果表明,Bio-F吸附氟离子后比表面积由12.411m2·g-1减少为10.692m2·g-1,平均孔容减少了0.004 cm3·g-1,最可几孔径分布在1.88nm左右.Bio-F吸附氟离子的过程包括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吸附方式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时材料与氟离子结合可能形成Ca10(PO4)5CO3(OH)F.  相似文献   
673.
离子选择性微电极(ISME)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在单细胞检测中可用来测定细胞内各种离子的浓度和胞外空间的离子流。本文提出了一种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用于单细胞检测的新方法,即用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量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破裂时形成的离子浓度脉冲信号,进而分析细胞液中离子浓度的分布。并用此方法研究了在低温、纳米氧化铜(CuO NPs)、重金属(铽、镉)和乙醇等不同因素作用下,芦荟(Aloe vera)细胞原生质体的细胞液中Ca~(2+)的浓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冻、CuO NPs、硝酸铽和氯化镉处理后细胞液中的Ca~(2+)浓度分布发生分层现象,而乙醇处理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操作简便的优点,为更全面地揭示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响应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可为各种环境和生态毒理学评价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74.
全氟化合物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氟化合物(poly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Cs因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以及高表面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消费和工业生产等领域。PFCs具有难降解、生物富集和长距离迁移等特点,已在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及生物体中检出。在生态环境中,PFCs能够通过食物链不断传递放大,其具有的多种毒性效应已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主要综述了PFCs在各类环境介质的污染现状、生物的毒性效应、人类摄入健康风险评估以及PFCs的降解研究,以期为未来PFCs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5.
Chen  Yiqun  Gao  Shuxian  Liu  Zizheng  Shao  Senlin  Yin  Weizhao  Fang  Zheng  Huang  Li-Zhi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2019,17(2):1017-1021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 Metal-activated persulfate is an efficient reagent for the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However, homogenous catalytic activation of persulfate...  相似文献   
676.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in topsoil from five regions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mercury (Hg) in topsoil from four provinces and one municipality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1,254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Hg were 0.064 mg kg?1 for Liaoning Province, 0.100 mg kg?1 for Jiangsu Province, 0.110 mg kg?1 for Zhejiang Province, 0.154 mg kg?1 for Sichuan Province, and 0.098 mg kg?1 for Chongqing Municipality. Although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the ranges of Hg concentrations, the average values for each region were similar with other published data. The concentrations of Hg in topsoil varied largely upon the sampling locations. More than 80 % of the soil samples from Liaoning Province, Jiangsu Province, Zhejiang Province,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y, were ranked Grade I by the China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not contaminated by Hg. The concentrations of Hg in 0.3–0.4 % of soils collected from Jiangsu Province, Zhejiang Province and Chongqing Municipality exceeded the limitation for Grade III, indicating the contamination of Hg in these sites. The sources and potential risks of Hg in these sites should be brought to attention and further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677.
丹寨汞金矿床是与古油藏共生的金属矿床 ,产在古油藏的边缘 ,矿区内发育大量的油气演化产物沥青、含烃有机包裹体等有机质 ,可见该矿床与古油藏有密切的地质关系。对矿区内卤素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矿区内溴、碘的富集程度远比氟、氯高 ,这与古油藏油田卤水的形成演化有关。而且 ,油田卤水是该矿床成矿热液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78.
本文提出了岩矿样品X射线荧光分析中多元素体系的理论α系数的一种计算方法。假设试样由n个组分组成,其各组分平均含量为Cl(Cl=1,2,3,…k,……n),然后,假设某一组分的含量Cl相对于平均含量Cl有一微小变化量ΔC,并使每个组分相应变化一次,用基本参数法方程计算理论X射线相对强度;再按一定的数学模式计算相应的基本α系数,混合α系数和修正α系数。以实例计算了用于地质样品分析的各种理论α系数,应用于实际分析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79.
应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北京西北城区和清洁对照点非取暖期(2001年夏季)大气单个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以及PM10和PM2.5的数量-粒度和体积-粒度分布.研究表明,烟尘集合体在2个采样点都普遍存在,具有区域性污染的特征;不规则状矿物颗粒物多见于市区PM10样品中,而长条状石膏颗粒多出现在清洁对照点颗粒物样品中;在清洁对照点还观察到了生物质颗粒.PM10的数量-粒度分布呈双峰分布,主峰为0.2~0.5μm,次峰为在1~2.5μm但PM10的体积-粒度分布呈单峰分布,在1~2.5μm粒度范围内.综合分析得出,虽然粗颗粒,主要是矿物颗粒,在数量上对PM10贡献很小,但是对总体积,因此对总质量的贡献可能很大但在PM2.5中,烟尘集合体在数量和体积上均占优势.  相似文献   
680.
兰州市沙尘天气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芝永华  傅朝  邵志宏 《灾害学》2007,22(1):77-81
利用1971~2000年和2001~2004年兰州市观测站资料,分析了兰州市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1~2004年沙尘天气特点及产生原因。研究表明,兰州市区的沙尘天气30年来呈明显减少趋势,但近几年明显增多。兰州市的沙尘天气以浮尘、扬沙天气为主。沙尘天气春季(3~5月)最多,4月占全年天数的24.2%。利用2002~2004年主要污染物浓度资料和2006年4月5~15日逐日的PM10浓度资料研究了沙尘天气对兰州市区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天气发生时,伴随的大风等气象条件有利于SO2和NO2的扩散,而强沙尘天气容易导致PM10日均浓度迅速升高。在分析的一次强沙尘天气个例中,兰州市区PM10日均浓度陡然升高到1.86 mg/m3,是前一日的10.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