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2篇
  免费   826篇
  国内免费   1620篇
安全科学   1020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484篇
综合类   4084篇
基础理论   824篇
污染及防治   518篇
评价与监测   338篇
社会与环境   339篇
灾害及防治   24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521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依据2007年4月对南黄海调查所得的溶解有机碳(DOC)数据,初步分析了南黄海DOC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年春季南黄海DOC的质量浓度为0.91~2.69 mg/L,平均值为1.62 mg/L,北部近岸DOC浓度高,长江口北部海域及南黄海中部外海DOC含量较低;在垂直方向上,10 m层DOC含量略高,各水层量值相差不大。DOC的分布趋势主要受控于水文结构,某些河口海域,生物生产对DOC含量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2.
浙江南麂海域双壳贝类的腹泻性贝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在我国浙江南麂海域的分布,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浙江南麂海域的主要水产养殖区设立了六个采样点,以厚壳贻贝、条纹隔贻贝、紫贻贝、虾夷扇贝、太平洋牡蛎、野生牡蛎为对象逐月采样,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进行腹泻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南麂海域DSP检出率和超标率都较高,分别达到了63.3%和56.7%;DSP检出率和超标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DSP地理分布范围较广,几乎包括了整个南麂海域;易于积累DSP的主要贝类为养殖的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野生的牡蛎、条纹隔贻贝和厚壳贻贝。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现场暴露试验,获得了2种碳钢、3种不锈钢及1种不锈钢与碳钢复合板材料在武汉长江淡水中的4年腐蚀试验结果,总结了它们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235和16Mn碳钢在武汉长江中有较高的腐蚀率和明显的点蚀,稳定腐蚀率为0.055 mm/a;暴露4 a,奥氏体不锈钢304和316L没有明显腐蚀,而马氏体不锈钢430有较明显的点蚀和缝隙腐蚀;马氏体不锈钢0Cr13Ni5Mo与Q345C复合钢板在长江淡水中使用4 a后,0Cr13Ni5Mo发生严重的点蚀,说明马氏体不锈钢在淡水中的应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994.
电子设备地下环境适应性分析是后勤保障装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总结地下环境特性及电子装备材料与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装备的各类环境效应,得出其环境适应性特点。结合后勤保障电子装备在地下环境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为下一代后勤保障电子装备地下环境适应性设计给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995.
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吸湿性树脂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的吸湿、保湿性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可以适用于不同吸湿需求的场合。综述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主要类型、研究状况及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吸湿机理,展望了高吸湿性树脂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废弃火炸药的处理与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废弃火炸药是特殊的危险品,必须妥善处理。传统的废弃火炸药处理方法和处理过程不仅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而且没有物尽其用。国内外对于废弃火炸药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废弃发射药的非含能化处理、转化为一般能源及资源化再利用3类。综述了废弃火炸药处理方法,指出了废弃火炸药的资源化再利用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7.
A method using trivalent chromium has been used to replace hexavalent chromium for the electro-deposition of chromium. Using a tri-chamber bath system various anodic materials and membranes were evaluated to minimize the p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ly and health damaging chromic acid. By measuring the absorbance of Cr(VI) at 640 n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a titanium plated ruthenium (Ti-Ru) anode produces the least amount of chromic acid byproduct compared to lead-gold alloy and graphite anodes. The concentration of Cr(VI)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Ti-Ru anode decreased from 0.389 mg/L to 0 during a 40-min deposition period. The use of a NafionTM quaternary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portioning the buffer and anode selectively prevented Cr(III) from entering the anode compartment whilst allowing the migration of H+ to maintain overall voltaic continuity.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use of a Ti-Ru anode with a NafionTM membrane can eliminate the production of chromic acid associated with the electro-deposition of chromium plate thereby preventing its health damaging exposure to plant operators and preventing discharge of Cr(VI) into the environment. Addition of a surfactant improved current efficiency by 34.7%.  相似文献   
998.
通过煅烧制备TiO2,用浸渍法负载SnO2,沉积沉淀法负载Au,制备不同SnO2含量的Au/SnO2/TiO2催化剂。采用BET、SEM、XRD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煅烧温度、SnO2的添加量等对Au/SnO2/TiO2催化剂催化CO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u/SnO2/TiO2催化活性比Au/TiO2明显提高;海绵钛在400℃煅烧后负载10%SnO2和1%的Au催化活性较好,在124℃左右能使气体中含量为2.94%的CO基本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999.
微波活化制备麻疯树果壳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微波法制备麻疯树果壳活性炭,以磷酸为活化剂,在800W固定微波功率下,辐照时间和活化剂的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条件为辐照时间8min,磷酸浓度40%。最佳条件下制得的果壳炭碘值达704.4mg/g。测得该果壳炭比表面积为651.6m2/g,总孔容达0.49mL/g,孔结构以1~10nm孔径为主,达到商业活性炭的标准。表面官能团以含O官能团和含C官能团为主,其中C-C类和C-O类官能团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00.
铁屑置换沉淀海绵铜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铁屑置换沉淀海绵铜的化学反应机理,探讨了溶液pH,Cu2+初始浓度,振荡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铜置换率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求得置换反应活化能为16.21kJ/mol。试验结果表明,置换反应的所有动力学数据服从一级反应速率规律,置换过程符合扩散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