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346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214篇
环保管理   304篇
综合类   1860篇
基础理论   69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40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通过实验的方法,实测了双进口涡向起旋圆管内旋转流场,得出圆管内各断面上旋转流场分布、旋转流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的特点,并分析拟合得出旋流速度指数衰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942.
为实现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理,提出了"酸化破胶-固液分离-催化氧化-微生物降解"的处理方法,并采用钻井现场废泥浆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浆密度调节为1.15 kg/dm3,酸化pH≤3,固液分离效果最佳;过滤分离后固相浸毒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液相经Fenton氧化、微生物降解后,COD将降低到110 mg/L以下。该方法运行成本低,处理彻底无隐患,为进一步工业化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3.
排污权交易是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排污权初始分配则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的基础,在流域水功能区划基础上研究排污权初始分配问题,将有助于流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有效实施.结合我国现行行政特征和流域水功能区划成果,以行政单元作为排污权初始分配主体开展排污权初始分配研究.选取沙颍河流域为例,根据淮河水利委员会制定的沙颍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及COD、氨氮限排总量要求,以COD、氨氮作为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客体,通过等比例削减方法对沙颍河流域内的行政单元进行了排污权初始分配,得到了流域内各行政单元的COD、氨氮初始排放权,并将分配结果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将水功能区划应用于排污权初始分配研究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关于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政策可行性、初始分配的方法及地方政府定位等几方面问题,目的在于为将来的排污权分配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4.
珠三角城市群典型城市土壤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选择了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典型中小城市的菜园和果园表层土壤(0~20 cm)进行调查取样,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土壤样品中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本区域的PAEs的污染控制问题.结果表明:在珠三角城市中,东莞土壤的PAEs含量最高,各地土壤中的PAEs均值高低顺序依次为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菜园土壤中的平均PAEs含量比果园高37%左右;从珠三角城市菜地和果园的平均PAEs分布来看,东莞和深圳的菜地PAEs明显高于果园;珠海、中山和惠州菜地的平均PAEs与果园基本持平.16种PAEs类化合物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分布的差异非常大,不同城市所受到的主要PAEs化合物污染的种类不同;与美国土壤PAEs控制标准相比,珠三角城市果园和菜地土壤的PAEs主要为DEP和DnBP超标,这两类PAEs化合物应该成为重点的污染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945.
丘陵区坡面土壤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紫色丘陵区疏林地、荒草地和坡耕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均为疏林地>坡耕地>荒草地,而在下坡位两者含量变化差异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坡位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均是在0~5 cm层富集,颗粒有机碳的含量也表现出一定在剖面分异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为(0.74±0.01)~(0.34±0.0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差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颗粒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6.
镉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笋王一号(Lactucasativa L. sativa var.Angustata Irish.cv Sunwang NO.1)为材料,通过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100 μmol·L-1Cd2+对幼苗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叶数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加重,但低浓度的Cd2+(1 μmol·L-1)却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幼苗根、叶中MDA含量和G-POD、叶中SOD活性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明显增加,但根中的SOD在100 μmol·L-1Cd胁迫下明显低于对照,同时,1 μmol·L-1Cd对根和叶片中的APX和CAT活性有一定的激活效应,以后随着Cd处理浓度的提高表现为抑制效应,且随着Cd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47.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 as a potential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has been widely detected in water environments, and has become a great concern in recent years. PFOS is very stable and difficult to decompose using conventional techniques. Sorption may be an attractive method to remove it from water. In this study,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 adsorbents were prepared through the polymerization of 4-vinylpyridine under different preparation conditions in order to remove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 from water. The MIP adsorbents using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as the template had good imprinting effects and could selectively remove PFOS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sorption behaviors including sorption kinetics, isotherms, and effect of pH, salt, and competitive anion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rption of PFOS on the MIP adsorbents was very fast, pH-dependent, and highly selective. The achieved fast sorption equilibrium within 1 h was attributed to the surface sorption on the fine adsorbents. The sorption isotherms showed that the sorption selectivity of PFOS on the MIP adsorbents decreased at high PFOS concentrations,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double-layer sorp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PFOS micelles on the sorbent surface. The sorption of PFOS on the MIP adsorbents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otonated vinylpyridine on the adsorbent surface and the anionic PFOS. The prepared MIP adsorbents can potentially be applied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for selective removal of PFOS.  相似文献   
948.
某厂电炉分厂发生一起起重机钩头坠落事故。经分析 ,该事故是由电气故障引起的。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49.
H Huang  Y Akustu  M Arai  M Tamura 《Chemosphere》2001,44(2):223-230
In order to give an effective and rapid analysis of the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and information for emission control strategies, a photochemical box model (PBM) was applied to one moderate summer episode, 11 July 1996, and one typical winter episode, 3 December 1996, in the center of Tokyo, Japan. The box model gave a good prediction of the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with minimal investment. As expected, the peak ozone in summer is higher than in winter. The NOx concentrations in winter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ummer. In summer, NO and NO2 have one peak in the morning. In winter, NO and NO2 show two peaks during the day. Three model runs including no reactions, a zero ozone boundary condition and dark reactions were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photochemical processes. The effects of emission reduc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in the center of Tokyo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uction of NMHC emission can decrease the ozone, however, the reduction of NOx emission can increase the ozon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f the NOx emission are reduced, the reduction of NMHC should be more emphasized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he center of Tokyo, Japan, especially the reduction of the NMHC from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  相似文献   
950.
绿色学校的内涵及其创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宇 《环境教育》2001,(1):11-14
提出创建“绿色学校”是中国环境教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但是,目前关于绿色学校的讨论还不充分,本就绿色学校的内涵和建设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示:(1)绿色学校应当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的学校;(2)绿色学校的建设应当从学校环境、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进行;(3)绿色学校的建设在中国具有现实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