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58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652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961.
采用dual mesh技术,将焦炭颗粒流体域和冷却气体流体域分割成网格一一对应的两个计算域,对两个区域分别建立各自的传热微分方程,通过气体和焦炭间的对流换热建立两个区域间的关联,模拟计算干熄焦炉内三维流动及传热行为,分析干熄焦炉生产过程中诸多工艺参数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获得了炉内温度场分布,为优化生产工艺及后续的干熄焦炉耐火材料的热应力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2.
以开封市西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制备了改性污泥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污泥改性前后对Cr(VI)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最佳改性条件为在0.6 mg/L的HCl溶液中,按液固比为20∶1加入污泥,控制温度95℃以上添加1%的CTAB,反应5 h;SEM,BET分析表明,污泥改性后其表面以及孔洞内变得更加粗糙和疏松,污泥BET比表面积增大了2.3倍,总孔容增大了1.7倍,红外光谱表明CTAB基团嫁接到污泥结构中;当Cr(VI)初始质量浓度20 mg/L、最佳pH为2.0、反应温度25℃,改性吸附剂投加量为8.0 g/L、吸附0.5 h后,Cr(VI)的去除率可达到91.3%,去除率比改性前增大了53.5%。  相似文献   
963.
为了再生水应用的安全性,通过柱状模拟试验采用再生水灌溉草坪与清水灌溉比较,研究了不同处理级别再生水灌溉对草坪植株叶片、根系金属元素累积。结果表明:与清水灌溉相比,草坪受损期再生水灌溉促进对Ca、Cu、Na的吸收,降低对K的吸收,未造成草坪叶片中金属元素的累积;5种金属元素在根部积累情况表现为:Ca>K>Mg>Na>Cu,其中Ca、Na、Cu表现为明显的根部积累,根系>叶片。  相似文献   
964.
CO2驱油是提高低渗透率油藏采收率(CO2-EOR)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能封存部分CO2缓解造温室效应。CO2油溶液的密度影响CO2在储层中的扩散和运移,因此对于EOR技术和CO2地质封存来讲十分重要。文章论述了在实验研究中模拟油的选取标准,目前使用的模拟油从密度和黏度考虑,主要为烃类物质及其混合物,这对于模拟低渗透油藏的原油性质具有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对CO2-模拟油系统的密度实验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国内外CO2-模拟油系统密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现有的研究范围和溶剂选取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这也要求系统的研究模拟油的选取标准,并对CO2-模拟油系统密度进行更接近工程实际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5.
利用富营养化湖泊的藻类——太湖蓝藻,对Sb(V)的生物吸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藻类经0.1 mol/L盐酸处理后,对Sb(V)的生物吸附效率大大提高.原藻和经盐酸处理的蓝藻在1 h左右对Sb(V)的吸附量达到平衡;Sb(V)在原藻和经盐酸处理的蓝藻表面的吸附能力均随着pH升高逐渐减弱;原藻与经盐酸处理的蓝藻对Sb(V)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不同离子强度的CI-、NO3-、SO42-、PO43-对Sb(V)在原藻表面的吸附影响较弱而对Sb(V)在经盐酸处理的蓝藻表面的吸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66.
高温、湿热环境下氟橡胶密封圈失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开展F-108氟橡胶O形密封圈高温加速老化试验和湿热试验,分析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失效规律,评估了25℃条件下氟橡胶的贮存寿命。结果表明,70℃,85%RH和70℃,95%RH下氟橡胶的湿热老化速率分别是热空气老化速率的7.47倍和8.65倍;在热空气老化初期,由非化学因素引起的橡胶压缩永久变形远比化学反应引起的变形要大得多;氟橡胶密封圈常温下贮存寿命大约为10 a,但高温高湿环境会使其寿命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967.
人体静电作用下桥丝火工品发火概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有限元方法,通过算例模拟了桥丝式电火工品(EED)静电发火的三维温度场,并采取统计方法估算了火工品临界发火温度;结合可靠性理论应力一强度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EED在人体静电作用下的发火概率;最后分析了各因素对火工品发火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体静电电压是影响桥丝式EED发火概率的最主要因素,EED在人体静电作用下的发火概率高达17.1%。  相似文献   
968.
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地球化学及构造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探讨贺兰山中、晚奥陶世的构造环境。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砂岩的SiO2平均含量为81.3%;Al2O3/SiO2值0.07~0.11,平均值为0.08;K2O/Na2O值变化较大,最大60.7,一般介于4.79~7.81;Fe2O3+MgO含量较低,介于2.1%~2.81%。砂岩微量元素Nb丰度及V/(V+Ni)与Ce/La、Sr/Ba值均较高,说明砂岩沉积于湿热、还原、低盐度环境,具有大陆型沉积特征。砂岩稀土元素富集,含量在116×10-6~195×10-6之间,平均值为158×10-6;δEu为0.52~0.58,具显著的负铕异常。这些数据指示了米钵山组具有重力流快速堆积的特征和大量陆源补给,浊流沉积作用是重力流携带陆源物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多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分析,显示物源区地质构造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  相似文献   
969.
为实现矿井通风阻变型故障智能诊断,解决风速传感器优化布置与诊断模型不匹配的问题,提出基于决策树的矿井通风故障位置分类判断、故障量回归预测及嵌入式风速传感器优化布置一体化方法;以唐安矿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矿井通风空间数据集无量纲化能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升模型收敛速度,剪枝能提高模型泛化能力;以基尼系数为嵌入式传感器优化布置选择标准,其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更高,当风速传感器数量为15时,故障诊断准确率为84.5%,继续增加风速传感器数量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升较小。人工智能诊断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智慧矿山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70.
为了解苯并[a]芘(BaP)对鱼类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的影响,以阿部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abei)为试验材料,研究BaP诱导前后鱼体各组织CYP1A1表达情况和质量浓度为0.005 mg/L、0.025 mg/L、0.1 mg/L、0.5 mg/L、2mg/L BaP暴露后肝脏CYP1A1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YP1A1基因在正常鱼体的鳃、肌肉、肝脏、脾脏、心脏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脏中表达量最高;BaP诱导后,在鳃、肝脏、心脏中表达量分别升高到诱导前的1.3倍、21.6倍和1.3倍;肝脏CYP1A1基因表达量在5 h、12 h、24h分别为诱导前的1.8倍、4.9倍和21.6倍;不同质量浓度BaP暴露24 h后,肝脏CYP1A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0.1 mg/L暴露组表达量均最高。研究表明,BaP对CYP1A1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阿部鲻虾虎鱼CYP1A1变化适于作为BaP暴露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显示暴露于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鱼类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